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文平,朱家貴,黃 華
(河南省羅山縣董寨自然保護區,河南 羅山 464200)
楊樹是我國重要的造林樹種,也是工業用材林和生態防護林主要樹種。其干形通直高大、材質輕軟、木材易干燥、加工性能好和適應性強、生長快、產量高、易更新、易繁殖等特點,一般6~8年成材,平均每棵樹年均生長價值在30元左右。位于河南省羅山縣的312國道、南信葉路、開武路等交通主干道和鄉村公路均栽植為此樹,楊樹也廣泛用于農田林網、城鄉綠化、生態防護林的栽植,深受群眾喜愛。楊樹是該縣主要用材樹種之一,楊樹木材已成為支柱產業,由此帶動眾多板材加工企業的發展,是農民發家致富首選樹種。
楊樹適宜在土壤疏松、通氣良好,肥沃的壤土、沙壤土中種植,宜選擇沙灘潮土、黃褐土、水稻土等,不能栽植在長期積水和長期干旱無水的地方。
如果是坡度在8°以下的近似平地,易選擇在秋冬季節全面耕翻,耕深30~40cm,經過一個冬季的凍伐,翌春造林前耙平,土壤松細,易于苗木成活。如果是大于8°的坡地,易選擇帶狀整地,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土壤,這一方法能夠改善立地條件,預防土壤侵蝕。山地進行帶狀整地時,帶的方向可沿等高線保持水平。這兩種方式可在春季挖穴,培育大徑材行距,如3m×6m,2m×5m,栽種密度為50棵/667m2;小徑材行距,如2m×3m,3m×3m等,栽種密度為80棵左右。如果是道路林網、城鄉綠化等可采用秋冬季深挖大穴的方式,有利于凍伐積水,一般可挖上下口通直80cm×80cm×70cm的穴。挖穴時,要將表土(20cm以上的熟土)放在穴的東側,心土(熟土下面的板結土)放在穴的西側。
適合豫南生長的楊樹品種主要有歐美楊107、108,中林46,南抗1號、2號等抗逆性強的速生品種。苗木要求高3m以上,地徑2.5cm以上,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根系完好、隨起隨運隨栽。如果苗木運輸時間較長,在運至造林地后,將從根部至苗干0.5m以下全部浸入水中,浸水時間為2d左右。栽植前將枝丫修剪干凈,剪去過長或撕裂的根系。
每穴施有機肥量1~2kg,在穴的底部與回入表土攪拌均勻,再回填約20cm厚的表土,然后踏實以便植苗,使苗根不與肥料直接接觸。農家肥一定要腐熟后再施用,以免燒壞苗木根系,按穴施5kg為宜。苗木栽植應盡量安排在雨前進行,栽植時使植株行列保持整齊,稍大的苗栽北邊,稍小的苗栽南邊。將苗木根部完全垂直植于穴中(做到橫豎成行),不得曲根。回填表土至地面20cm時,輕提苗木,使其根系舒展,然后踩緊踏實,填土至地表后兩次踏實。取土培成高于地面5~10cm的圓錐狀,按“三埋兩踩一提苗”的作業規范進行栽植。
苗木栽植后如發現有苗木頂芽被損壞或頂梢折斷,應及時把苗木頂部回剪到苗干下邊第一個具完整壯芽上端1cm處。若遇有枯梢苗木,應選留苗木上部與主干夾角最小的一個側枝,將其以上部分(包括枯死部分和不宜留作主干的其他活側枝)全部剪去。如發現地上部分全部枯死,苗根仍未干枯,應立即平茬。
栽植當年秋季落葉后剪去樹干1.5m以下全部側枝及徒長枝,同時剪去頂部多頭枝、雙干枝、病蟲枝。以后的兩年在樹木落葉之后都要進行一次整形,剪去樹冠中下部的力枝(即突出粗大的側枝)。
第1次撫育時間4月下旬至5月中旬,以植株為中心,在半徑為50cm的范圍內進行除草松土,松土深度5~10cm,里淺外深,不傷害苗木根系。在植株半徑30cm范圍內,培土成5cm高的饅頭狀,同時把傾斜植株扶正踏實。第2次撫育時間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除草后,采取帶狀墾撫或全墾,深度20~30cm,里淺外深,培土增加到10cm。這期間可適當開展間伐作業,以保證大苗生長獲得足夠光照、水肥等。
秋末冬初,選擇晴好天氣,將樹干1.3m以下用濃石灰水進行涂白。楊樹病蟲害主要以楊樹黑斑病、楊樹真菌性潰瘍病、天牛、楊樹枯葉蛾和柳毒蛾等為主。可采取噴施農藥、人工捕捉、生物防治等相結合的方式防治。苗木追肥應結合幼林撫育,在幼樹兩側約距干基50cm處開挖兩條深20cm、寬20cm、長50~80cm的環狀施肥溝,均勻施入含N、P、K的復合肥后覆土即可,以每株500g為宜。
立地條件好的地方,8年生速生楊單株材積可達0.8~1.2m3,市場收購價約為400~600元/m3,單株售價為350元左右,年收入為45元/株。每株扣除苗木費和管理費,每年生長價值仍可達30元以上。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1]孫時軒.造林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
[2]吳瑞云,鄭紅波.不同楊樹品種系的生長特征[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