高俊英
(鶴崗市水利設計院,黑龍江鶴崗154100)
鶴崗市地處小興安嶺東麓山丘陵一帶,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鶴崗是一座以煤炭生產為主,多種行業發展的工業城市,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煤炭深加工及一批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相繼竣工,增強了城市的輻射能力。
小鶴立河水庫擴建工程水源取自松花江左側二級支流鶴立河的支流小鶴立河中上游。小鶴立河距中心約5.0 km,壩址以上控制面積183 km2,約占干流控制面積的63.0%。本擴建工程的任務是以工業供水為主,兼顧防洪及水產養殖,主要是為煤化工項目提供水源。
項目區內主要河流為梧桐河、鶴立河及其支流小鶴立河。
梧桐河發源于鶴崗市北部的梧桐山,向南流入松花江。全長498 km,流域面積4 565.1 km2,上游坡陡流急,下游河道彎曲,比降為1/25~1/5 000,河寬30~90 m,水深3.0 m左右,彎曲系數2.0~3.0。該河流為鶴崗市區與蘿北縣的界河,大部分支流流經鶴崗市區,主要支流有鶴立河、細鱗河及石頭河。
鶴立河發源于青黑山摩天嶺流向東南經三道林場,到新華鎮北折向東,至鶴立河口處匯入梧桐河,為松花江二級支流。流域面積為988 km2,河長為146.0 km,河道比降1/200~1/1 000,河道彎曲系數2.19。鶴立河由大、小鶴立河匯合而成,兩條支流匯合口以上的集水面積為299.7 km2和289.0 km2。
根據相關計算地表水資源量為12.24億m3,地下水資源量3.65億m3,其中,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為2.65億m3地下水資源量為1.04億m3。扣除兩者之間的重復計算量2.46億m3,分析區內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3.61億m3。
根據《黑龍江省地表水不功能區標準》(DB23/T740-2003),分析區內一級區內為鶴立河鶴崗市源頭水保護區、鶴立河鶴崗市開發利用區、梧桐河鶴崗開發利用區。其中鶴立河鶴崗市開發利用區內含4個二級區,分別為鶴立河鶴崗市飲用水源及工業用水區、鶴崗市排污控制區、鶴立河鶴崗市過渡區、鶴立河三股流農業用水區,區內共有5個主要入河排污口,廢污水年排放總量為4 428.5萬m3(含礦坑排水),污染物年排放總量為1.3萬t;梧桐河鶴崗市開發區內含1個二級區,為梧桐河鶴崗市農業用水、漁業用水區、區內有1個主要入河排污口,廢污水年排放量為1 532.6萬m3污染物年排放量為7 994.3 t。鶴立河在鶴崗市源頭水保護區的水質為地表水Ⅳ類水體,主要超標污染物為高錳酸鹽指數,超標0.3倍。鶴崗市開發利用區的飲用水源及工業用水區為地表水Ⅳ類水體,主要超標污染物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分別超標0.6倍、0.4倍;排污控制區為地表水Ⅴ類水體,主要超標污染物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分別超標0.7倍、0.5倍和0.3倍;過渡區為地表水Ⅳ類水體,主要超標污染物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分別超標0.3倍、0.2倍和0.2倍;三股流農業用水區為地表水Ⅳ類水體,主要超標污染物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分別超標0.6倍、0.4倍。梧桐河鶴崗市農業用水、漁業用水區水質狀況較好,為地表水Ⅲ類水體。各監測斷面水質現狀綜合評價結果見表1。

表1 鶴崗市各監測斷面水質現狀綜合評價結果表
現狀年分析范圍內地表水資源利用量為1.06億m3,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8.5%;平原區淺層地下水開采量為6 465.9萬m3,地下水可開采量為8 480.2萬m3,地下水資源開采率為76.2%;水資源耗水總量為6 968.4萬m3,(不包括深層承壓水及外水源開采量),水資源利用消耗率為5.1%。
通過對區域內2001~2008年地表水用水情況分析,分析區內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在8.2%左右,開發利用程度很低,可利用的地表水資源還充沛。區域內小鶴立河水庫擴建后,年供水能力達到1 423.0萬m3,屆時區域內地表水利用率會有所提高。今后可通過對現有灌區工程續建配套、新建供水工程等辦法,使區域內地表水資源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小鶴立河水庫擴建后,為解決鶴崗市水資源短缺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制約及緩解城市防洪的壓力,為老工業基地改造及資源衰竭性城市接續產業的發展提供水利支撐和保障體系,也為鶴崗市招商引資項目解決水源,實現當地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1]佳木斯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鶴崗市城市水資源規劃報告[R].佳木斯:佳木斯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