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良
陜西鋅業公司商洛煉鋅廠,陜西 商洛 726007
對制造企業而言,設備的有效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生產經營、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市場競爭力等,它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基礎工作,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成敗興衰有重要影響。因此做好制造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意義重大。
馬鈴薯新品系HC-R的ISSR指紋圖構建…………………………………………… 李曉宇,王昆鵬,米 超,房永雨,楊曉欽(27)
著作權視域下網絡游戲畫面的作品定性與思辨 … ……………………………………… 郭壬癸,周 航(2.66)
當前設備管理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設備管理智能化、自動化。目前計算機管理決策系統廣泛應用于自動控制系統,還具有數據處理,如數據報表統計、分析及計劃編制,對各種維護記錄、故障狀況、停機占時、修機工時修理費用,備件庫存等進行收集、分析的能力;2)設備監測和診斷技術飛速發展。設備本身的現代化越來越要求對其的檢測手段現代化,如對污染、噪聲、腐蝕、漏氣、溫度、粒度、數量、聲音、重量、震動等進行檢測,不僅如此,當設備出現問題之后還需要采取現代的手段快速定位設備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方案,提高設備使用率,降低生產成本;3)全生命周期管理,它是指對管理對象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實行一體化動態管理的行為,對于制造企業的設備而言,“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對產品從調研、招標、采購、使用、維修、再使用直至淘汰的整個生命過程進行的一體化管理。這種過程融合了設備管理的智能化、現代化,同時也是設備管理現代化的必然結果。
設備的前期管理又叫做設備規劃工程,指的是從設備規劃開始,一直到設備投產這一階段的設備管理,也就是對投產前期,對制造設備所涉及的各個環節進行的管理。它主要包括兩方面:1)設備規劃。設備的規劃制定,必須在生產(使用)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工藝部門等相關部門,全面執行了生產目標的前提下,由各個部門自行提出對新增設備或技術改造實施意見草案,將草案報送企業的規劃(或計劃)部門,由其匯總并形成企業總的設備規劃草案,經相關運行部門,如財務、原料、生產、經營、勞資等職能部門討論、修改并整理,之后送達企業領導處審查批準,最后生成正式的設備規劃方案,并下達給各業務部門執行;2)招標、采購、安裝,準備生產以及相關制度的制定。在設備規劃完成達成采購可行性后,一般就進入設備采購程序,如果在規劃階段確定了購買方,則可以直接跳過招標階段,進行采購安裝。此階段對設備的管理,主要關注在產品價格、質量、售后服務以及相關的協議上。由于設備本身的自動化程度以及與其他設備的關聯程度越來越高,這對設備本身的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相關制度上,則需要擬定好維護制度、管理制度、檢查制度等。
從設備的生命周期上來講,設備的運行和維修過程,體現了購置設備的目的,以及設備完成生產任務、創造產值的過程。它包括兩方面:1)設備使用管理。首先要明確一般性的管理制度規定,如在設備剛剛投入使用前后,操作人員要詳細研究和學習設備自帶的說明書以及其它各種相關技術資料,明晰設備的各種技術問題,由此制定出適合企業的設備使用操作規范,并對設備的實際使用或操作者進行的技術培訓。其次,在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不同設備的操作規范執行,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違章操作不僅可能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更可能造成重大的人生傷害。再次,設備使用部門要根據設備情況,建立相應的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干部上崗查崗制度,對于各種設備的隱患和人員的違章現象,必須及時責成有關人員進行處理。再次,不斷強化設備使用的基本功,如要求設備使用單位及操作者達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操作者的基本功要做到“四會”,會使用、會維護、會檢查、會排除故障;明確設備的維護使用中的“四項要求”,即整齊、清潔、潤滑、安全,以及設備操作的五項紀律,憑操作證使用設備、經常保持設備整潔及潤滑、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發現異常立即通知有關人員檢查處理等;2)設備維護。三級保養制是我國設備管理堅持預防為主的維修管理方針。首先,做好潤滑記錄,規范設備的潤滑工作,這是重要的減少設備磨損,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的手段。其次,實行設備點檢的程序化管理。所謂點檢定修,就是通過人對設備的動態的或按周期、按標準的跟蹤檢查,實現設備的部件或整體的技術狀況進行傾向分析,及時發現故障、隱患,進而確定對設備或設備上某一部件的檢修時間、方法,從而使設備能夠連續、穩定地運行,避免突發性的事故、故障修理。
設備后期管理,主要從設備磨損程度較為嚴重或不符合企業生產發展需要時期的管理。1)設備技術改造。設備技術改造是在不引進新設備的前提下,克服現有的陳舊設備,更換磨損部件的方法之一;也是擴大設備生產能力,并應用新技術的重要途徑。在多數情況下,通過設備現代化改裝,與引進新設備相比,所需要的資金往往比較少。因此,在很多情況下,設備技術改造對于企業來說,在經濟上更具合理性;2)設備更新。這種更新,解決了設備的損耗問題,有解決了設備技術落后、浪費能源和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在技術進步較快的行業,應采取該形式進行設備的更新。但另一方面,這種更新方式在本質上是另外一次設備采購,這就要求企業重復設備采購論證、采購、安裝使用以及維護這一過程;3)報廢管理。已提滿折舊率,或者說使用價值已經消失并退出使用狀態的設備,和國家強制性規定必須淘汰報廢的設備,需要進行報廢處理。此時遵循一定的報廢程序即可,即由設備使用者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主管部門組織有關生產、設備、技術、財務等有關部門組成的報廢審查小組,對擬報廢的設備進行技術鑒定、辦理實物盤點及賬務處理手續、對所報廢的設備進行清理,對運輸車輛送交國家指定的回收部門等。
[1]陳敬德,溫光浩.高校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6):181-183.
[2]郝俊斌.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J].煤炭工程,2008(1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