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保珍
勝利油田有限公司濱南采油廠采油一礦,山東 濱州 256600
尚店油田尚一區主力油層東營組東四、五組油藏位于尚店油田西部,油層埋藏淺、儲層及流體物性較好。動用面積2.8km2,地質儲量661萬t東四、東五單元主要開發層系為上下疊合的東營組Ed4、Ed5段,疊合含油面積2.8km2,地質儲量661×104t,截至目前單元共完鉆井79口,探井2口,其中投產油井55口,投注水井24口。有取芯井1口(尚4-23)。
東四砂層組沉積特征與東五砂層組類似,以反韻律為主,向湖盆中心方向,地層厚度增加,砂巖厚度減薄,反映砂體向湖盆中心尖滅。
東五砂層組為一套“進積”型沉積的砂體,Ed51、2小層分布范圍最廣,各小層呈“疊瓦狀”分布。靠近突起以正韻律為主,逐漸過渡為復合韻律、反韻律。這是由于河道砂體入湖以后,河流作用逐漸減弱,而湖浪作用逐漸增強。砂體形態呈朵狀,它是多條河流入湖形成的復合體。結合以前的分析,定為三角洲前緣相
從尚4-23井的巖芯看儲層巖性為巖屑質長石砂巖,以細砂巖、粉砂巖為主,其次為粉細砂巖。孔隙度35.27%,滲透率733×10-3μm2,膠結類型主要為孔隙式,膠結疏松。粒度中值0.03mm~0.12mm,平均0.1mm;分選系數1.3;泥質含量6.5%~6.9%,灰質組分3.95%;碎屑磨圓度以次棱角狀為主,結構成熟度較低。原始油層壓力11.2MPa~11.6MPa,壓力系數1.0;地層溫度51℃,溫度梯度2℃/100m,屬常溫常壓系統。
油層動用狀況:根據油井碳氧比測試成果看,由于厚層內非均質性,層內動用也存在差異,普遍表現為厚層上部高滲層動用程度高。
根據歷年的吸水剖面資料統計,均存在層內吸水差異大的特點,厚層內滲透性較好的上部吸水好,反映了厚層反韻律的沉積規律。
采出程度較高:東四東五單元含油面積2.8km2,地質儲量661萬t,可采儲量205萬t,目前累積采油量已達292萬t,地質儲量的采出程度為26.6%、18.9%,可采儲量的采出程度58%、64.8%,地質儲量的采出程度為20.7%,可采儲量的采出程度62%.
能量保持和利用:根據2008年油井測壓數據統計,目前Ed4、Ed5地層壓力分別為 6.6、8.1MPa ,壓力保持水平為57.9%、69.8%。
1)油水井利用率低,動態井網對油層控制程度差,有全面完善動態注采井網的潛力
該單元總井65口,其中油井43口,注水井23口,目前油井開井35口,注水井開井13,油水井利用率分別為79、56.5%,油井、注水井中套破井較多。
現井網已不能適應開發需要。表現在:動態井網密度小7~8口/km2;注采對應率低56.7%;單井控制儲量大12-21X104t;因此,有通過更新部分套破注水井、上返利用下層系老井、轉注等工作,全面完善動態注采井網的潛力。
2)目前油井見水后液量沒有得到有效提高,單元具有完善注水、提液增產的潛力
油井見水后,無因次采油指數隨含水上升而下降,而無因次采液指數始終是隨含水上升而上升,80%含水后將提高2倍以上,特高含水期將提高3倍以上,有利于后期提液增產。1993年~1995年間Ed4、Ed5共有9口井泵升級由56mm換為70mm大泵提液,位于構造邊部的濱299、尚44-12提液效果好
3)單元含水呈現逐漸上升趨勢,東四東五為大厚層油藏,目前一直采用動態調配或肪沖注水來控制油井含水上升,效果不明顯,已不適應單元開發。
4)單元采收率明顯偏低,有通過綜合調整提高單元采收率的潛力
目前東四、東五單元現有采收率為33%,類比孤島等同類出砂油藏采收率偏低。該單元自2000年以來開展了以大修、高壓預充填防砂、層內補孔、注水調配等常規措施為主要內容的穩產措施共計42井次,采收率沒有得到有效提高。目前由于井網平面不完善、油井單向受效含水上升快、注水驅油效率低,目前管理上采用保守的控制注水,油井液量無法提高,提高采收率有較大難度。
1)新投油井3口,新投水井5口,油井轉注12口;
2)大修扶停產油井6口,完善了東四東五的注采井網,大泵提液12口;
3)抽油機轉電泵10口;
4)在東四東五水淹嚴重的高滲透區域開展水井調剖工藝實驗,改善水驅效率。實施調剖6井次。
1)井網由原來的反九點井網調整為現在的行列注水井網,油井開井數不變,水井開井數增加;
2)注采對應率大大提高:調整前動態井網下, Ed4、Ed5注采對應率分別為68.3%、40.8%,調整后注采對應率分別為96.8%、95.4%;
3)地層能量得到恢復:動液面由596m上升到400m,地層壓力由6.7MPa上升為7.8MPa;
4)產量明顯上升:單元日油能力由85噸/天上升到140t/d,單井日油能力由2.4t/d上升到4.5t/d。
通過綜合調整,單元開發形勢明顯好轉,在油井開井數減少的情況下,日液能力大幅上升,日油能力上升,單井日產油能力明顯提高,地層能量穩定,動液面上升,注采比上升,自然遞減率和綜合遞減率明顯減緩。
對于高滲透油藏開發,關鍵要合理布置井網。實踐證明,通過調整后,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提高了區塊的采油速度,穩定了地層能量,確保了油藏的穩產,減緩了產量遞減,提高油氣采收率,提高經濟效益。
[1]張厚福,等.石油地質學[M].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9.
[2]戴彩麗,等.高含水期調剖堵水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