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珍
(黑龍江墾豐種業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菌肥是微生物肥料的俗稱,又名微生物接種劑,是一種帶活菌體的輔助性肥料。土壤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一般來說,每克土壤中,都含有幾億至幾十億個微生物。
有些微生物對作物生長發育有害,有些則對作物生長發育有益。人們用科學的方法從土壤中分離、選育有益微生物,經過培養、繁殖、制成菌劑,將這些菌劑應用于農業,使作物增產,稱為菌肥,又叫做微生物肥料。作為生物肥料,菌肥與有機肥料、化學肥料一樣,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肥源。由于化學肥料在近年來被毫無節制地使用,結果對土壤結構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并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因此,選擇對環境無污染無公害的菌肥,必將在今后大力倡導的生態農業和綠色農業生產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菌肥的種類多種多樣,分類主要依據其制品中所包含的特定的微生物種類,一般可分為細菌類肥料、真菌類肥料、放線菌肥料和固氮藍藻肥料等。
菌肥的頭號功效就是提高土壤肥力。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能產生少量的糖類物質,并能與礦物胚體、植物粘液和有機膠體結合在一起,能讓土壤團粒結構得到改善,增強土壤的物理性能和減少土壤顆粒的損失。在一定的條件下,還能參與腐殖質形成。因此,施用菌肥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以固氮生物肥料為例,固氮菌肥經增殖后含有大量的固氮菌,可以有效的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同時提高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加土壤有機質,加速有機質降解轉化為作物能吸收的營養物質,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減少氮肥施用量。
菌肥作為微生物肥料,可以有效促進植物生長調節劑即刺激素的產生,并以之調節、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由于微生物的積極活動,大部分菌肥在施用以后,不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效養分,同時還能產生多種維生素和激素類物質提供給作物進行吸收,從而促進作物的生長。例如土壤真菌類肥料——VA菌根,它的特點是可以與多種植物的根共生,而且菌絲能從植物根部伸出很遠,可以更方便的吸收各種營養提供給植物。
菌肥中部分菌種具有分泌抗菌素和多種活性酶的功能,能殺死或抑制致病細菌和真菌;而大量的試驗結果也證明,菌肥的廣泛應用,可以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及增強作物的抗逆性能,對小麥的莖腐病、白粉病,棉花黃枯萎病,稻瘟病,蔬菜猝倒病、青枯病、立枯病等作物常見病均有一定的防治和抑制作用。此外,菌肥不僅能有效的抑制某些種類線蟲病的發生,同時它也有明顯的抗寒、抗旱、抗重薦、抗早衰、抗倒伏、抗鹽堿的效果,能大幅增強作物的抗病性,從而有效的預防作物遭受生理性病害的侵襲。仍以VA菌根為例,其菌絲因為大量吸附在作物的根部生長,因此不但可以吸各種土壤中的營養元素促進作物生長,還能幫助作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從而使得作物提高了自身的抗旱能力。
給作物施用菌肥,不僅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能,降低地下水中硝酸的含量,給作物提供更適合生長的土壤條件,還能大幅減少化學肥料和農藥在土壤和作物中的污染與殘留,為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推動綠色農業持續穩定的健康發展。此外,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分解發酵城市生活垃圾及農牧業廢棄物而制成微生物肥料,也是一條經濟可行的有效途徑。另外還可以將微生物肥料作為土壤凈化劑使用。
對作物使用菌肥,可以提高農產品中氨基酸、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并能有效降低硝酸鹽含量,使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不但外形鮮亮,而且味道清新。據統計,視作物種類不同,施用菌肥可提高作物產量20%~60%。
施入菌肥后微生物在生命活動中分泌有機酸,能溶解由于長期施用磷肥鉀肥而被土壤固定的磷、鉀微量元素,轉化成作物能吸收的有機磷鉀微量元素供植物二次吸收利用。快速激活新投入肥料的各種養分,提高肥料利用率10%~15%以上,增加微量元素100%。
施入菌肥后,可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的含量,其分泌物可溶解土壤中的磷酸鹽,將磷素釋放出來,同時釋放出陽離子,以鍵橋形式恢復土壤團粒結構,微生物本身分泌的活性物質,也是良好的膠結劑,能夠恢復土壤團粒結構,從根本上解除土壤板結,使土壤疏松,通氣,透水,保肥。
給作物選擇菌肥時,必須嚴把質量關。須選用質量過硬,口碑良好的品牌,過期產品和劣質產品要完全杜絕。購回菌肥后,要注意保存工作,須將菌肥置于通風、低溫、背光處保存,同時記清保質期,以防止其失效。
在菌肥的施用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其被陽光直射,以減少微生物被陽光殺死造成損失。拌種時注意加水量不可過多或過少,讓種子吸附住即可。拌種完成后,要盡快進行播種和覆土的工作,切記此過程中不可施用化學肥料和農藥。
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生物的生長都需要水分的滋養,菌肥中的微生物也不例外。但微生物所需的水分并非無限制,水分過多的話,會影響菌肥透氣性,阻礙好氣性微生物的活動和生長。所以在氮肥施用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水量,如水分過多應及時排灌,始終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達到最合適的程度。
大部分菌肥中的微生物,都是好氣性的,對于空氣有相當的需求。因此,在菌肥的施用過程中,一定要對土壤進行合理的耕作和改良,保證土壤疏松,通氣性好,讓微生物能完全得到所需的空氣。
要讓菌肥中的微生物積極的活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微生物的主要能源是有機質,有機質分解還能生產養分提供給微生物。所以,施用菌肥時必須配合施用有機肥料。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養分。此外,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一般菌肥效果并不好,要想獲得較好的效果,必須用草木灰、石灰等配合施用,以加強微生物的活力。
施用菌肥的最佳溫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較差。對高溫、低溫、干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宜施用。另外,有的還要掌握濕度,例如,固氮菌最適宜的土壤相對含水量是60%~70%。
對于已多年施用化肥的田塊,施用生物菌肥時不能大量減少化肥和有機肥的施用量,因農作物對化肥產生了依賴性,用生物菌肥取代氮肥不能一下子適應。因此,其取代量應做到第1、第2、第3年分別取代30%、40%和60%,磷、鉀肥只能補足,不能減少。
[1]吳艷萍,王國棟,趙明德.接種鏈霉菌對小麥秸稈腐解過程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10(1):17~18.
[2]喬 俊,陳 威,張承東.添加不同營養助劑對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研究[R].北京:第 5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摘要集,2009.
[3]何麗媛,黨 志.混合菌對石油的降解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R].北京:第3屆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
[4]楊小麗.秸稈降解菌的選育及復配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