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英,譚清波
(貴州省羅甸縣氣象局,貴州 羅甸 550100)
淺析雷雨觀測經驗
劉朝英,譚清波
(貴州省羅甸縣氣象局,貴州 羅甸 550100)
分析羅甸縣雷雨天氣產生的主要原因,找出雷雨天氣產生的天氣背景和雷雨天氣的入侵路徑,介紹如何識別雷雨前的征兆及雷雨觀測的注意事項。
雷雨;觀測;經驗
雷雨是常見的天氣現象,常伴有大風、冰雹、颮等惡劣天氣,在觀測編報中容易出現錯誤甚至造成測報重大事故。羅甸雷雨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性的,也有系統性的,后者多于前者。系統性的雷雨主要是由于高原低槽東移或低槽冷鋒過境所造成。筆者通過分析羅甸縣雷雨天氣產生的天氣背景,找出入侵該縣的雷雨天氣的主要路徑。根據數年的雷雨觀測實踐經驗,介紹識別雷雨前征兆的方法及雷雨觀測的注意事項,旨在提高觀測員的雷雨觀測水平。
雷雨云的產生必須有強烈的上升運動,在羅甸縣大致有下面4種天氣背景可產生雷雨云。第1種為冷鋒低槽影響:北方有冷空氣入侵,迫使暖濕空氣沿著冷暖空氣交界面也就是鋒面上抬,此時高空還常有低壓槽配合,利于空氣強烈向上運動,而形成雷雨云,這是最常見的情況。第2種為兩高輻合區的影響:羅甸縣處于西伸的西太平洋高氣壓與東移的西藏高氣壓之間的低壓槽區內。這時一方面因兩側的高壓氣流流入而匯合上升,另一方面槽區兩側風向相對而行,迫使空氣大規模強烈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因兩個高壓都較龐大而且穩定,常導致連續性的雷雨天氣。第3種為低渦東移影響:3 000 m高空有低氣壓從四川南部向偏東方向移動而影響羅甸縣。第4種為長江橫切變影響:3 000 m高空在長江沿岸一帶的偏北風與偏南風的切變線南移影響羅甸縣。
①在夏季,平時或上班之前多看看雷達回波和省、州天氣預報,結合州臺及本站的預報和雷達回波圖就能準確地判斷影響本站天氣系統的實時演變狀況。當預報有鋒面或低槽過境時,或地面圖上冷鋒后有一片雷雨區逐漸移至測站時,如果觀測中又發現卷云入侵天空,一般都是雷雨前的征兆。這種征兆到雷雨發生,還有一個過程,不會馬上產生雷雨天氣。此時通過省州臺實時觀測的雷達回波圖及本站小雷達回波圖便可知道雷雨區距測站距離,在雷雨區到來前便有充足的時間做好準備,做到有備無患。
②夏季氣壓比較低。在氣壓低的天氣里,早晨溫度高、濕度大,人感疲倦而悶熱,雖然早上到中午一段時間內以晴天到少云天氣為主,這種天氣一般在午夜有雷雨天氣發生。如果悶熱無風當天傍晚就開始打雷,上半夜就會有雷雨。
③早晨有碎積云或淡積云,對流也比較旺盛,12時之前已有濃積云發展,一般午后到傍晚有積雨云發展,容易產生雷雨天氣。
④連續幾天午后有雷暴或雷雨出現,當天與前幾天的天氣條件及本站要素都比較相似,還將繼續產生雷雨天氣,特別是處在不穩定的氣團內,雷雨天氣更容易發生。在實際觀測中常有雷雨天連續出現的現象,若當天下午有雷暴或雷雨,第二天可能提前或推遲發生,第三天又提前比第一天早些時間出現。
⑤中午有積雨云,尤其是NW或SW方向,發展旺盛,午后到傍晚一般有雷雨,這種天氣變化激烈,閃電頻繁。
積狀云有明顯的日變化。通常,上午多為淡積云;隨著不斷增強,逐漸發展為濃積云;下午最旺盛,往往可發展為積雨云;傍晚減弱,積雨云逐漸消失。如果到了下午,天空還只是淡積云,這表明空氣比較穩定,積云不能再發展長大,天氣較好。如果早上很早就出現了濃積云,則表示空氣已很不穩定,很可能發展為積雨云。因此,早上有濃積云是有雷雨的預兆。濃霧、層云之上的積雨云的觀測,這是一種很難判斷的觀測,當早晨出現大霧和層云,一般上層往往記載為穩定性云系,可是過不了多久,忽然聞雷,便將上層改為積雨云。這樣的觀測記載顯然是不正確的,也給預審帶來很多麻煩。怎樣才能正確判斷濃霧與層云之上的積雨云,下面從平時積累的經驗中談幾點:①多了解當時天氣形勢的變化。因每個系統的生成、發展、消亡都有一個過程。看是否有冷鋒、切變線、低渦等天氣系統移近本站。如果這時有大霧和層云存在,要特別注意觀測云底部的顏色。②觀測云底部的顏色時,要注意四周顏色的對比。當某一方位顏色和其它方位不一致、顏色較深時,要注意其變化。③測站上游有天氣系統逼近,云底顏色較深,局部發黑,這時要注意氣壓自記的變化和風等其它氣象要素的變化。當出現氣壓顯著下降、風向突變或風速加大等現象時,便可正確判斷霧和層云之上為積雨云。
①早做準備,多從壞處著想。在雷雨季節到來之前,就要學習掌握雷暴觀測編報的有關技術及要領。要全面掌握危險天氣報和重要天氣報的人工編報流程和方法,因為在雷雨季節經常出現停電或雷擊事件導致計算機不能編報。當遇到可能發生雷雨天氣時,應提前做好編發危險天氣報和重要天氣報的準備工作。如將發報本及觀測簿放在桌面,抓住時間翻閱有關電碼規定,把所要發報的組編好,做好對雷暴、大風、冰雹、颮、暴雨等惡劣天氣危險報及重要天氣報編報,以及注意這些危險報的選編組。還要注意蓋好地溫表、取蒸發內水,做好拾冰雹的安全準備工作,而且盡量從壞處著想,當多種惡劣天氣同時出現時才不致于心慌意亂,措手不及,造成事故發生。
②抓住主要雷暴系統進行記載。如果只有一個系統就只記開始方向、終止時間和移動方向,以及考慮是否由遠雷暴到近雷暴,近雷暴到遠雷暴的情況。如果有幾個系統,幾個方向聞雷抓住主要的,對于零散的沒有代表性的可以不加以考慮。主要雷暴系統的辨別應從雷聲閃電頻率強的、過頂的和積雨云移動方向以及風的方向加以考慮。不能把同在積雨云內不同方位的雷暴,誤記為幾個系統。雷暴的方向應從聞雷區積雨云母體進行認定。不要只聽到一聲就記一下,或不分主次,同時記幾個雷暴系統,這樣既沒有代表性,也沒有必要,還容易造成記錄零亂或誤記。輸入編報程序不斷提示矛盾錯誤,影響發報時間或編錯電碼。
③與天氣現象配合。尤其是鋒面雷更應如此。當積雨云和雷暴從NW方向入侵時往往伴隨大風,而大風常在雷暴過頂短時間內出現,其次是颮。在實際觀測中往往注意到大風,對大風比較敏感,而對颮容易疏忽遺漏,而颮對預報員分析預報很有實際意義。對颮的識別必須要按照規范要求記載,與大風嚴格加以區別。
雷雨常伴隨大風、冰雹、颮等惡劣天氣現象同時出現,對雷雨及相關的惡劣天氣現象觀測編報均較難且容易出現錯誤。在雷雨觀測中,首先要熟練掌握雷雨天氣現象的觀測記錄和編報。其次,要熟悉雷雨天氣的入侵路徑,能識別雷雨前的征兆,根據天氣預報、雷達回波圖和觀測經驗對可能產生的雷雨天氣提前作出判斷和準備。觀測雷雨時,要抓住主要雷暴系統進行記載,作好伴隨雷雨出現的大風、冰雹、颮等的觀測記錄和編報。
[1] 中國氣象局.地面氣象觀測規范[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3.
[2] 朱乾根、林錦瑞,等.天氣學原理與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2.
P412
B
1003-6598(2011)02-0053-02
2010-08-02
劉朝英(1979-),女,工程師,主要從事基礎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