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惠銀深圳市山藝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廣東深圳 518021
園林植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步驟的分析
賴惠銀深圳市山藝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廣東深圳 518021
本文主要分析了園林植樹工程的施工工序及步驟方法,從植樹的刨坑挖穴、起苗、運輸、栽植、護理等方面來進行詳細的論述與分析。
園林種植;施工過程;植樹;種植方法
刨坑(挖穴)的質量,對植株以后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除按設計確定位置外,應根據植株根系或土球大小、土質情況來確定坑(穴)徑大小(一般應比規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徑大20cm~30cm),根據樹種根系類別,確定坑(穴)的深淺,坑(穴)或溝槽口徑應上下一致,以免植樹時根系不能舒展或填土不實。刨坑(挖穴)的操作注意事項:
位置要準確;規格要適當;挖出后的表土與底土,必須要分別堆放在坑邊;如果是在斜坡上挖穴,那就必須要先把斜坡整成一個小平臺,然后才能可以在平臺上挖穴,以坡的下沿口開始計算坑的深度;在新填土方處刨坑,應該要先把坑底適當踩實;如果挖出的土質不好,不符合相關要求,就需要加大坑的規格,同時要及時的把雜物篩出清走;綠籬等株距很近的可以刨成溝糟。
起掘苗木的質量,直接影響樹木栽植的成活和以后的綠化效果,起掘苗木的質量雖與原有苗木的質量有關,但與起掘操作有直接的關系。拙劣的起掘操作,可以使原優質的苗木由于傷根過多而降級,甚至不能應用。起掘苗木的質量還與土壤干濕、工具鋒利程度有關。此外,起掘苗木還應考慮到如何節約人工、包裝材料,減輕運輸等經濟因素。具體應根據不同樹種,采用適合的方法。
1)露根法(裸根掘苗):露根法適用處于休眠狀態的落葉喬、灌、藤木。此法操作簡便,節省人力、運輸及包裝材料。但由于易損傷較多須根,起掘后至栽種前,根部裸露,容易失水干燥,根系恢復時間較長;
2)帶土球法:在苗木的一定根系范圍,連土掘削成球狀,用蒲包、草繩或其他軟材料包裝稱為“帶土球掘苗”。由于在土球范圍內植株的須根未受損傷,并帶有部分原有適合生長的土壤,移植過程中水分不易損失,對恢復生長有利。但操作較困難,費工、耗料、增加運輸負擔。移植大樹或常綠樹、竹類和生長季節的落葉樹應采用此法。
1)選苗木:為了提高栽植成活率和綠化效果,在進行移植工作之前,需要對苗木進行嚴格的選擇,因為苗木的質量是影響成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選苗時需要注意幾點:按照設計所提出的苗木規格、樹形等標準進行選擇;盡可能的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和樹形端正的苗木。同時要用系繩、點漆、掛牌等方式,進行逐一的標記,防止掘錯;
2)灌排水:假如苗木生長地的土壤過于干燥,就應該在挖掘前數天進行灌水;反之過濕時,就需要提前去法排水,以便于起掘時操作;
3)攏冠:為方便操作,對于如雪松、油松等側枝低矮的常綠樹、冠叢龐大的如花椒、玫瑰、黃刺玫等灌木,必須要先用草繩把冠捆攏;
4)工具材料:按照工作的需要,準備好鋒利的起掘苗木的工具,如果是起掘帶土球苗,就需要準備好合適的蒲包、草繩、塑料布等包裝材料。
為保證樹苗根系的完好,在挖掘時必須按照樹種苗木大小,在規定的根系規格范圍之外進行。用準備好的鋒利的掘苗工具,在規定的規格范圍之外,繞苗四周垂直挖掘,到一定深度時把側根全部切斷,接著從一側向內深挖和適搖苗木,在找到深層底根后再把底根切斷,如果在這過程中遇到底根是粗根時,就需要用手鋸鋸斷。
總之,掘苗時一定要保護大根不劈裂,盡量多保留須根。苗木挖完后應隨即裝車運走。如一時不能運走可在原坑埋土假植,用濕土將根埋嚴。如假植時間長,還要根據土壤干燥程度,適量灌水保護土壤的濕度。掘出的土不要亂扔,以便掘苗后用原土將掘苗坑(穴)填平。
苗木的運輸與假植質量,是影響植樹成活的重要環節。實驗證明“隨掘、隨運、隨載”對植樹成活率最有保障。也就是說,苗木從挖掘到栽植完成,應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這樣可以減少樹根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對樹木的成活大有好處。
檢驗運苗裝車前,須仔細核對苗木的種類與品種、規格、質量等,凡不合規格要求的,應向供苗單位提出予以更換。
1)裝運喬木時,應樹根朝前,樹梢向后,順序安(碼)放;
2)車后廂板應鋪墊草袋、蒲包等物,以防碰傷樹根、干皮;
3)樹梢不得拖地,必要時可用繩子圍攏吊起,捆繩子的地方也要用蒲包墊上,不勒傷樹皮;
4)裝車不得超高,不要壓得太緊;
5)裝完后用苫布將樹根蓋嚴、捆好,以防樹根失水。
1)2 m以下的苗木可以立裝,2m以上的苗木必須斜放或平放。土球朝前,樹梢向后,并用木架將樹冠架穩;
2)土球直徑大于20cm的苗木只裝一層,小土球可以碼放2層~3層。土球之間必須安放緊密,以防搖晃;
3)土球上不準站人或放置重物。
將樹苗按規定(設計圖或定點木樁)散放于定植穴(坑)邊稱為“散苗”。
1)要愛護苗木,輕拿輕放,避免損傷樹根、樹皮、枝干或土球;
2)保證散苗速度應與栽苗速度一致,邊散邊栽、散畢栽完,盡可能的減少樹根暴露時間;
3)假植溝內剩余苗木露出的根系,必須要隨時用土埋嚴;
4)對于那些用作行道樹、綠籬的苗木,為了保證鄰近苗木的規格大體一致,就必須要在量好高度的基礎上進行分級,然后再散苗;
5)對常綠樹,一定要把樹形最好的一面,朝向主要的觀賞面;6)對有特殊要求的苗木,必須要根據相關規定對號入座,不能搞亂;
7)散苗后,要及時根據設計圖紙詳細核對,發現錯誤立即糾正,以保證植樹位置的正確。
散苗后將苗木放入坑內扶直,分層填土,提苗至適合程度,踩實(黏土可不踩,以灌水)固定的過程,稱為“栽苗”。
1)操作方法
(1)露根喬木大苗的栽植:一般需要兩個人合作,首先由其中一人,把樹苗放到坑中,并且要將其扶直,另一人就把坑邊的那些較好的表土填到坑內,填到一半時,再把苗木輕輕提起來,保證根頸部位和地表相平行,保證根自然的向下,并能夠呈舒展狀態,接著再用腳把土壤踏實,或者用木棒夯實,然后繼續填土,直到比坑邊稍高一些,再用力踏實。最后一步,就是用土在坑的外緣做好灌水堰。
(2)帶土球苗的栽植:栽植土球苗,首先要注意保證坑的深度與土球高度是一致的,如果不一樣,那就需要馬上挖深或填上,避免盲目入坑,以防止來回搬動土球。在土球入坑后,就得將土球固定,即在土球底部四周墊少量土,以便能夠保證使樹干直立。然后把包裝材料剪開,并最好取出。緊接著就是要填入好的表土,填到一半,就開始用木棍把土坑四周夯實,接著把坑填滿并且夯實,同時要注意夯實時,不能砸碎土球。最后做好灌水堰。
2)注意事項和要求
(1)平面位置和高程必須符合設計規定;(2)樹身上、下應垂直。如樹干有彎曲,其彎向應朝當地上風方向,行列式栽植必須保持橫直,左右相差最多不超過樹干一半;(3)栽植深度,裸根喬木苗,應較原根頸土痕深5cm~10cm;灌木應與原土痕齊,帶土球苗木比土球頂部深2cm~3cm;(4)行列式植樹,應事先栽好“標桿樹”,方法是每隔20株左右,用皮尺量好位置,先栽好一株,然后以此為依據定植;(5)灌水堰筑完后,將捆攏樹冠的草繩解開取下,使枝條舒展。
較大苗木為了防止被風吹倒,應立支柱支撐,多風地區尤應注意,沿海多臺風地區,往往需埋水泥制柱以固定高大喬木。1)單支柱:用木棍或竹竿,斜立于下風方向,深埋入土30cm,支柱與樹干之間用草繩隔開,以防擦傷樹皮,然后將兩者捆緊;2)雙支柱:兩根木棍或竹竿,在樹干兩側垂直釘入土中,支柱頂部捆一橫擋,先用草繩將樹干與橫檔隔開,以防擦傷樹皮,然后將樹干與橫檔捆緊;3)行道樹立支柱,應注意不影響交通,雙支柱一般不用斜支法。
水是保證樹木成活的關鍵,栽后應立即灌水,干旱季節必須經一定間隔連灌三次,這對冬春比較干旱的地區的春植樹木尤為重要。
1)開堰:苗木栽后,先用土在原樹坑的外緣培起高約1.5cm左右的圓形地堰,并用鐵鍬等將土拍打牢固,以防漏水。栽植密度較大的樹叢,可成片開堰;
2)灌水:苗木栽后,無雨天氣在24小時之內必須灌上第一遍水。水要澆透,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后與根系緊密結合,這樣才有利成活。苗木栽植后,每株每次灌水水量因地區、季節、天氣狀況而不同。
[1]李仙龍.提高植樹成活率的技術要點[J].河北農業科技,2007(10).
[2]盧從德.植樹成活率提高的方法與技術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0(3).
[3]徐曉梅.提高植樹成活率的關鍵技術探討[J].現代園藝,2007(6).
S68
A
1674-6708(2011)48-0077-02
賴惠銀,助理工程師,主要在施工單位從事工程施工工作,負責工程資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