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姝
吉林省腫瘤醫院內鏡科,吉林長春 130012
目前檢查消化道疾病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是胃鏡檢查,但由于胃鏡檢查屬于一項侵入性操作,在檢查過程中會引起患者心理、生理的嚴重刺激,尤其是心理上,極易產生如恐懼、緊張、血壓增高、渾身乏力等明顯癥狀,使患者在心理上對胃鏡檢查較為反感,不能較好地與醫護人員配合,延長了檢查時間,插管成功率也較低。因此,在胃鏡檢查中,需要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一定的、積極的心理干預。
通過對2010年1月~2011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接受常規性胃鏡檢查病例120例進行患者分析,其中男55例,女65例,均無較嚴重的心肺疾病。
1.2.1 檢查前的心理護理 針對不同的患者情況,首先要用簡單的語言講解胃鏡檢查對于患者疾病的意義、胃鏡的檢查過程,并同時告訴患者進行胃鏡檢查的醫生經驗豐富,增強患者對于胃鏡檢查的信心,積極的心理干預能夠有效地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從而能夠主動配合醫生檢查。
1.2.2 檢查中的心理護理 在胃鏡檢查中,要注意到環境的影響,因為環境也是從側面進行心理護理的一方面,溫度調節要適宜,室內要保持安靜,醫生及護士說話要輕柔,著裝必須整潔,讓患者感受到醫生及護士的專業和認真,增加患者對胃鏡檢查的信心,同時可根據患者的意見播放輕緩、放松的音樂,音樂具有穩定情緒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轉移一部分患者的注意力。
護士應主動協助患者取左側臥位,固定好患者牙墊,頭部稍低,靠近枕部,左手自然放于頭邊,右手放松,左腿伸直,右腿屈放,并指導患者全身放松,進行平靜規律的呼吸,如患者仍然感到緊張、恐懼,護士可握住患者的手,給予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感到安全、親切,在插鏡達到咽部時,因插鏡刺激到患者的迷走神經,患者常出現惡心不適,應及時告知患者放松頸部,并配合進行深呼吸,達到有效緩解惡心的作用,暗示檢查十分順利,馬上就結束,并應做好相應的措施,直到胃鏡檢查結束。
1.2.3 檢查后的心理護理 檢查結束后,護士應協助患者用清水吐出口腔分泌物,并及時進行清理,減少患者不適感,并細心地詢問患者是否有咽部的不適,囑咐患者休息片刻,進行情緒緩解,并對患者的配合表示贊賞,同時,在患者想要盡快得知自己的檢查結果時,護士必須要用耐心、恰當、細致的語言來回答患者的問題,減輕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不適感。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胃鏡檢查,充分說明在胃鏡檢查過程中,對患者實施具有積極意義的心理護理,患者的軀體與心理應激反應有明顯減輕,同時,檢查時間也有明顯的縮短,插管成功率也明顯提高,保證了患者胃鏡檢查的順利進行。
經過多年改進,胃鏡檢查在舒適性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胃鏡檢查屬于侵入性操作,在胃鏡檢查過程中,因為異物的侵入感會引起患者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嚴重刺激,這種刺激通過中樞神經直接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因此在心理上,極易產生如恐懼、緊張、血壓增高、渾身乏力等明顯消極癥狀,并伴有頸部肌肉僵硬的情況出現,致使胃鏡進入后不適感增強,直接導致患者在心理上對胃鏡檢查更為反感,無法較好地與醫護人員配合,直接導致胃鏡檢查時間增長,胃鏡插管成功率也較低,此次研究顯示,在胃鏡檢查前、中及檢查后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有效增強了患者對于胃鏡檢查的接受度,高效增加了胃鏡檢查效率。
[1]趙蓮菊.綜合心理干預對胃鏡檢查患者的影響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1,5:2549-2550.
[2]張愛英.心理干預對老年患者接受胃鏡檢查的促進作用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6):119-120.
[3]李詩陽,王英蓉.老年胃鏡檢查621例的心理生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4):3412-3413.
[4]劉力.胃鏡檢查患者心理狀況觀察及護理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2):539-540.
[5]朱紹梅.胃鏡檢查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1,13(2):255-256.
[6]郭曉瑛,黃雪珠.無痛胃鏡下氬氣刀治療息肉的護理配合及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0,18:101-102.
[7]羅錦華,蘇東興.無痛胃鏡直視下插胃管的臨床應用及配合[J].右江醫學2011,39(1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