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華 徐松華 張夢浩 張素敏
(上蔡縣環境保護局 河南 上蔡 463800)
開展建設項目施工建設期的工程環境監理,就是為了深入貫徹“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環保戰略政策;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法律制度;實施建設項目全過程動態管理,實踐科學發展觀和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具體的工程環境監理工作要做好總結報告的編寫。環境監理總結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
1.1 項目建設背景
報告中要介紹建設項目的建設背景,及建設項目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時間,審批部門、審批時間以及《報告書(表)》批復文號。同時還要簡要介紹工程的開工時間,竣工時間和點火試運行時間。
1.2 項目建設過程
對項目的建設過程在報告中主要介紹項目具體開工時間、工程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對項目參與、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應列表給出。
1.3 項目工程內容
對照《報告書(表)》及實際監理的具體工作內容列表給出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同時還要繪制項目工藝流程圖。
在工程環境監理總結報告中要針對《報告書(表)》描述工程建設符合國家行業(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工程選址符合環境保護規劃;工程選址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清潔生產以及廢氣污染物達標排放,噪聲得到控制,水循環使用和綜合利用和達標排放等內容。還要對項目區域環境質量現狀進行描述,對環境空氣質量、廢水和噪聲影響進行預測評價。最后要列出擬建項目污染源“三同時”驗收及環保投資估算表。
此節要針對環保審批部門對《報告書(表)》的審批意見進行描述。主要包括在施工和運營中采取的具體環保措施擠一擠項目總量控制指標和試生產的相關規定。
4.1 環境監理依據
在工程環境監理總結報告中列出環境監理的主要依據。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河南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環保部門審查意見;環保部門有關本項目的預審意見、執行標準、排污總量控制、項目環境監理等文件要求;工程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工程設計資料;國家有關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等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地下水質量標準》(GB/T4848-93);《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2008)等;有關合同資料:工程環境監理方案,項目工程環境監理合同書等。
4.2 環境監理機構和人員
按照項目環境監理合同,環境監理單位根據該項目工程建設特點和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的需要成立相應的工程監理辦公室,配備總工程師,項目負責人和現場監理人員。同時編制具體的工程環境監理工作方案。并對工程監理辦公室人員及分工列表給出。
4.3 環境監理工作方式
監理工作在總工程師的指導下,發揮項目負責人和監理員的作用,對施工過程生態環保措施落實情況和環保工程進度進行重點監控,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解決,必要時將有關情況及時向建設單位和環保部門報告,確保各項環保措施的落實。主要工作方式是:現場巡視,通過現場巡視監督指導環保措施的落實。根據施工的不同階段決定巡視的頻次。重點監督,對施工期敏感點防護、生態保護、污染防治等措施落實情況實施重點監控,對主要的環保工程建設實施旁站監理,隨時發現和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重點問題。報告制度,根據實際需要發出環境監理通知、簡報或階段報告,并通過報告和指令系統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為建設單位和環保部門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提供信息依據。
4.4 環境監理內容
環境監理主要內容:一是工程施工期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實施情況的監理;二是與主體工程配套的環境工程落實情況的監理;三是對企業環境管理機構、監測站、環境監控平臺的建立、以及執行環保制度方面的監理;四是協助完成項目的環保驗收準備工作和業主交辦的其他工作。
主要介紹工程施工環境影響主要是施工揚塵、噪聲、污水、固廢等。針對施工期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制定了施工期的環境監理細則,將施工期防治施工噪聲、揚塵、污水、固體廢物等各項措施和生態防護要求告知各施工單位,并加強對各項措施落實情況進行重點監理,確保施工期各項環保目標得到有效落實。
對工程施工建設期環保設施、環保工程的環境監理主要內容包括以幾個方面:
6.1 現場督促、審查環保工程與主體工程按照設計要求、施工進度計劃是否同時設計,同時施工。
6.2 協助業主審查環保設備供應、生產廠家的資質,環保設施準入、業績證明等手續。
6.3 協助業主審核環保工程土建施工單位、環保設備安裝單位的資質,業績等資料。
6.4 對環保設備進廠把關。核查進廠環保設施的名稱、型號、數量 、規格等技術參數和說明書與設計和環評的一致性;審查設施出廠證明、質量合格證書。要求環保設施供應廠家提供設備安裝、運行、維修的說明書及所有零配件等,提供詳細的土建基礎圖,包括基礎的位置、尺寸、平臺、地腳螺栓等。
6.5 與工程監理配合對環保工程的土建質量現場查看,整理有關資料。
6.6 督查施工和安裝單位建立健全施工期環保領導工作組,有專人負責環保工作,按各單位承諾的環保要求施工。
6.7 要求環保設備供應廠家負責設備運行調試,提供設施維修養護及相關的操作規范、管理制度等。
6.8 對非標環保設備要求加工單位提供單位資質和非標環保設施業績證明、設計文書;提供加工建筑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書、施工人員的資質如焊工證、漆工證等。
6.9 督促環保工程的變更手續及時完善,并按環保部門要求整改落實。
7.1 環境監理意見
在工程環境監理總結報告中環境監理意見包括項目廠址位置與環評批復是否一致,施工期的環保措施是否得到落實以及環保工程是否符合批復要求
7.2 環境監理結論
項目實施階段是否按照環保部門的批復、環評報告書的要求以及初步設計環保篇章的有關內容,是否執行了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的要求。從項目的前期工作、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與生態保護,到與主體工程配套的各項環保設施工程的建設,以及企業環境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是否符合項目環評及批復的要求。
工程環境監理總結報告要附環保部門關于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工程環境監理方案和工程環境監理有關文書。
實踐證明,進行施工建設期的環境監理是一項費省效宏的環保措施,不僅可有效地保護環境和資源,而且促進了工程施工建設的規范化、文明化,提高了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工程監理、工程環境監理、環境監察三者之間的性質、職責、工作范圍等尚有許多不明確之處,對全面開展此項工作尚缺乏相應的指導和規范。這種狀況與高速進展的建設項目發展形勢實在不相適應,因而亟待進行理論上的探索,法規體系的建設,科技隊伍的培育和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