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全 薛貴鋒
在案件檢查實踐中,被調查對象家屬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既可能是涉案人,也可能是重要證人。作為特殊關系人,他們在接受組織調查時往往有對立情緒,可能出現拒不配合的情況,有的甚至會通過各種比較極端的方式干擾辦案。因此,做好被調查對象家屬的工作,化解其對立情緒,對辦案工作的穩步開展尤為重要。
結合工作實踐,筆者認為,化解被調查對象家屬的對立情緒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知己知彼,占據主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與被調查對象家屬接觸之前,應做好充分準備。通過各種渠道對其受教育程度、人生閱歷、工作經歷、性格脾氣、身體狀況、夫妻感情等情況進行盡可能多的了解。此外,還應了解其涉案的程度、財產狀況等多方面的情況,做到“知己知彼”,從而在與其接觸時占據主動地位,把握主動權。
正面接觸,消除干擾。辦案機關應及時與被調查對象家屬正面接觸,向他們披露案件部分信息。此時,因為案發時間短,被調查對象家屬的工作、生活尚未受到重大影響,情緒也還沒有太大變化,這樣做可以減緩他們的對立情緒,既可以避免被調查對象家屬故意回避、不肯面對辦案機關的情況發生,又有利于辦案機關與他們正常溝通,以快速完成調查取證工作。
宣傳政策,曉之以理。在與被調查對象家屬的溝通交流中,要有目的、有策略地向他們宣傳相關政策,讓他們明白,任何人有違紀違法行為都要接受辦案機關的調查,主動向組織上說清問題、爭取寬大處理才是唯一出路;如果明知家人有違紀違法行為,但仍作假包庇,幫助其藏匿贓款贓物,或幫助其逃匿等,將會受到法律制裁,以打消他們的僥幸心理。
情感交流,關心幫扶。通過與被調查對象家屬的溝通交流,引導他們不要因為被調查對象的查處而讓正常的家庭生活失衡,應該自立、自強,盡快從陰影中擺脫出來,恢復生活信心。另外,在嚴格執紀執法的同時,要真心幫助被調查對象的家屬解決實際困難,使其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從而減少對立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