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忠偉,江光華
(1.四川省鹽源縣農科局土肥站,四川 鹽源 615700;2.四川省鹽源縣烏木鄉農技服務中心,四川 鹽源 615700)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我國農業在新時期提出的一項節本、降耗、減污、增效的現代農業發展措施,是提高農作物產量、品質,降低生產成本,保護農田生態環境,實現增產增收的有效途徑。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是根據水稻前茬的土壤養分監測及肥料試驗結果,按照水稻需肥規律、土壤供肥能力、產量目標及栽培管理水平,制定科學施肥方案,確定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數量、施用時期和施用方法,以滿足水稻優質高產栽培對各種營養的需求,促進水稻豐產豐收。自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以來,鹽源縣農民從20世紀80年代初對耕地增施氮肥,加之后來增施磷肥,確實收到了很好地增產效果。因此,許多農民在給每一種農作物施肥中,都有較為固定的肥料品種和施肥方式,形成了習慣施肥法。隨著農作物產量水平的提高和作物品種、耕作制度的改變,農業生產與農民習慣施肥技術不協調的矛盾逐漸顯現,土地板結、土壤質量下降呈加劇趨勢。在水稻生產中常因施肥不當造成田間蔭蔽、病蟲為害加重,甚至導致貪青倒伏,對水稻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
據抽查,鹽源縣稻田施用氮肥的主要品種是尿素,磷肥主要為過磷酸鈣、鉀肥主要為氯化鉀和硫酸鉀。施氮折合純量21.7kg/667m2,磷肥折合純量3.6kg/667m2,鉀肥只有20%的水稻田在施用。在全縣種植的5 600hm2水稻中,約50%的土壤含氮中等、30%的土壤含氮偏高、普遍缺磷、鉀售量不高,重氮輕鉀的施肥方法顯然是不合理的,也是該縣水稻常發生貪青不老現象的主要原因。
現階段單質磷、鉀肥品種較少,復合肥、復混肥品目繁多,農民識別能力較差,稻田使用復合肥較混亂,如磷酸二銨是以磷為主的肥料,含氮量很低,不含鉀,若不與尿素、鉀肥等混合施用而單施于稻田,不僅浪費大量的磷,還會因缺鉀少氮限制產量。其它無標明養分含量的復混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難以評估,選擇時更要慎重。
由于農民群居性較強,稻農給水稻施肥受當地肥料代理商的影響很大,一個代理商基本決定一大片經營轄區的水稻用肥品種,主要原因是多數農民沒有掌握科學施肥知識,盲目隨從肥料經營戶給稻田施肥,常導致水稻因養分不足而生長不佳,水稻施氮肥過多而貪青晚熟。
底肥非底施,在水稻本田整地時,許多稻農怕肥水流入他人田塊,將底肥施于整地后的稻田,即全部作面肥施用,非全層施肥;追肥方法欠妥,主要表現在追肥品種幾乎都是氮肥,重施返青肥而輕施穗肥,造成水稻后期營養不良。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16種化學元素同等重要,且不可代替。其中氮、磷、鉀最為重要,被稱為“三要素”。為科學合理的施用肥料,必須對土壤基礎肥力進行調查分析,摸清底情,采取應對措施。根據鹽源縣2008年土壤檢測結果,其中水田有機質平均含量為28.73 g/kg,水田p H值平均為6.69,水田堿解氮平均為107.73 mg/kg,水田有效磷平均為12.53mg/kg,水田速效鉀平均為112.24mg/kg,有40%的水田缺鉀,水田有效鋅含量平均為1.65mg/kg,有效鋅含量普遍偏低。針對土壤基礎肥力狀況,結合鹽源縣水稻生產布局、生產管理水平,制定水稻配方施肥技術措施。
堅持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以基肥為主,基肥與追肥相結合,氮、磷、鉀、微肥配合施用的施肥原則,采用基肥深施與全層面施相結合,追肥均勻撒施的辦法,將不同產量水平的水稻品種、不同肥料類型、不同肥料用量和不同施肥時期等要素統籌兼顧,科學安排,使用配方專用肥,或按照水稻所需補充的各種養分比例配方而成的混合肥,依水稻配方卡的要求合理施人稻田,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成果與水稻生產的對接。
(1)鹽源縣水稻的主栽品種高寒粳稻按中粳稻產量500kg/667m2指標,基肥為施有機肥1 000~1 500kg/667m2的基礎上,再施用氮∶磷∶鉀含量為3∶2∶3的專用配方肥40kg,或尿素22kg、過磷酸鈣30~35kg、氯化鉀10kg、硫酸鋅1kg;到二葉露尖至劍葉露尖追施尿素6.5kg、氯化鉀3~4kg,灌漿初期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2次,間隔7d左右。
(2)鹽源縣水稻的主栽品種高寒粳稻按中粳稻產量600kg/667m2指標,基肥為施有機肥1 500~2 500kg/667m2的基礎上,再施用氮∶磷∶鉀含量為3∶2∶3的專用配方肥50kg,或尿素24kg、過磷酸鈣30~35kg、氯化鉀10kg、硫酸鋅lkg;到二葉露尖至劍葉露尖追施尿素11kg、氯化鉀6~7kg,灌漿初期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2次,間隔7d左右。
由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我國實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生產責任制,經近30年不同農戶對農田的不同肥料投入,各田塊間土壤基礎肥力差距較大,而目前尚不能分戶分田塊進行測土配方,達不到精準施肥的要求,因此,筆者所提供的配方施肥技術是針對過去習慣施肥方式的改進,在現階段對全縣水稻施肥技術起指導性作用。具體每一水稻田塊的施肥方法,可參照本鄉鎮或本片配方施肥卡的施肥指標,結合施肥對象田的常年生產情況具體確定。由于農資市場肥料品種較多,復混肥等難以分辨,故建議水稻種植戶根據稻田實際情況選用當地農業技術部門指導生產的水稻專用配方肥,亦可選用農業土壤肥料技術部門提供的配方而自配的混合肥料。
[1]申建波,張福鎖.水稻養分資源綜合管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