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軍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吉林通化 13400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導致動脈血供應急劇減少或中斷,從而引發心肌嚴重持久性缺血而導致壞死的一種冠心病急危重癥[1],具有高病死率。早期及時進行治療改善心功能,對于提高存活率具有重要意義。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是導致住院期間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遠期療效的關鍵,是目前臨床醫生研究的主要課題[2]。我國傳統醫學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具有顯著療效。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就診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43例采取參麥注射液進行治療,取得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86例,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齡45~80歲,平均(62±8)歲;心功能分級:73例Ⅲ級,13例Ⅳ級;本組患者均為發病24 h后未進行溶栓處理,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心功能分級及并發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利尿、吸氧、強心、擴血管劑等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參麥注射液60 mL加入5%的葡萄糖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2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進行2個療程的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根據2002年我國衛生部擬定《中藥新藥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判定:癥狀和體征完全緩解或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為顯效;癥狀和體征部分緩解或心功能改善1級為有效;癥狀和體征無變化甚至惡化或心功能改善不明顯為無效。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顯效23例,占53.5%,對照組顯效14例,占32.6%,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7%,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在血常規、肝腎功能、尿蛋白等方面無顯著性改變,治療組1例靜脈滴注參麥注射液時輕微有心悸、胸悶及頭痛癥狀,藥物稀釋后注射癥狀消失。
急性心肌梗死為心肌缺血缺氧引發的綜合征,在中醫上屬于厥心痛、真心痛范疇。曾繼云等[4]認為,本病以心陽不足,心絡氣虛,運血無力為基本病理。參麥注射液為生脈散衍變而來,舍去五味子后,保留主要成分紅參、麥冬,通過現代制劑工藝提純制備而成[5]。紅參主要成分為人參皂甙、有機酸等多種微量元素,主要適應于體虛欲脫、肢冷自汗、氣喘短促、心悸、久病體虛等癥,本藥中作為君藥能夠補肺氣生津液,保護心肌,減少疾病損傷;麥冬主要成分是沿階草甙甲、乙、丙及丁等甾體皂甙,功能為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潤燥滑腸。本藥作為臣藥能夠養陰清肺生津,改善心絞痛癥狀和心電圖。兩藥合用能夠加強機體器官活動功能,調節和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林紹彬等[6]研究表明,參麥注射液能夠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血管,減少肺循環和體循環阻力,改善心臟功能,增加心臟排血量,糾正低血壓。本研究結果顯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43例,采用參麥注射液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7%,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均無嚴重的不良反應。綜上所述,參麥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心力衰竭復發率低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崔耀剛,呂小寧.參麥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綜合臨床,2011,27(1):52-53.
[2] 龍世娥.參麥注射液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32例臨床觀察[J].貴州醫藥,2007,31(11):1009-1010.
[3] 葉錫洪.參麥注射液合并多巴酚丁胺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療效分析 [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4,10(14):137.
[4] 曾繼云,張學穎.參環磷酸腺苷葡甲胺及參麥注射液佐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J].臨床誤診誤治,2007,20(10):30-32.
[5] 張靜.舒血寧、參麥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醫中藥,2008,5(8):68-69.
[6] 林紹彬,謝玲芳,鄭伯仁,等.血栓通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2008,6(7):83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