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交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趙有軍
著力破解干部雙重管理體制中存在的難題
■中共交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趙有軍
干部雙重管理是干部工作組織形式的創新和發展,是基于日益復雜的社會變化而對干部管理所采取的新舉措,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有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變化,這種體制也暴露出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開展和干部的成長。如何進一步規范、創新干部雙重管理體制,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
一
目前,干部雙重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干部雙重管理體制不夠科學,條塊矛盾凸顯。縣委、縣政府承擔著統攬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職責,根據權責一致的原則,需要賦予相應的職能,以完善其功能,但事實上目前縣級政府僅有23個工作部門,而駐縣垂直管理單位近30個,這其中包括一些具有經濟監管、社會管理、執法執紀的部門。條塊分割使縣級黨委、政府在一些涉及經濟發展、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職能出現缺失,在履行“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職能中常遭遇尷尬,作用難以全面發揮。
黨建工作不到位,黨組織作用發揮不明顯??偟膩砜矗p重管理單位黨建工作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還有部分雙重管理單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黨組織隸屬關系不協調。交口縣垂直管理單位黨組織關系屬地化管理的共有9個,不達垂直管理單位總數的三分之一。這種狀況,一方面不利于垂直管理單位黨組織圍繞縣委中心工作開展活動,不利于參與地方的黨內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更不利于作用的發揮;另一方面,也給地方黨委管理垂直單位黨組織帶來諸多不便。二是思想認識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業務、輕黨建”、“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對抓黨建工作壓力不大、動力不足,致使黨建工作明顯滯后業務工作,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存在“小部門黨建”思想,部分單位黨組織“關起門”來搞黨建,對縣委黨建工作安排配合不積極,平時對黨建工作溝通銜接較少,對縣委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措施落實不及時、不到位,黨組織活動完全由雙重管理單位自己規劃、自己組織、自己實施,組織生活隨意性很大。四是黨建工作監督管理不到位,不少雙重管理單位黨組織處于“主管黨組織監管太遠,協管黨組織監管太軟”的狀態。五是黨務干部任用不規范。比如,少數黨組織關系在縣里的單位,主管單位在任命干部行政職務時不僅不按雙重管理的原則征求協管方的意見和建議,而且還越權直接任命黨內職務。
干部選任和管理不規范,干部隊伍自身建設需加強。在干部調整任用上,有些單位調整班子,事前不與縣委協商,而是先“定人”后書面呈報征求意見函;有的只是打個電話通報一下;有的不嚴格履行考察、考核程序,不及時主動通知縣委參與考察、考核;有的是在考察、考核結束后來通報一下;有的是準備宣布才想起要征求縣委的意見;有的雙重管理單位不按規定邀請縣委參與班子交接。在領導班子管理上,交口縣委、縣政府從2002年起每年都要對垂直管理單位進行年終績效考核,主要做法是考核單位集體工作,不考核領導班子成員。在實際考核工作中,個別單位以他們是條管單位為由,不愿接受考核測評;而有的單位即使接受考核測評也是被動應付。從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來看,因距離遠、信息渠道不暢,使對垂直管理部門的領導干部實施監督鞭長莫及。而縣委、縣政府對一些出現問題的干部,又無法采取行政處理或組織處理手段,致使監督的著力點懸空,出現“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的現象。在干部隊伍自身建設上,垂直管理單位自成系統,集行政、管理、執法、監督于一身,而且這些部門和單位的分支機構和層次較多,人員的分布空間很大,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執法、管理的頻率很高,手中又握有很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權,采用經濟性強制處理手段很多。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干部有利可圖亂伸手、無利可圖亂推諉;有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有的亂檢查、亂罰款、亂收費;個別素質低下、利欲熏心的執法人員,特別是一些臨時聘用人員貪污受賄、弄權勒索、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直接損害縣委、縣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人才工作體制不順暢,缺乏生機和活力。近年來,交口縣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各雙重管理單位和地方的高層次人才不斷增多。但由于體制方面等深層次的原因,在人才協調管理方面,各雙重管理單位與縣委下的是“兩盤棋”,劃的是“兩條船”。大部分雙重管理單位沒有打破人才“部門所有”的“條條、塊塊、框框”的限制,很多雙重管理單位跳出縣委的統一規劃抓人才工作,特別是在人才的選拔、培養、使用和管理上,各雙重管理單位之間、雙重管理單位與縣直單位之間基本是“條塊分割”。雙重管理單位人才的調整、補充,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異動,很少及時和縣委銜接、通氣,縣委實施的人才工作政策、措施,在部分雙重管理單位也很難得到落實??h委對各雙重管理單位人才也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沒有主動打破雙重管理單位和地方人才的“條塊”分割格局,沒有引導人才參與地方中心工作,沒有主動抓好雙重管理單位的人才需求信息發布、培養、引進、培訓和管理工作。
二
當前,要解決干部雙重管理機制尤其是部分垂直管理部門實行垂直管理帶來的弊端,必須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建議》為指導,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強探索,建立和規范干部雙重管理運行機制。
找準定位,深化改革,進一步理順行政管理體制。解決干部雙重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首先要對垂直管理單位進行準確的定位。目前陸續從縣政府中將一些非常重要的職能部門劃為垂直管理部門,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作出的決定,沒有法律依據,存在一定的隨意性。為此,要結合行政體制改革,對垂直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盡可能減少垂直管理部門,對一些已垂直上劃的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密切的部門要逐步下放到縣級黨委、政府管理。對確需繼續實行垂直管理的部門,應制定或修改相關法律使其具有合法性,并明確其職責、地位和作用等,確立縣級黨委、政府的主導地位,以充分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職責。
強化責任,創新機制,進一步加強垂直管理部門的黨建工作。要進一步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逐步將垂直管理單位黨組織全部納入地方黨委管理。要建立和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實行黨組織書記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配合抓黨建工作格局。要把抓黨建的情況納入專兼職黨務工作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內容,不斷強化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為抓黨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要建立黨建工作溝通互動機制。每年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垂直管理單位黨建中存在的問題,改變各單位“關起門來搞黨建”的做法,垂直管理單位要主動把部門黨建放到全縣黨建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開創,變“小部門”黨建為“大地方”黨建。
完善制度,狠抓落實,進一步規范干部管理工作。要在認真貫徹落實中組部《關于干部雙重管理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精神的基礎上,出臺干部雙重管理的相關辦法、規定、措施,對干部雙重管理的對象范圍及其職務、管理類型、工作職責、考察任免程序、日常管理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要進一步規范干部選任程序,對垂直管理單位的班子和干部要實施主管方和協管方共同考察、共同提出初步考察意見。對縣委主管的干部雙重管理單位,在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調整、變動前,均事先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征求意見或征得同意;對縣委協管的雙重管理單位,在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調整、變動前,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要向縣委進行征求意見或征得同意。要加強干部的監管,探索建立縣級黨委管理為主、上級主管部門管理為輔或者由上級主管部門委托縣級黨委管理的責任制,主要由縣級黨委負責對雙重管理的單位以及被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對涉及班子的人事變動和相關的重大問題,則由雙方共同參與管理;要將雙重管理單位及其班子成員的年度考核納入縣直單位工作績效考核的范圍。要建立完善行風評議和人大評議制度,把雙重管理部門及其領導干部置于人民群眾的民主監督之下。要充分發揮組織、紀檢、監察、檢察、審計、新聞等部門的作用,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干部監督機制。
加強溝通,積極探索,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一方面垂直管理單位要積極搞好人才呈報等基礎工作,把本單位的優秀人才放到全縣人才工作這“一盤棋”中來,變人才“部門所有”為各方所有。另一方面,縣委、縣政府要創造讓雙重管理人才脫穎而出的條件,讓雙重管理單位人才參與地方工作,促進各雙重管理單位人才與市管單位人才的交流互動,形成信息共享、資源共用、人才共育的人才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