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亮
(新疆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全國對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開,新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小城鎮的發展也是其中的一注強心針。城鎮風貌設計與建設是城鎮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鎮的發展至關重要。新疆的小城鎮有著獨特的地域、民族、文化特點,應表現出它鮮明、獨特、優良的城鎮形象,閃現出它區別于其他城鎮的特有的魅力和光彩。
小城鎮的風貌是由城鎮的“風”和“貌”組成。所謂“風”,是指小城鎮的文化傳統和民俗民風,所謂“貌”,則是指小城鎮的外在形象。小城鎮風貌是一座城鎮的內在歷史文化底蘊和外在特征的綜合表現,是城鎮總體的特征和風格。它是在城鎮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將城鎮的歷史傳統、城鎮標志、經濟支柱、文化底蘊、市民風范、生態環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形象。
1.2.1 自然特色形象
具體的自然環境是展現小城鎮特色的基礎。每個小城鎮都是處于特定的空間位置,它是區別于其他小城鎮的天然條件。充分利用不同的地理環境,有山用山,有水用水,營造建筑群體與不同空間環境的和諧統一,體現城市面貌的環境特色。
1.2.2 人文特色形象
每個小城鎮的形成和發展都是由特定的歷史過程決定的。認真研究小城鎮歷史的沿革、地址變遷、文化古跡,分析歷史文化遺產,有選擇地對一定范圍、一定數量的歷史建筑采取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保護,既保存小城鎮的歷史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又能激發市民對家園的熱愛,增強凝聚力和認同感。
1.2.3 特色產業形象
小城鎮的形成與發展往往以某種特色產業或區位優勢為依托,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人口的積聚和基礎設施建設,而日趨繁榮興旺。它們往往依托某種特有的產業技術或資源,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大力培育,形成一鎮一業的局面。
城鎮特色是小城鎮吸納外部資源來發展自己的關鍵。有特色就有吸引力,就擁有了小城鎮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說,特色就是小城鎮發展的生產力和推動力。小城鎮只要在某些方面、某些項目上具有比周圍鄉村、比其它城鎮更大的優勢,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能夠具有吸引力。
1.4.1 獨特性
城鎮風貌是一個小城鎮獨特的財富。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因素使城鎮風貌總是個性化地相互區別。每一個城鎮都應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所處環境制定風貌戰略,突出本地的個性特色,形成自己獨特的品位和風格。城鎮形象越是個性化,形象越鮮明,就越具有被公眾接受的可能。
1.4.2 持久性
城鎮風貌是一個積累的概念,風貌設計與建設過程是一個不斷擴大知名度、美譽度的過程,它不可能像有形產品那樣可以一次加工完成,必須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初創到成長再到完善的逐步形成與發展過程。
1.4.3 無形性
城鎮風貌能附著在其他有形資產上,為其他有形資產服務,提高其效益。一個城鎮擁有良好的風貌,則產品更受用戶青睞,會更多地占有市場;資金渠道更多,更多的金融機構會自愿充當城鎮經濟發展的后盾,更多的投資者愿意來投資;對人力資源吸引力更強,能為城鎮帶來更多的人才、信息、技術、新的產品和市場機會。
1.4.4 效益性
城鎮風貌是小城鎮通過市場競爭在社會上所贏得的聲譽。一個城鎮如果具有良好的風貌,公眾必然會對該地區的經濟行為產生認同感和信賴感。這就要求在風貌建設上必須具有戰略觀念,防止短期行為。
在風貌設計與建設過程中,要進一步探索符合實際,富有特色的小城鎮風貌設計與建設的新路子。為此,要認真把握和正確處理好以下六個關系:
城鎮功能定位是風貌設計與建設的基本依據,風貌設計與建設是體現城鎮功能定位的重要手段。對于一個城鎮來講,其功能定位往往充分考慮和涵蓋了它的自然環境、地理位置、交通運輸、地域文化、人文歷史、經濟結構、發展水平、產業模式等各種因素,既結合實際,又敢于創新,具有遠見卓識的前瞻性、戰略性和全局性,是一個城鎮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
周邊環境是小城鎮風貌設計與建設風格賴以形成的基礎條件。長三角一帶城鎮的成功經驗值得學習,浙江省的南潯、江蘇省的周莊、震澤、木瀆等,這些小鎮的道路由水路和陸路兩部分組成,由于街道和河道的組合關系不同,使小城鎮格局多變、妙趣橫生,呈現出“小橋、流水、人家”詩情畫意般的境界。新疆小城鎮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有戈壁綠洲城鎮,有天山綠洲城鎮、有盆地城鎮、周邊環境獨特應發揮車自己的特點與優勢。
地域文化是城鎮風貌的最直接反映它折射出一個城鎮的底蘊、內涵和綜合素質,也是一個城鎮具有吸引力的關鍵因素。
一是從城鎮歷史文化中去挖掘。抓住城鎮源遠流長的歷史文脈,厚重的文化積淀,傳承和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這筆寶貴遺產。比如特克斯縣的八卦城風貌,就是這類小城鎮的典型。
二是從傳統風貌中去挖掘。在切實保護和恢復代表新疆傳統風貌的典型建筑和地段,如“高臺民居”等的同時,運用傳統風貌設計和建設的技術手段,大膽突破,超前思維,積極探索現代風貌設計與建設的新技術、新方法、新途徑。
三是從民俗風情中去挖掘。民俗風情是地域文化豐富的寶庫,要不斷發掘和光大。如土家的民族風情等一些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以及市民的生活情趣、行為習慣等,都毫風貌設計值得挖掘的素材。同時,地方的傳統工藝、建筑材料與式樣,空間的傳統組合模式,都是風貌設計建設可供利用的元素。
空間環境是人類居住需求得以實現的場所。建筑與空間是密不可分、相互結合的。在城鎮風貌設計建設中,必須注重二者在功能和形式上的匹配。既要滿足城鎮功能分區的基本要求,又要滿足不同功能區空間的功能和形式要求。
城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是城鎮風貌設計建設基礎。離開了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的風貌設計建設就無從談起,必須緊密聯系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風貌設計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融合。新疆經濟水平低,要按照“結合實際、量力而行,由點到展,深入推進、提升水平”的思路,絕不能一味的貪大求洋,把風貌設計建設搞成勞民傷財的“形象工工程”。二是要充分考慮城鎮的資源稟賦。在風貌建設推廣和合理使用地方材料,“粗糧細作”,切實提高防止濫用高檔材料,造成社會財富的浪費。
物質環境、生活環境、社會歷史人文環境景觀三個部分,并非單獨對小城鎮形象發生作用,而是相互結合,相輔相成的,在新疆小城鎮形象設計中必須綜合考慮各因素。在新疆這個多民族聚集且自然條件獨特的地區,只要我們抓住時機,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就一定能夠樹立更多良好的小城鎮的形象,促進新疆小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
[1]吳家驊.環境設計史綱.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6.
[2]顧翠紅.珠江三角洲小城鎮風貌管窺.小城鎮建設,2004(12).
[3]牽六石.我省小城鎮建設應突出其特色.平原大學學報,2004,8.
[4]董珂,卞海濤.構建經濟、適用、特色的小城鎮新形象.小城鎮建設,2004(11).
[5]劉景元.著力打造小城鎮的“精、氣、神”.重慶建筑,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