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玉杰
山東省萊州廣播電視臺,山東 萊州 261400
聲音和畫面的有機組合是構成電影電視藝術最基本的兩個元素。電視藝術最講究畫面的和諧美觀,講究畫面的藝術氣息。這種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講究”,就是畫面構圖和畫面透視關系的綜合運用。自然界中,我們所看到的每一處立體空間都存在著自然物的遠近、高低與大小,由于遠近距離和高低及方位的不同,在視覺中引起不同的反映,出現近大遠小,近高遠低等一系列變化,這就是透視現象。了解、認識畫面構圖與畫面透視在新聞拍攝中的規律,對提高電視攝影的畫面構圖能力和水平,顯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電視新聞工作中,有相當一部分記者是完全靠“悟性”來拍攝畫面的,大景、中景、近景、特寫,亂拍一通,往往畫面有“不豐富”的感覺。甚至有的畫面拍得歪歪斜斜都看不出,不僅影響了畫面的美觀,更對后期制作造成了很大障礙。其實,這些現象都是對畫面的構圖和景象透視關系運用不充分的表現。“透視”是美術繪畫的基礎,其含義就是透過透明平面來觀看景物,從而研究它們的形狀。在美術繪畫中,透視基本分為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和斜透視3種。通俗的講,當我們看很遠的地方,天空和地面就形成了一條直線,我們把這條線叫做“視平線”,我們在視平線上任意取一個點,這個點就是我們常說的消失點。平行透視的消失點只有一個,也稱一點透視;成角透視的消失點有兩個,也稱兩點透視;斜透視是在成角透視的基礎上,向上或向下有一個消失點,就像我們仰視高樓或站在高樓頂上向下俯視,也稱三點透視。在室內會場進行會議的采訪時,一般平行透視用得比較多。而在室外拍攝某一建筑物時,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用得比較多。我們在拍攝新聞畫面時,一定要注意大背景的橫平豎直,因為視平線永遠都是平的。如果鑒別不出可以參照大樹、電線桿等豎向的參照物,這樣拍出的景物才不會出現透視錯誤,不至于拍歪。
在日常新聞拍攝過程中,由于拍攝對象是運動的,所以我們在新聞拍攝中首先要盡量保持攝像機的穩定性,這樣拍出的畫面才穩,不晃。另外,要經常注意研究景別的透視關系。兩個相同透式關系的景別畫面剪輯在一起,就容易出現“順拐”現象,像會議鏡頭最能說明這一點,觀眾看了之后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所以,掌握好景別透視的運用,再配合大景、中景、近景、特寫等畫面的相互交叉使用,整體畫面的連續性會顯得自然、協調、美觀、大方。
電視畫面構圖是電視新聞攝影的基本功之一,一般需要綜合光線、影調、線條、色彩、方向和運動等多方面因素去考慮畫面的布置和主體的安排。電視畫面的構圖形式與平面繪畫構圖形式大相徑庭,平面繪畫構圖的藝術形式必須體現其程式美、平面美、空間美、完整美的表現特征。電視畫面構圖則具有運動性、整體性、時限性、角度多變性和構圖一次性等特點。
電視畫面構圖沒有繪畫和照片構圖那么自由和隨心所欲,4:3的畫面限制,是電視畫面構圖必須遵守的規則。像采訪人物講話時,采訪對象的頭頂要距離電視屏幕頂部2指左右,畫面底部要拍到人物的胸部,面部不要正對鏡頭,角度最好能看到3/4臉等。因此,正確掌握構圖的造型規律和表現形式十分重要。
電視畫面構圖中比較重要的造型規律有對稱、均衡、對比、呼應和和諧。對稱是指被拍攝物體在畫面中表現為上下或左右相對應的結構形式,其特點是排列均衡,整齊劃一,使畫面具有一種穩定牢固的視覺效果。
均衡通常指以畫面中心為支點,畫幅的左右、上下所呈現的若干構圖結構因素在視覺重量上的均勢結果。在質量相同的物體中,體積大的重于體積小的;在體積相同的物體中,質量大的物體重于質量小的物體。另外,影響人們視覺感受的還有生活經驗、心理體驗和視覺習慣等多種因素,如人比物重、動物比植物重、運動物體比靜止物體重、顏色鮮艷的物體比顏色灰暗的物體重、近處物體比遠處物體重等特點。
對比是把兩種以上的不同事物或因素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使事物和事物不同的構圖因素在相互比照中顯露其特點和特性。如形狀的大小,光線的明暗,質感的強弱,色彩的冷暖以及方向和節奏的變化等差別來使拍攝對象獲得突出和鮮明的表現,造成醒目的效果。
呼應是從事物的整體性出發,使彼此聯系的事物在表現上互相照應,因而使畫面布局達到整體的統一。畫面的視點具有多變性,視點多變可使畫面產生活力和具有生氣。但畫面視點的變化必須遵循畫面的整體要求,必須注意事物和事物之間、景物和景物之間的聯系和對應,不能彼此孤立,彼此隔絕。
和諧是電視畫面構圖追求的最高的境界。要點在于前提是追求攝影構圖的多樣性,即注重構圖的變化。不僅注重形式的多樣,也還注重方法手法的多樣,同時這些形式和方法手法在內容和風格的表現上達到和諧一致。
電視畫面構圖最常用的表現形式有“十”字構圖法,能體現莊重、均衡、對稱的特點,常用來安排那些視覺比較單一的景物;“黃金分割”構圖法是電視畫面構圖最講究的表現手法,把一條線段分為兩段之后,使其中的長段與全長的比值和短段與長段的比值等于0.618。黃金分割在西方繪畫史上被認為是最完美的構圖比例,因此也被廣泛地應用于雕塑和建筑等領域;九宮格式構圖法,又稱“井”字構圖法,即把畫面的四條邊每邊三等份,三等份直線相交會產生四個點,每個點的位置就都是比較理想的視覺中心;正三角構圖法又稱“金字塔”構圖法,主要把兩點置于畫面的下方,因而構成了一種穩定的形狀,而三個點則具有了一種交流對應的關系;倒三角構圖法又稱“倒金字塔”構圖法,這種構圖方法將一個點放在畫面的下部,兩個點放在畫面的上部,雖然三個點也形成了對應和交流,但卻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菱形構圖法的4個點分處畫面的4個邊,構成一點對三點或兩點對兩點的對應與交流;水平線構圖一般以地平線為主要標志,當地平線成為畫面的重要形式元素時,畫面布局主要體現在地平線的處理;垂直線構圖法以垂直線條為特征的景物群為表現對象,如聳立的樓群,挺拔的樹林等;斜線構圖法以斜線景物為表現對象,如春風吹拂的垂柳,紡紗機上的線紗等;斜角構圖法用以表現物體縱深的一種構圖方法。如伸向遠方的公路,干凈整潔的街道等;曲線構圖法又稱S形構圖法,以外部形式呈現曲線線條的物體為表現對象。如蜿蜒的小路,彎曲的河流,流動的沙丘等。
[1]新聞世界,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