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松竹
(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多元智力理論是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在研究了不同對象的人腦與智力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它的提出與發展對語言教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于多元智力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特別是在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的應用,在我國雖有一定研究,但目前在國內的還不多見。因此,研究多元智力理論對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的作用在外語教學研究中十分重要。
在第一套的智力測試被使用后的80年間,雖然不斷有些疑問的聲音,但是這些聲音都沒有都到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最終形成理論威脅到智力測試的地位。而到了1983年,一位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他的 《Frames of Mind》一書中,對這一被普遍認可的理論提出了質疑。他嚴重的懷疑那些決定一個人智力的測試的可靠性,因為在這些測試中,他們要么是測試者脫離他自然的學習環境,要么就是要求測試者去做一些他以前從沒有做過的獨立的任務,而且可能他以后再也不會做這些任務了。他認為在人類的文化當中,對于智力的定義過于狹隘,衡量智力水平高低不再是以語言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為核心,而是以解決現實生活中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的能力為核心。加德納認為人類除了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兩種基本智力以外,應該還包括其他七種智力,他們是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內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存在智力,他稱之為多元智力理論。在他的多元智力理論里面,Gardner試圖突破智力測試的局限性,最大程度的擴展人類潛力的范圍。
多元智力理論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這個理論認為學生擁有不一樣的大腦,不一樣的智力和長處,只有當我們的教育考慮到這些因素的時候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多元智力理論需要我們的課程的安排能夠整合各種資源系統來發展學生的多元智力。多元智力理論強調各種智力是能被喚醒或激活的,而且一旦被喚醒或激活后,這些智力就能夠得到發展和強化。這就要求我們教育教學中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展示能刺激各種不同智力發展的工具,鼓勵學生運用操作這些工具,創造出理想的學習產品,以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當然,在對學生的評估中,我們也應該盡量的運用多元理論為指導,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各種智力的機會,通過觀察學生開展或完成各種活動與學習任務,把握他們的智力發展的狀況,從而更加科學全面的評價一個學生的學習和智力情況。
這種能力是指個體對語言的運用和理解的能力,表現為能夠順利而高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并與人交流的能力。英語教學特別強調對語言能力的運用,聽、說、讀、寫四個語言技能的運用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而聽說課程的教學更加強調聽說技能結合并運用自如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對閱讀材料,mp3,對話,辯論及故事等的運用。比如,我們可以要求把一個閱讀材料分成幾個部分,然后給不同的學生發放不同的材料部分,在完成閱讀后要求拿到材料的學生分別介紹自己的那一部分的材料,其他的同學可以進行聽的培訓。這完成整個材料的介紹后,再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然后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就本小組的意見進行總結發言。另外演講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培養語言能力的方式。在美國,從小學開始就開設有演講課程。我們可以先給學生一個題目,提前2到3個星期進行準備,然后請他們上臺進行演講,演講完畢之后再要求其他同學分組就剛才演講的內容進行討論。我們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情景模擬,或者給學生一個問題要求學生進行討論并解決。比如我們視聽說課程第二單元就是關于工作的話題,我們可以要求學生模仿一個公司進行招聘,另一半的學生模仿應聘人員。通過多種形式的口語活動可以發展和強化他們的語言能力。
這種能力指的是個體的運算、推理和邏輯思維的能力。表現為對數字、類比、因果、邏輯等關系的敏感,以及通過數理運算和邏輯推理進行思維的能力。筆者所在的學校多是理工科學生,他們的邏輯數理能力都非常突出,所以對這個能力的運用對我們這種理工科為主的學校有著特殊的意義。邏輯數理能力高的學生一般表現為對可歸納、推理、分析的東西特別感興趣,而對那些抽象的東西不太感興趣。所以在我們上課的時候應該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比如說,我們可以在聽力的時候強調聽力文章的邏輯結構對聽力能力輔助作用,可以讓學生把聽力文章的結構表述出來,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聽力技巧。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學會總結自己的觀點,比如視聽說課程第三單元討論社會現象,可以讓學生先分析一下這些熱點問答形成的原因,然后小組討論,再請小組內部的人進行總結發言。或者我們還可以給學生一些題目,要求他們從網上收集資料,進行討論,然后在班上發布他們的結論。
視覺-空間智力指個體對空間關系的感受、記憶、辨別的能力。比如說對線條、地理位置、結構等地敏感,并且能夠通過圖形、空間操作、平面或立體結構來表現。我們的聽說課程現在專門加上了一個“視”字,變成了視聽說課程,而電影、電視、投影儀、圖表等輔助工具的運用就是對這種智力最好的認知和強化。我們可以要求學生觀看視頻的片段,然后進行模仿和討論,也可以要求學生把自己說聽到的聽力材料用一個圖表來表現文章的主題和層次。筆者還嘗試過給學生一些廣告圖片,讓學生分組描述和討論他們所看到的圖片要表達的廣告意義,并加以總結和分析。在利用視覺-空間智力進行教學的時候,我們要充分的利用這些構建的空間的概念,把枯燥的教學內容視覺化,形象化。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將視覺和空間的概念呈現在大腦中,強化學生用這種智力來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音樂-節奏智力指個體對音樂的感受、記憶、表達等方面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對音樂基本要素如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能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青少年聽覺敏銳,善于模仿,具有一定音樂的潛能,有時候筆者在課間放音樂的時候,很多學生就能輕聲的和著旋律繼而和唱。因此,利用教材或課外的音樂資源,把音樂和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是培養學生音樂-節奏智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我們聽說課程上,我們尤其強調聽歌對聽力能力,唱歌對口語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我們小時候的ABCD字母就是通過字母歌學會的,說明有著強烈的節奏感的歌曲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單詞,還可以提高他們的發音水平。音樂的欣賞還可以一定程度上陶冶學生的情操,并且音樂也是消除課堂疲勞、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英語興趣和動機的一個有效手段。所以,以音樂為媒介來學習語言,可以讓學生在欣賞到優美的歌曲的同時,增加他們的詞匯量,提高聽力水平,豐富口語的表達方法。
人際交往智力是指個體與人交往、交流、溝通等方面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覺察,能夠體驗他人的情緒,根據別人的意圖、情感等做出適當的反應等。開展人際交往能力培養最有效地方式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學習中大家合作學習,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也學會了人際交往。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創造大量的需要用語言進行溝通才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情景教學法、問題教學法都是可以運用的教學方法。比如,我們可以讓讓一些學生扮演警察,另一些學生扮演路人,模擬問路的現場,要求學生進行語言交流。我們也可以要求學生分成小組討論,為某一個產品制作廣告,要求學生在進行充分的交流后,集思廣益達成最后的一致意見。這樣的學習不僅訓練了他們的口語能力,還訓練了他們的反應能力,為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提供了真實的環境。我們的學生在進行小組學習和討論的時候更愿意表達他們的真實想法,這有利于老師了解他們的想法。當然老師在和學生之間建立關系的同時,也是一個對交際能力的培養的過程。
多元智力的理論的提出實際上與我國幾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的應材施教的理論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它認為人的智力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區別之分。它否定了以前的智力測試的單一而又缺乏公平的手段。所以多元智力理論的提出實際上符合整個世界公平化、民主化、和諧化的人類進程。它可以使每個學生在不多的教學手段中獲益,他們的智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當然這也給我們老師的備課和上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過來也可以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希望多元智力的理論能夠進一步的指導我們的英語教學,特別是聽說課程的教學工作,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讓所有的同學都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1]Gardener.H.Frames of mind.New York:Basicbooks,1983.
[2]秦小蕙.多元智力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井岡山醫專學報,2006,5.
[3]于鳳茹.多元智力理論視野下地英語教學,2005,5.
[4]姚云.多元智力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2005,4.
[5]王瑜.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學生評價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