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林安杉
(吉林省撫松縣林業局,吉林撫松134500)
伴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逐步推進,森林資源作為影響我國生態環境發展的重要因素,關系到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路線。而林政資源管理就是針對森林資源所開展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保護、采伐以及流通等環節的監督管理過程。因此,加強林政資源管理,就成為當前構建生態文明社會的重要內容,而吉林省作為我國森林資源大省在林政資源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正確認識林木在整個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地位。森林是保證整個陸地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吉林省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以及推進吉林省生態環境不斷完善的重要內容。只有樹立起正確的森林價值觀,充分重視林木在整個生態環境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才能從思想上真正把林政資源管理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2)堅持適度采伐與科學經營的管理原則。堅持適度采伐是我國《森林法》的一項重要規定,是吉林省提高森林資源過度開采控制力度以及提高吉林省森林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經過最近一段時期的科學管理,吉林省的森林資源逐步呈現出數量不斷攀升、質量持續提高的良好發展狀態。
(3)設計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體系。吉林省應當積極引進其他先進省份以及先進國家的林政管理理念以及科學技術,并充分借鑒本省實際,因地制宜,勇于探索適合吉林省森林資源現狀的管理模式與手段。選取有代表性的縣市開展試點,積極進行森林可持續發展以及分類經營的實踐探索,并充分發揮試點地區的示范效應以及輻射功能,從而有效提高全省森林資源管理水平。
(1)嚴格執行林地限額制度以及林地使用許可制度。由于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吉林省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侵占林地現象的發生,從而給林地資源的管理設置了較大的障礙。針對這一現狀,應嚴格執行林地限額制度以及林地使用許可制度。
(2)合理設置林地保護發展規劃。為了使林地資源管理同吉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相互適應、相互協調,保證吉林省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應當設計一整套科學有效的林地保護發展規劃,從而構建以節約林地資源來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支撐與保證的林地資源使用新局面。合理設置林地保護發展規劃,是提升本省林政資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也是保證現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與生態環境良好發展的必然選擇。
2.3.1 加強林權的穩定工作
穩定林權是吉林省加快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制度保障。深入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能夠為吉林省森林生態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構建權、責、利明確的森林資源管理制度,特別是將公益林以及商品林進行產權明確,有針對性的出臺適應不同產權使用的政策規章制度,從而有效提升廣大林農開荒造林的熱情以及愛護林木的意識。基于這一分析可以看到,做好林權的穩定工作不僅僅關系到吉林省森林資源的發展,而且也關系到吉林省整個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
2.3.2 推動林權流轉的合理化,保障林農的合法權益
深入開展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不斷調整生產關系,合理配置各項生產要素在整個林業內部的流動,充分調動全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因素,保障林農的各項合法權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吉林省林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建設穩定的基層林業工作站。要逐步理順鄉鎮林業工作站的執法資格問題,要積極探索鄉鎮林業站在資源監督管理、流動巡查上的新機制,要充分發揮林業工作站在政策宣傳、資源管護、林政執法、生產組織、科技推廣和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職能作用。
(2)組建與現代林業建設相適應的執法隊伍。各級政府要多渠道增加森林資源林政管理經費投入,保持森林資源林政管理機構和隊伍的穩定,加強鄉鎮基層執法隊伍的建設,努力造就出“全局觀念強、政治思想好、業務技術精、組織紀律嚴、工作作風硬”的資源管理隊伍,將依法治林、依法用林、依法興林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林政管理方面先后制訂和實施了20多件行政法規,國家林業局制定頒布了50多件部門規章,吉林省也根據吉林省內的實際情況,公布施行了多件地方性林業法規和規章,基本覆蓋了林業建設的主要領域,涉及林地、濕地、野生動植物、森林公園、森林防火、林權爭議、植物檢疫等多個方面,內容也已經形成了形式完備的資源保護管理法規制度體系。然而,隨著現代林業生態建設的深入,法制建設上仍然存在一些空白和需要補充完善的領域,如與濕地保護、林權管理相關的法規尚屬空白,造成了林政資源管理的執法困難。并且,隨著現代林業建設的不斷深入,還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資源林政管理問題,這對完善的、健全的林業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過建設科學的林政管理法規體系,才能真正做到把現代林業的各項工作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我國現代林業建設,尤其是林改的不斷深化,為了實現林業權力運行規范化,林業行政審批高效化,林業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的目標,必須通過利用先進的、現代的科學技術和裝備,從而不斷提高資源林政管理工作能力,有效地促進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例如,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GIS技術與林政管理業務相結合,電子政務和數字林業等現代林業信息技術引入現代林政資源管理之中,真正提高林政資源管理水平,使之更加有效地服務于現代林業生態建設。
林政資源管理主要是加強對林木、林地以及林權的管理。林木管理是要正確認識林木在整個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地位;始終堅持適度采伐與科學經營的管理原則;設計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體系。林地管理就是要嚴格執行林地限額制度以及林地使用許可制度;合理設置林地保護發展規劃。林權管理是要切實做好林權的穩定工作;推動林權流轉的合理化,有效保障林農的各項合法權益。對此,吉林省力爭資源管理應當積極采取各項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使得全省的林政資源管理工作切實抓好、抓緊,從而為全省林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安國通.樹立生態文明新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J].中國林業,2010(5):17~ 18.
[2]歐 文,李明輝,陳 杰.發展現代林業與建設生態文明的關系[J].中國林業,2009(14):61~ 62.
[3]王 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現代林業經濟[J].河南林業科技,2010(1):37~ 38.
[4]莫喜忱.淺談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思路[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1):67~ 69.
[5]陳 欣.吉林林業生態建設現狀研究[J].中國林業,2010(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