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石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興隆臺工程技術處,遼寧 盤錦 124010
齊2-8-10塊位于遼河油田歡喜嶺區域東北部,是歡北杜家臺油藏齊43區塊的一個四級斷塊,開發目的層為杜家臺油層。油層平均有效厚度11.2m,含油面積2.45km2,石油地質儲量222×104t。
齊2-8-10塊為一個被斷層夾持的單斜構造,構造高點位于齊2-9-08井附近,地層由西北向東南傾沒,地層傾角8°~10°。
該塊杜家臺油層受構造因素影響,縱向上具有統一的油水界面為-2400m,含油井段-2085m~-2400m,受相帶控制,油層多分布在主體相帶上,含有面積小,多呈零星或土豆狀分布。油藏類型為巖性—構造油藏。
齊2-8-10塊共有油井總井19口,開井14口,日產液84.3t,日產油18.8t。累積產油52.1563×104t,累積產氣2073.6×104m3,采油速度0.31%,采出程度23.49%。注水井10口,開井7口,日注水230m3,累積注水82.63×104m3,累積地下虧空34.27×104m3,累積注采比0.77。
齊2-8-10塊,隨著上覆蓮花油層的開發,上返蓮花的油井隨之增加,目前該塊平均井距260m,井網密度11口/km2,單井控制儲量8×104t,隨著注水井的投轉注,目前該區塊注采比為1:2。
隨著歷年加密調整井的實施,水驅特征曲線逐漸偏向累產油軸方向,采收率也從16.2%提高到23.49%。
3.3.1 注水利用率評價
從存水率與采出程度關系曲線上可以看出,由于早期注采井網不完善,存水率低于理論值;而后期由于大多數油井上返,存水率高于理論值。
3.3.2 受沉積相帶影響,注入水順向驅方向油井見效明顯
該塊早期注水井網不完善,2口注水井主要分布在油藏的西部,受沉積相帶的影響明顯,使順向驅方向的油井見效明顯。兩口注水井的吸水剖面反映出主要吸水層位是Ⅱ22、Ⅱ32、Ⅱ34,其中Ⅱ22物性最好,為主力生產層。在Ⅱ22相帶上,油井齊2-9-10位于齊2-8-09井的順向驅位置,明顯見到齊2-8-09井的注水效果,側向驅位置油井齊2-9-9雖經壓裂改造,但因受水驅效果差,產量下降很快。
3.3.3 縱向上注入水波及程度不均勻,水驅儲量動用程度低
統計早期兩口注水井的吸水剖面資料,吸水厚度占總射開厚度的64.2%,說明油層縱向上水驅儲量動用程度低。且主力吸水層的吸水量大,其他小層的相對吸水量不足10%,說明油層縱向上層間矛盾突出。通過數據對比發現,地層系數大的層位,吸水量相對較大。
3.3.4 注采關系相對完善的井組,產油量相對較高
齊2-8-10塊早期注采井網不完善,注水井主要分布在油藏的西部,受注水和邊水影響,注水井和靠近邊水的地區壓力較高,為18MPa。而油藏內部由于儲量動用程度高,同時無能量補充,壓力水平較低,僅為14MPa,壓力分布不均衡。2007年4月在油藏內部陸續轉注了5口井,08年4月恢復了齊2-7-509c井注水,轉注油井7-011、6-311c,初步實現了區塊的全面注水開發,目前已經有油井見到了注水效果。齊2-6-5109c2從2008年側鉆投產后,地層壓力較低,該井對應水井齊2-6-5110c累計注水35699m3,向東側突進,加上另一側水井齊2-5-011停注,造成油井單向受效,注水壓力差明顯,導致油井含水上升明顯。
09年根據油水運移規律優選齊2-9-10和齊2-9-9F兩口井實施壓裂,見到了顯著的增油效果。尤其是齊2-9-10井,日增油5.5t,目前已累增油1715.3t。
齊2-8-10塊注水井目前累注水量少,還沒有有效的彌補地層虧空。目前地層壓力仍然很低,通過測壓資料統計,該塊平均地層壓力僅16.14MPa左右,油井普遍低產低液,平均單井日產液6t,日產油不足 2t。
齊2-8-10塊上返21井次,側鉆蓮花13井次,回采11井次。該塊目前平均井距260m,局部井網不完善,井距較大。由于油井上返的蓮花油層為底水塊狀油藏,油井出水后不易封堵,造成這部分油井回采困難,目前只能實施側鉆復產。
齊2-8-10塊屬于低滲油藏,泥質含量較高,即使采取高壓增注,注水井吸水能力仍然較差,想通過提高注水井注水量改變水淹區液流方向較為困難;另外,該塊注水受增注泵排量的限制,以及井間注水壓力差異帶來的干擾,都給注水調配工作帶來難度。
該塊油井油層厚度大,累積產油量低,從而說明了油層動用程度低,剩余油富集,因此建議打更新井來挖掘這部分剩余油。
齊2-8-10塊杜家臺油藏采取一套層系開發,油層動用程度低。根據監測資料分析水驅動用程度只有64.2%。今后,可通過分層注水并結合深抽等配套措施提高油層動用程度。
1)齊2-8-10塊目前已全面轉注開發,注采井網已逐漸完善,部分油井已初見成效,該塊適合注水開發。同時目前該塊進行注MD膜驅油劑,但是由于注入時間較短,效果尚不明顯,有待下步加強觀察和分析;
2)分層注水有利于改善區塊的開發效果。
平面上,該塊注水已見成效,完善注采井網還有很大的潛力;縱向上,由于該塊杜家臺油層儲層物性差,油層動用程度不均,層間矛盾大。根據油層動用狀況,采用配套的工藝技術對注水井進行分注、調剖,改善縱向吸水狀況,提高油層的動用程度。
[1]張厚福.石油地質學[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126-128.
[2]廖興明,張占文.遼河盆地構造演化與油氣[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