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者:某部指導員 王晨剛
解答者: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副教授、副主任心理醫師 寧淑娥
咨詢:我是某守礁連隊的指導員,我連隊的一名戰士,半年前分到島上,開始時受不了島上的大霧和空氣濕度,穿著濕漉漉的衣服,身上起了不少皮疹,感覺奇癢,夜里睡不著覺,喝不了發咸的水,經常拉肚子。后來他也慢慢地適應了島上的自然生活條件。但近三個月,他感到發懶,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心煩,跟戰友為一點點小事吵了好幾架,后悔當初來當兵,為今后的前途發愁,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總想一個人躲起來。最令他受不了的是近來嚴重缺乏自信,覺得這也干不了,那也不能干了,原本該承擔的工作現在也不敢承擔了。其實他是個很要強的人,對他自己的狀況極不滿意,但現在又無力改變,他擔心這樣下去不知會變成什么樣子?我最擔心的是怕他出事,作為基層管理干部,我該怎樣幫助他?
解答:從你反映的情況看,這名戰士是心理健康出了問題,醫學心理學把他的問題定性為抑郁障礙,是心理問題的一種。
抑郁障礙是一種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主要表現為興趣減少、希望較少、精力減少、自信心減少。典型的抑郁障礙其核心征象是心境低落、愉快感喪失,從而導致活動效能受損。抑郁障礙在心理和軀體方面有多種形式和不同深度的表現。形式上可由輕度的心境惡劣發展到抑郁性神經癥,再發展到重度的抑郁癥,表現上可由輕度的憂愁到嚴重的痛苦乃至自殺。
這名戰士得的抑郁障礙現在可算為抑郁性神經癥,為中度抑郁障礙。如能及時給予外界干預,同時配合環境和他的自我調節,抑郁可向健康方向發展,否則向精神性抑郁方向發展,最終走向自我毀滅。
導致他得抑郁障礙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一是遺傳因素;二是有易感人格基礎,例如完美型人格、癔癥型人格、各種人格障礙等;三是有認知偏差和習慣使用的消極應對方式;四是遇到一些負性生活事件,如對海島自然生活環境不適應等。當遇到這樣的戰士時,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給予干預和幫助:
輔助藥物治療 首先要認識到你的這位戰士得的是一種心理疾病,必須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在心理醫生指導下服用抗抑郁藥物和抗焦慮藥物,大約1個月左右,他的抑郁情緒會消除。在藥物治療期間還要配合心理治療。
支持療法 人在抑郁的時候,變得對外界社會異常敏感,很容易受傷害,擔心受傷害,就回避接觸人;必須與人接觸時,認為受到了傷害,就與他人鬧矛盾。這種想得到愛、又拒絕愛,想有好的人際關系、又恰恰在破壞人際關系的矛盾心態和行為,始終貫穿抑郁障礙的整個過程。因此,作為管理干部,你得做到能理解他的所作所為,然后真誠地給予關愛,同時調動社會各方力量給予支持,提供基本的安全感,這些對于他心理問題的好轉和預防事故發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排除和減輕外在性困難 有一種抑郁叫抑郁反應,是直接由外界生活事件刺激導致的,這位戰士可能就是這樣,水土不服導致適應障礙,然后出現情緒問題。為了排除這種可能,你應當幫助他排除或減輕這些外在性困難。具體做法是:向上級領導如實反映情況,同時動用一切社會支持系統看能不能幫他調動一下工作,改變環境。如果他的抑郁確實是外界生活事件所導致,改變環境可徹底根治他的抑郁。
精神分析療法 改變工作環境后,如他的抑郁尚未根治的話,表明工作環境是導致他抑郁的誘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在排除了外因之后,歸根到底還是要解決他內心深處的矛盾沖突或人格缺陷。幫他約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對他進行深入的精神分析,找出導致抑郁的真正癥結,最后大家一起在幫助他解決實際問題和矯正人格缺陷上下功夫。
認知療法 抑郁的人多自信心不足,感到前途渺茫,通常是由于抑郁的人多數持有以下信條,如“這次失敗了,以后永遠就完了”,“做人就得做人上人,否則就不該活著”等。另外,抑郁的人通常有自我評價過低的傾向。這位戰士可能就存有以上認識誤區,因此在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的同時,還要幫助他矯正已有的認知偏差。
行為療法 抑郁的人遭受負性生活事件后首先是失望,接著是自責,然后是無助,最后發展為絕望而走上自殺的道路。所以你對這位戰士的管理幫助應做到以下幾點:平時以鼓勵為主,盡量給他安排能勝任的工作,并協助完成,及時發現他取得的成績,適時適度給予表揚,讓他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及自身的閃光點;通過幫助使他盡量少遭遇負性生活事件,但當他遇到了不可避免的負性生活事件時,你在給予他全方位心理支持的同時,應安排專人對其嚴密觀察,確保他不離開你們的視線范圍,并及時與心理醫生取得聯系,給予有效的心理危機干預,這樣可預防他走極端,防止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