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坤
業余童聲合唱訓練淺論
■林玉坤
童聲合唱具有豐富獨特的音樂表現力,它給人以天籟般的音色美、旋律美、和聲美和情感美等美感的熏陶。通過多年的工作與實踐對業余童聲合唱有了自己的心得和見解,現就如何訓練的問題與大家共同探討研究。
1.選好合唱隊員是關鍵。業余童聲合唱隊員一般來自小學的中、高年級的學生,由于課業等種種原因,大部分學生比較少接受正規、系統的聲樂訓練,這些的孩子的合唱基礎比較薄弱,更不用說合唱的演唱技巧,在音色上也參差不齊,有的識譜能力較弱,不懂控制自己的聲音,不會互相傾聽,一味憑著模仿等。所以在選擇合唱隊員時,首先在音色、音準、節奏要嚴格把關,其次有較好的聲音能力及一定的音域,第三盡量選擇音色比較“亮”、“干凈”的學生來參加。當然對合唱有著濃烈的興趣,也是一個好的合唱隊員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2.根據不同的音域分聲部。未經訓練的嗓音差不多總是“大白嗓子”,聲線不穩定,不平均。在分聲部之前,可以通過簡單的發生練習,悉心聆聽了解每個人的聲音,在唱高音時,嗓音較明亮而放松的隊員適宜在高聲部;中低音音色飽滿者可歸于低聲部;剩余音色區別不太明顯的隊員可相對接近地分別安排在高、低聲部,以滿足男女高、低聲部的人數基本相等。
3.合唱隊的隊形。在合唱隊正式訓練之前,應將整體隊形排好,除了注意高、矮個的協調外,為了合唱表演的效果,可在聲部交接處安排一些音樂素質相對較好的隊員,以避免一些訓練中造成的聲部音準影響。
良好的聲音訓練是合唱的必備條件,才能更好地運用于合唱歌曲中,才能更好地正確掌握合唱的演唱技巧、情感表達、歌曲表現等等,所以合唱團的聲音訓練至關重要。
1.首先是呼吸的訓練?!吧聘枵弑叵日{其氣”,呼吸是歌唱的靈魂,意大利歌唱家貝基認為“唱歌的藝術就是呼吸的藝術”。唱歌中吸氣時腹部應當收縮,這和一般的吸氣以及說話時吸氣上腹部略為鼓起的現象正好相反。有了合理的氣息支撐才有美的音色,所以,我啟發合唱隊員學者用“打哈欠”、“聞花香”、“抽泣”、“嚇一跳”等比較形象的生理動作來體會深呼吸和急吸氣給兩肋及腰腹部帶來的隨之擴張的感覺。“吸氣勿過滿,呼氣勿過盡”,氣不在于吸得多,而在于用的巧。通過一階段的訓練,讓合唱隊員逐步懂得掌握正確的呼吸,所以科學合理的呼吸訓練才能讓合唱隊員學會合理科學的運用氣息。
2.接著是發聲的訓練。發聲練習是合唱前的必要準備,更重要的是通過發聲練習來提高隊員的聲音能力,更好地為后面的合唱做好鋪墊,同時才能使合唱隊各聲部具有比較統一的音色。
唱姿:發聲練習以站姿為主。這樣有利于調節呼吸,調動全身肌肉。練習中要隨時糾正隊員的錯誤姿勢,通過長時間嚴格要求,逐步培養隊員形成良好的歌唱姿勢。
發聲步驟:業余童聲合唱隊的發聲訓練有別于聲樂課上的個別輔導,是以群體的形式齊練。在發生器官自然打開的狀態下用假聲、輕生、哼唱的感覺找到聲音的位置及聲音的統一度,一般采用閉口哼唱“m”、“哼鳴”唱法的練習,這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生理動作,要求身體放松。“哼”的感覺嘆在呼吸上,下顎放松,唇微,口腔中仿佛含有一小口水,稍空。舌平放、并放松地略帶凹形,牙微啟用“揚眉”、“聞花香似的”來感覺聲音的位置往上,高過鼻梁,同時要注意不要失去下方氣息的支持和控制。接著用開口母音來練習,這個練習要求在笑肌提起的自然微笑狀態下打開牙關、舌面平放、用“a或ei”母音來訓練完成。由于開口母音聲音位置容易散、不集中,要求在打開的狀態下用哼唱的音色半聲唱。指導隊員跟琴逐步由低音唱至高音又由高唱至低,用下方氣息來支持和控制,以免喉頭肌肉用力,發出喊叫的聲音。
3.聲音的合理應用??茖W的發聲練習是為了更好的表達作品內容。開始時期在表達作品內容和情緒方面會有所限制,體現在聲音“粗糙”和“重”這一現象。但隨著聲音、技巧的能力提高,逐步擺脫這一現象,并使發聲的正確要求變為表達作品內容的工具和手段。從單聲部到多聲部,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當然除了練聲曲外還可利用作品的片斷有目的、有要求地進行聲音訓練,使得聲音更語氣化,更具有情感,這樣練聲的良好效果,才能更好地應用在歌曲演唱上,更好的表達和把握合唱作品的音樂情緒。
4.學會聲音的傾聽。一個好的合唱隊員不僅要會唱自己的聲部,也要懂得傾聽其它聲部,清楚地聽辨聲部與聲部之間的異同,才能更好的、有機的、主動的去配合別的聲部,讓自己的聲音融合在集體的聲音里,所以學會傾聽也是一個合唱隊員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之一。
發聲訓練使聲音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鞏固以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合唱作品了。挑選合唱作品應視自己的合唱團的能力情況而定,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大作品。作品大了對聲音、技巧等方面的把握不到位,難于表現作品的內涵,作品太小體現不出自己的實力。選擇有層次感、對比度大的作品更能出彩,唱出自己的水平與自己的風格??傊暨x有特色、有創意與眾不同的適合自己合唱隊的合唱作品,中外作品結合。
一首合唱作品的演唱成功以否,除聲音能力及演唱技巧方面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對歌曲藝術形象及情感的理解方面的把握程度。這些問題需要在排練中逐步加以解決的。首先歌曲的風格要定位,接著是合唱作品的處理:聲音的連與斷、力度的強與弱、速度的快與慢的層次對比,對比度可以做適當的夸張處理,合理正確的把握各種聲音、力度、速度的變化,反復的地方與次數,各樂段的銜接,聲音的位置、聲音的協調與靠攏,聲部的均衡與突出、呼應與配合,唱開與唱通等許許多多的問題。諸多的歌曲處理要求是不可能在少數幾次練唱中能夠得到解決的。這要求我們在作品的排練中要細化到段、句、甚至每個字。要做到不厭其煩,反復嘗試,使之成為隊員最終的習慣、演唱表達自如。
合唱效果的好壞不單單取決于某個人的個人演唱水平,而需要集體的相互配合協作來共同完成,是一個極其復雜而又艱辛的過程。所以,合唱作品的好與壞是與合唱指揮分不開的,指揮具有特別重要地位的,在平時的歌曲作品排練中,合唱指揮必須給合唱隊員的更為直觀、更為形象的預示與指揮。如一個合適的眼神、一個準確的手勢、一個比較夸張的表情,這些動作都會給合唱隊員在聲音的節奏、位置、氣息、力度、咬字吐字及聲部的和諧等方面起著提示作用,在作品的演唱中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一個指揮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個合唱的效果,當然這些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是經過合唱指揮和合唱隊員的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后逐步培養和形成的默契。
合唱的字面通俗理解是大家合到一起唱,也就是很多人朝著一個共同目標前進。必須讓合唱隊員明白合唱隊是一個集體,這個集體需要相互配合、互相合作,有著集體榮譽感,才能出色的完成任何作品,不能有“個人英雄主義”的思想,明白合唱隊里只有“我們”而不是“我”,也要讓合唱隊員明白合唱不是個人獨唱,一定要有一個團隊的協作意識,這樣就從思想意識上得到首要的統一。
總之,業余童聲合唱的訓練是一項細致而又復雜的工作,它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決心,要有計劃、有目標地常抓不懈。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我們有信心,勇于大膽嘗試探索,一定會讓那天籟般的童聲合唱藝術綻放光彩。
(作者單位:廈門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