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鴻利 ,周岳英,洪水華
(浙江省遂昌縣林業局,浙江 遂昌 323300)
森林旅游是指在森林地域內,利用森林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耕文化、民俗文化、農家生活等資源條件,通過科學規劃、開發與設計,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體驗、娛樂、健身的一種新的旅游經營活動。它既包括森林觀光旅游,又包括森林文化旅游、休閑度假旅游、自然生態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項區別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鄉土性和綜合性的新型旅游產業。
遂昌縣明確提出了建設“一縣三地”的目標,即建設生態經濟強縣、特色制造業基地、綠色農產品基地、文化休閑旅游勝地。近些年,通過實施“文化名縣”建設和舉辦湯顯祖文化節等措施,極大地增強了遂昌文化的感染力和滲透力,是發展文化休閑旅游的寶貴資源。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遂昌縣都把旅游作為招商引資的一個突破口,這符合遂昌產業發展、產業升級的需要,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遂昌縣委、縣政府把握現代旅游發展趨勢,立足地處錢塘江、甌江兩江源頭,與上海等大城市形成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和浙江省重點林區,全國綠化先進縣和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的資源生態優勢,把發展生態旅游業作為實施“抓好旅游發展、促進富民強縣”戰略的重要抓手,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不斷推進生態旅游業特別是森林旅游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遂昌國家森林公園、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龍頭,南尖巖、飛石嶺、神龍谷相輝映,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長濂鞍山書院、“三井”省級林業觀光園、三仁竹海休閑山莊等相配套的森林生態休閑旅游格局。遂昌已成為上海、溫州地區尤其是長三角地區人們探源觀光、休閑度假、科普考察、生態教育的重要基地。
森林旅游是指在森林中依托森林景觀資源發生的多種形式的野游活動。自20世紀80年代初起,我國林業部門開始進行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目前,我國已建立各類森林公園1 658處,建立自然保護區1 757處,規劃面積1.5億hm2。國家林業局的統計表明,近10年來,中國森林旅游人數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長率,在整個旅游市場中的份額越來越大,位置越來越重要。雖然近年來森林旅游呈現良好的態勢,也存在很多問題阻止其進一步發展。
生態旅游熱的興起和不計成本而引發的森林旅游利潤虛增,促使許多地方紛紛把森林旅游確定為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但許多地區在開發森林旅游資源時,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學論證,盲目投入后游人甚少,收不抵支,難以維持經營。
目前,我國大多數森林公園以觀賞自然景觀、觀賞動植物等較為原始生態活動為主,往往只注重靜態觀賞,而忽略了與游客的互動性,較少為游客提供參與性活動,降低了游客體驗的深度,導致森林旅游市場客源不足,使良好的森林旅游資源閑置。
在森林旅游發展中普遍忽視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和協作。除少數景點(景區)的牽馬服務外,在開發建設、旅游項目選定、規劃和各項政策的制定中,較少征求和咨詢當地社區和居民的意見,更少考慮共同管理和經營。
在對各地森林旅游的調查中,低價路線是一個普遍現象。相比一般旅游項目,森林旅游能夠走低價路線的原因主要為:森林旅游目前主要是利用森林資源,沒有經營用地的成本;林農利用自家住房森林資源開展森林旅游,建筑不用計算折舊成本。由于森林旅游前一階段的主要模式“農家樂”一般以個體經營模式為主,并且幾乎沒有進入門坎,為了搶奪游客,確保一己私利,林農往往會走低價路線,形成了惡性競爭。因此低價競爭成為森林旅游發展的一個屏障,也使經營者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害,不僅阻礙了森林旅游的高品質發展,而且森林旅游也丟失了中高端客源市場。同時對于遂昌縣而言,一方面由于在目前眾多的低價供給市場中,遂昌縣并沒有區位優勢,競爭力不夠強大;而另一方面,在森林旅游中,全國各地的森林旅游項目一哄而上,如果凸顯不出本地森林游的個性與特色優勢而僅憑低價這一點,顯然缺乏競爭力。
外來資本投資森林旅游項目的回報遠遠比不上對工業的投資。同時,由于經營回報主要屬于外來投資者一方,對森林環境與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沒有很大幫助,也得不到村民的積極支持;相反,旅游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例如環境污染、鄉土文化的喪失等等卻要村莊來承擔。所以總結森林旅游的發展經驗,普遍存在外來資本的無效性這一特征。因此,森林旅游應以當地村民的資本投入為主,促進村落發展經濟、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聯動互動;盡量避免外來資本的投入而產生的無效性甚至資源浪費與損失。
調查中存在得很普遍的現象就是,森林旅游發展到一定程度,森林性景觀和鄉土文化特色有可能逐漸喪失殆盡。隨著經濟的增長,從事森林旅游的森林將會逐漸被城市同化,最典型的就是蓋新房、造新樓,村民生活城市化等等,一般而言,森林旅游會從一種原始的純樸而本色的經營轉變成一種極其商業化的運作。為了追求更多住宿游客,村民的住房有可能改建成頗具規模的酒店旅館,外觀上已經喪失其森林性而成為現代建筑的拙劣模仿;民俗活動要么消失(尤其是在僅僅作為景區補充的農家樂),要么成為類似于一種舞臺表演的拙劣模仿。雖然森林旅游需要這樣的舞臺表演,它是體驗式旅游的重要內容,但必須遵遁體驗式旅游的設計原則,不能成為林農或經營者取悅游客的名存實亡的形式。
在國外,自駕車旅游作為專題旅游的一個部分,是很多發達國家國內旅游的重要形式。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自駕車旅游逐步興起,自駕車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旅游市場的時尚與亮點。高速公路的延伸,活動半徑的加大,使得國內的自駕車旅游已可以從城市周邊游發展到跨省游,目前中國自駕車旅游者的活動半徑雙休日一般在150~300km之間,黃金周一般在400~600km的范圍內。根據國家旅游局有關人士估計,2005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國各景區的自駕車旅游人數甚至占到了總接待人數的60%以上。同時,自駕車旅游者出行大多以休閑、度假、放松為目的。有關部門調查測算,46.8%的自駕車旅游者的出游目的是為了度假、休閑。從市場分布看,中國自駕車旅游客源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目前自駕車旅游者較多地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京津地區,并以家庭為單位出行居多。2005年“五一”黃金周期間,京、滬兩地自駕車旅游的家庭分別占到出游家庭總數的16%和9%。滬、杭等地都是遂昌較大的自駕車客源市場,隨著龍麗高速公路的開通,遂昌的進入性更好,因此,作為度假休閑勝地的遂昌縣,森林自駕游的發展勢不可擋。
[1]方根深.開發生態景觀資源推進森林旅游發展[J].麗水林業科技,2008(1):171~ 172.
[2]唐隆校.遂昌縣林業觀光園發展的思考[J].綠色科技,2009(10):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