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明
吉安市公安消防支隊防火處,江西吉安 330009
消防安全制度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基礎性制度,也是經濟進步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性保障。消防安全監督評價制度,主要是指相關職能部門在加強消防安全監管的同時,為促進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進行,對相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工作進行評價的一種制度。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消防安全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現有的消防安全監督評價機制已難以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消防安全監督評價機制應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進行全面的調整和發展,要建立適應時代發展的評價機制,從而為高效和創新的消防安全監督評價工作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
傳統的消防監督評價機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當時,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主要依賴各級政府部門貫徹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通過行政手段,督促社會單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尤其是注重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的監督管理,管理方式上,人管重于制度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消防監督評價機制有了一定程度發展,但是消防安全評價體系不完善、火災隱患處理機制不成熟等制約因素比較突出,消防監督評價管理機制難以跟上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消防監管工作難度日益加大,滯后的消防監督管理和評價機制難以適應信息時代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現狀。
一方面,新形勢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沒有較為長遠的消防監督管理計劃,沒有前瞻性消防監督預測,一旦發生火災,相關職能部門只是被火災牽著鼻子走,部署開展專項整治,疲于奔命,沒有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消防監督工作存在被動性。另一方面,按照公安部107號令有關規定,消防監督實行分級管理,一、二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由消防機構直接監督管理,三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由公安派出所管理,管理方式較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于行政手段起作用。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所有制結構多樣化,企業隸屬關系復雜,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分離,企業內部安全管理人員減少,保衛組織弱化等情況相繼出現,公安消防監督部門和公安派出所以“保姆式”和“看家護院式”的監督和管理,從根本上無法保證單位的消防安全,消防監督管理模式明顯不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防安全工作的需要。
新的《消防法》已經頒布施行,新《消防法》對建筑工程審核驗收政策、推行火災公眾責任保險、強化消防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等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消防監督執法面臨較大改革。當前,從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素質到監督執法監督機制都制約了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發展,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政府轉變職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障礙。另外,現行立法將責任重點立足于火災發生后火源的直接引發者身上,而對于單位的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情況,對于政府各級部門日常的消防公眾職責履行情況,沒有強制條款。消防工作責任考評制度落實不到位,沒有真正把各級職能部門推向消防工作的前沿。
在充分發揮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監督管理職能的同時,大力探索新形勢下的消防安全評價機制,建立消防安全評價體系。對所有的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進行一個全面、系統的評估,充分反映單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可靠性,并將評估結果與社會單位經濟活動掛鉤,利用火災公眾責任險、限制貸款等市場化經濟手段進行消防監督管理。同時,通過建立消防安全監督評價體系,可以為消防監督管理提供決策依據,變微觀管理為宏觀調控。在克服消防監督機構警力不足壓力的同時,也能促進社會單位進一步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強化自身消防監督管理。
消防監督部門應結合工作實際,建立規范而統一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強化對火災隱患或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消防監督部門工作效率。消防安全監督管理還應建立靈活的隱患處理機制,通過市場化的經濟調節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綜合運用,實現對相應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科學管理和標準化控制。要建立規范的安全管理和定期檢測機制,形成長效機制,實現對各系統、各行業消防安全工作的規范管理和控制。
信息時代下,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評價機制可通過創新的技術平臺實現,通過消防安全評價服務機制的建立,推動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通過對服務手段的不斷創新和發展,進一步更新消防安全工作的執法理念,改進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方式。通過大力完善和推廣使用消防公共服務平臺,從而實現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網上評價和管理、執法和消防工作信息公開、評價和投訴的查詢解答、企業單位消防安全的管理、消防安全知識的培訓;大力探索新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工作模式,提高各級職能部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效率,促進消防監督評價機制的創新建設和發展。
[1]尹洪江.新時期推進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探討[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Z2).
[2]林強.關于加強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職業技術,2010(6).
[3]張蕾.對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存在問題分析[J].建筑知識,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