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鈞,張 進
(貴州省防雷減災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2)
科學規范有序開展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
唐寶鈞,張 進
(貴州省防雷減災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2)
該文通過總結貴州省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規范開展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的具體措施。
科學規范;雷電災害;風險評估
貴州屬于雷電災害的多發地區,年平均雷暴日45~73 d。頻繁的雷電活動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每次雷暴天氣都會對金融、證券、電力、電信、廣播電視、學校等部門造成不同程度的災害。據不完全統計,“十一五”期間,全省發生比較嚴重的雷電災害事故1 033起,其中城市723起,農村310起,造成106人死亡,120人受傷,892件辦公設備,1 095件家用電器被雷電壞,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
為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和我省相繼出臺一系列的防雷減災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技術規范和標準,提出了加強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要求。
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是運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對系統可能遭受雷電的概率及雷電產生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分析計算,并提出相應技術防范措施。它是雷電風險處理和災害防范的前提和基礎,是雷電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組織開展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是氣象部門切實履行防雷減災管理職責的重要工作,也是防雷工程設計和施工的基本依據。
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在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等部分省市開展較早,部分省市還頒布了地方評估標準,作為防雷工作發展的亮點,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我省開展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相對滯緩。為了貫徹落實有關防雷減災法規的要求,2006年,省防雷中心積極組織科研人員立項開發《貴州省雷電活動規律分析研究》和《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方法研究》兩項課題并通過省局驗收,為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基礎。2007年,省防雷中心在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方面狠下功夫,積極開拓服務領域,與中煙集團貴陽公司達成了《貴陽卷煙廠異地技改項目》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協議,這也是我省首個具有標志性、突破性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項目。為了保證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的科學性、權威性,特邀廣東省的防雷專家作技術指導,按照技術要求、規范程序完成了《貴陽卷煙廠異地技改項目》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報告,并通過省氣象局、發改委、安監、建筑設計院等單位領導專家的論證,得到了專家和建設單位的一致稱贊。以此為先河,3a來,我省已完成“貴陽奧體中心”、“貴陽國際會展中心”、“盤東北循環經濟型煤焦化”、“畢節賽德水泥”和“遵義機場”等41個國家(省)級重點項目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并對全省教育系統、省儲備局、省農科院和貴陽車輛廠的安全隱患進行了雷電災害風險評估,評估范圍涉及能源、交通、水泥、煤化工、煙草、房地產、重要公共設施等領域。通過集約化、規范化、專業化管理,采取省地聯動的方式,帶動大部分地區開展了29個雷電災害風險評估項目,取得了防雷減災良好的綜合效益。
我省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處于起步階段,還不能全面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存在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一是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工作機制尚未建立。二是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涉及的領域還不多,大部分重大建設項目都沒有納入評估范圍。三是尚未建立一套適合省地縣一體化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支撐系統。四是部分單位開展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真正將重點項目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納入防雷行政許可的前置要求。五是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人才隊伍建設滯后,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六是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收費標準還未出臺,為評估業務的接洽帶來難度。
“十二五”即將來臨,我省的經濟建設將以“工業強省”、“城鎮化帶動”為發展戰略,一大批國家、省級重點項目即將上馬,為防雷減災工作的提速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省委省政府“三個建設年”的深入開展,也對科學規范有序的開展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發改委、安監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廣泛宣傳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爭取這些重要部門的支持,將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工作融入地方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工作機制。
根據《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在實施各類大型建設工程、重點工程,特別是危化工、易燃易爆生產倉儲等新建項目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前應當把雷電災害風險評估作為前置條件,大力推進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
為確保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規范、科學、有效的開展,要求從事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單位必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省氣象局頒發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專業技術資質;從事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人員應通過省氣象局組織的培訓考核;編制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報告應當符合國家規范和技術標準的要求;重點或重大項目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報告應當通過省氣象局組織的專家論證。
加強對從事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單位的支持,組織開展科學研究、技術培訓,不斷提高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技術水平。今年,省氣象局已撥專款立項,由省防雷中心建設《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交互平臺》,力爭2011年底對全省從事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并推廣實施,實現評估工作業務平臺化。
將制定合理共贏的機制,調動各級氣象局參與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省地各自的優勢,上下聯動,地市縣負責評估工作的政策宣傳、協調工作及審批把關,省防雷中心負責評估報告的技術支撐,全省一盤棋,共同推進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又快又好的發展。
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是防雷法律法規賦予氣象部門的主要工作,目的是為建設項目防雷工程設計和施工提出科學的基礎依據,使建設項目的防雷工程建設更加合理、規范,有效地配置防雷減災資源。作為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的具體實施單位,氣象部門應該努力解決當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通過加強協調,嚴格把關,規范行為,強化科研,采取省地聯動的方式,大力推進我省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業務的科學有序開展,充分發揮其在防雷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支撐作用,為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積極地貢獻。
C931
B
1003-6598(2011)02-0063-02
2011-01-16
唐寶鈞(1968-),男,工程師,主要從事防雷減災行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