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明曉東
擁有春天
陜西/明曉東
在尋找畫家姐姐家的路上,李小若又想起了那年夏天的午后,那一片百合花般的記憶便像水一樣漫了上來。李小若還記得,那時的夕陽像一個行動遲緩的老人,正擦著西邊的山脊一點點地滑落下來的時候,李小若正坐在河邊的沙灘上,隨手就把一塊石頭扔向水面,霎時一片金色的河面就隨著水波碎成了一堆美麗的碎片,看得十六歲的李小若心里竟有了酸酸的感覺。
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逃課吧,反正過完這個周六就不用再上學了。李小若明白那天離開家時父親的話,父親說,十六歲的丫頭了,也該幫家里干活了。讀書有啥用,以后還不照樣嫁人。
李小若不怪父親,她知道家里的處境,父親一個人養活她們三個丫頭讀書的確是很艱難的了,更何況還有一個常年臥病在床的母親。可是十六歲的女孩子總有許多絢麗的夢想,李小若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畫家,用手中的筆把這夕陽下的河流點染成美麗無邊的夢。
周五晚自習后,李小若感到了無比的輕松,因為明天就永遠不用再來學校了。這時候,班主任老師卻走進教室告訴大家一個對于李小若既高興又絕望的消息,周六不放假,因為有城里的畫家來捐贈,聽說還是一個女畫家呢。
李小若決定暫時留下來,她要看看女畫家到底是什么樣的。
周六的中午,李小若終于看到她向往了已久的畫家,一個看起來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女子,一襲素潔的衣裙,恬靜淡遠的目光,像一株美麗的百合花,給人一種親切而高潔的感覺。李小若想起了自己的畫家夢,如果自己也像畫家姐姐一樣,那該多好啊。想著,李小若傷心起來,低著頭準備離開教室。
那位穿黃衣服的小女孩,你叫什么?李小若聽到畫家姐姐的聲音,抬頭見畫家姐姐正親切地看著自己。
李小若忽然感覺自己并不傷心了,她響亮地回答了畫家姐姐,并說出了自己的畫家夢。
李小若看見畫家姐姐會心地笑了,然后對班主任老師說,就是她吧,這個小姑娘眼里的憂郁讓我感覺她需要我來幫助她完成自己的夢想。
李小若幸福極了,她看到陪同畫家姐姐一塊來的那位大哥哥用筆詳細地記下了她的情況,李小若心頭的冰一下化開了,連頭頂的太陽都似乎在幸福地向她微笑。
李小若終于沒有失學,因為每個月她都會收到畫家姐姐寄給她的生活費,李小若有了在學校繼續待下去的資本,也有了實現她的畫家夢的動力。
后來,李小若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成為村里第一個到北京上大學的女孩子。在大學里,她興奮得像一個小鳥一樣,在游遍整個大街之后,她總是想起那個周六,想起那個給她幫助的畫家姐姐。
一晃就快畢業了,李小若想起是該去看看畫家姐姐了,也許畢業后她會幫自己留在北京,讓自己變成地道的城里人呢。
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李小若好不容易找到了畫家姐姐的家,李小若興奮得不知道怎樣才好。畫家姐姐還會記得她嗎?李小若想。
門開了,李小若真的不敢相信這就是那個像圣潔的百合花一樣的姐姐的家,客廳里凌亂不堪,開門的是那個和姐姐一塊去學校資助她的哥哥,可是哥哥的臉上似乎再也沒有了開心的樣子。
李小若突然有了一種不安的感覺,她抬頭看見了墻上的黑色鏡框里的姐姐正微笑著看著她。
姐姐呢?李小若急忙抓住那個大哥哥的手問道。
一滴水落在李小若的手上。抬頭,李小若看到了大哥哥臉上的淚水。
大哥哥似乎并沒有忘記她,而是輕輕地轉身,從抽屜里拿出一幅畫和一本存折遞給了她。從大哥哥的敘述中,李小若才知道,原來在她考上美院的那一年,畫家姐姐就因為難產,帶著對李小若的關愛去了另一個世界。臨終前,她托大哥哥把這幅畫和存折交給李小若,存折里的錢,足夠李小若上完大學。這個孩子和我有緣吧,畫家姐姐經常說。
打開畫,原來畫的是李小若家鄉的景物,校園里破敗的花壇里,夕陽下的一朵朵美麗的花兒爭先恐后地伸出花瓣兒享受陽光的照耀,畫的一角寫著:每一朵花兒都應該擁有春天。
李小若哭了,她仿佛又看到那年的陽光下,一身素潔的畫家姐姐,如一朵美麗的百合花在灑滿陽光的校園里綻放。
眼前的哥哥似乎比以前老了許多,李小若知道,為了完成姐姐的遺愿,哥哥一直單身一人。
李小若想起了自己來之前的想法,為了留在北京,她幾乎想盡了辦法,甚至接受了一位父母在北京當官的同學的追求。此時,李小若為自己的想法而羞愧。
李小若拿出手機,給那位能夠讓自己留在北京的男友發了一個短信:我們分手吧,我已經決定回家鄉去了,明天就走。
不一會兒,男友的短信回過來了:為什么?你在哪兒?我來找你。
李小若再次發過短信:不為什么,因為每一朵花兒都應該擁有最美的春天。然后關掉了手機。
李小若的眼前又出現了一株美麗的百合花,這株百合花正對著她開出美麗的笑顏,她在寂靜的校園里漫步,暖融融的陽光在她的頭頂輕輕地流淌,如同一條看不見的河流,將她的夢想帶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