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麗
(鶴崗市水務局,黑龍江鶴崗154101)
五號水庫位于大鶴立河中上游,地處黑龍江省鶴崗市西北郊區,距市區15 km,是一座以防洪及城市供水為主,兼顧養魚、灌溉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水庫壩址以上控制面積175 km2,總庫容3 063萬m3,該地區常年平均降雨量為600 mm,多年平均來水量4 370萬m3。水庫下游主要保護興安區、紅旗鄉、新華鎮和吉祥鄉,保護人口5萬人,耕地1.04萬hm2。此外,還保護鶴礦集團興安、峻德兩大國有重點煤礦和鶴佳高等級公路、鶴佳鐵路等重要設施,防洪效益十分顯著。
為做好汛期水庫洪水預報和科學調度,使用非工程措施提高水庫的防洪安全,減少洪災損失,五號水庫于2002年建設了水情自動測報系統。
五號水庫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由9個站組成。其中6個雨量站,1個水位站,1個中繼站和1個中心站。在水庫上游干流匯水區域設置了4個雨量站,分別是四號、苗圃、鶴林和摩天嶺站;在支流匯水區域設置了2個雨量站,分別是南山和5號地區站。水位站位于大壩北端輸水洞取水口處,中繼站位于大壩北側山體上,中心站設在管理處機房內,站網布置見圖1。

圖1 五號水庫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站點分布示意圖
系統為自報式,自報終端機選用單片機構成的遙測模塊,遙測數據可通過總線接口傳輸數據。這種工作方式是遙測站主動報數,中心站被動接收各站點數據并進行編碼解調處理,發送完雨量、水位等數據后又重新回到掉電守候狀態。自報式測站耗電少,性能可靠,無人值守,能實時反映出降雨、水位等水文參數的全過程,方便、實用。
3.2.1 雨量站
雨量站由遙測終端機、雨量筒、太陽能電池板和高增益定向天線構成。當雨量站收集到1 mm雨量時,雨量計翻斗翻動一次,該站CPU就打開發射機,把此1 mm的值與原存儲值累加在一起,通過天線發送到中繼站,發送的信號是經過終端機編碼調制后的信號。
3.2.2 水位站
水位站為TMS-03A自報式水位監測站,由振弦式水位傳感器、發射機、蓄電池、太陽能電池板和吸盤式天線構成。當水位傳感器感應到1 cm水壓變化時,就由發射機通過天線發送至中繼站,水位感應變幅為17 m。
3.2.3 中繼站
中繼站由中繼機、蓄電池、太陽能電池板和增益定向天線構成。當中繼站收到雨量站和水位站發送的信號后對該信號進行解調、存儲之后重新調制并轉發到中心站。
3.2.4 中心站
中心站由前置機、服務器、蓄電池、吸盤式天線構成。中心站為系統核心,前置機收到信號并解調后存儲于硬盤內并打印出來,打印信號包括:該站站號、雨量累計值、水位及電源電壓等數據。水情軟件具有顯示各種水情資料、查詢、修改和刪除數據庫中數據,設置有關系統參數,水情預報及遠程通信和聯網運行。
五號水庫地處偏遠的鶴崗市郊區,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75 km2,交通不便且無通訊信號,特別是在汛期洪水頻繁情況下常常造成交通中斷,無法及時了解流域降水情況。庫區管理處辦公室距大壩較遠,水位觀測不便,特別是發生較大洪水需加密觀測時段時,觀測水位耗費人力、物力極為困難,無法實時掌握庫水位和洪水入庫等情況。由于水庫地處山區,暴雨洪水特點是產流快,匯流時間短,洪峰流量大,洪峰來得快,在不能及時掌握上游降雨和水位的情況下,很難科學有效地進行洪水調度,給水庫防汛安全帶來一定影響。鑒于此,本著安全穩定、經濟實用、性能可靠的原則,五號水庫于2002年建設安裝了水情自動測報系統。該系統將中心站設在管理處機房,在大壩取水口處建了由美國產振弦壓力傳感水位計構成的水位站,在上游流域干流、支流匯水區域,根據控制區域面積劃分和無線電波測試情況設置了四號、南山、5號地區、苗圃、鶴林、摩天嶺6個遙測雨量站。這樣,在水庫管理處機房就可全面實時掌握上游流域降雨、水位和洪水入庫情況,為防洪調度提供了科學依據。
五號水庫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建立,因不受交通及通訊的影響,及時準確的采集、統計和計算水文資料,保證了雨情、水情的實時性和可用性,通過對水文資料的分析處理,可及時進行洪水預報,提前掌握入庫洪水資料,為水庫優化調度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和技術手段。在水庫2002年以來多次洪水過程中,特別是2005年“7·28”百年一遇洪水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大大提高了水庫防洪安全度和防洪減災效益。同時,詳實可靠的水情資料為五號水庫洪水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礎資料,其計算分析成果也為附近小鶴立河流域水庫擴建提供了可靠的雨情、水情等水文資料。
1)每年汛前應對每個測站進行檢查維護,檢查終端機、太陽能板、蓄電池和天線接口是否連接可靠,防水膠帶是否破損,天線方向是否被風刮歪,安裝是否牢固,天饋線焊接處是否脫落等。
2)為防止雨量筒翻斗和水準泡被凍壞,每年汛后應將雨量筒拆卸回來,將緩沖斗和漏斗內沙粒、泥土清理干凈,翻斗要用清水沖洗,用干凈的脫脂毛筆刷干凈,用防塵罩將雨量計蓋好,存放室內。來年汛前將雨量筒重新安裝,調平水準器泡。
3)由于系統測站所在地為野外山區多雷地區,雨量站避雷器極易被雷擊破壞,需對防雷措施進一步完善,提高測站防雷能力。
4)建立值班、操作、日常維護、檢查等技術檔案,明確分工,落實責任,發現問題及時搶修,確保系統長期、準確、可靠運行。
五號水庫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建立為確保五號水庫大壩安全,實時收集、提供水情信息,優化水庫調度,減輕水庫下游洪水災害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該系統還將本庫區雨水情信息及時傳輸給市防汛指揮部門,為市防汛指揮部進行多個水庫聯合調度提供了科學可靠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SL61-2003水文自動測報系統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2]馮定山.毛尖山水電站水情自動測報系統[J].大壩與安全,2004(3).
[3]梁克望.鶴崗市五號水庫水情自動測報系統設計.鶴崗市五號水庫除險加固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