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 錢云光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關于加強高校博士生黨支部建設的思考
◆張 潔 錢云光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高校博士生是社會的精英人才,其思想政治素質水平應引導和支撐其業務素質長久和穩定的發展。因此,博士生的黨建工作顯得尤其重要。本文著重討論如何完善博士生基層黨組織,加強博士生黨支部建設,提高博士生黨建工作質量和效果。
高校博士生 黨支部建設 思想政治素質
習近平同志在會見第十九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代表時強調,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是高校黨的建設的一項基本任務。適應高校改革發展建立健全高校黨的各級組織,進一步明確黨組織職責任務,豐富黨組織活動內容,健全黨組織工作制度,實現高校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長期以來,高校黨建工作未能全覆蓋到所有博士生,博士生黨支部設置和建設滯后,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難點。如何完善博士生黨組織,加強博士生黨支部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待研究和探索。
高校博士生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社會的高級專門人才,處于象牙塔的頂端。博士生的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直接關系到科技的發展、民族的振興,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我國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求對博士生的培養不僅僅是在學識上的培養,在德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士生的黨建在當前博士生的培養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緊迫感。因此,高度重視和加強博士生黨建工作,加強博士生基層黨組織建設,對于高校黨組織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當前,隨著國家對高層次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博士生人數不斷增加,博士生黨員隊伍也不斷壯大。由于博士生與碩士生的群體存在較大差異,針對二者的黨建工作重點也應該有所不同。各高校一貫做法是將博士生和碩士生劃分在同一黨支部內,共同管理。由于碩士生黨員的數量最大,黨支部內以碩士生為黨建工作的主體,嚴重影響到博士生黨建工作的效果。所以,建立博士生黨支部成為新時代的必然。加強博士生黨支部的建設,是新時代博士生黨建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提高博士生黨建工作質量的重要一步。
目前,為確保博士生培養質量,對導師帶博士生人數進行限制,所以博士生整體來說人數較少。由于博士生根據導師的團隊劃分,分散在不同的教研室,大部分時間都在教研室學習,只有較少的上課時間聚在一起,導致博士生群體組織性、紀律性比較差,分散性較大。博士生黨支部要將這一群具有分散性的人聚集到一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組織生活,工作難度較大。
當前,隨著高校博士生人數的增加和黨員隊伍的壯大,博士生黨支部的組織建設遠遠滯后于實際的工作要求。在各高校中,博士生黨支部存在兩種狀態。
(1)部分高校已經設置博士生黨支部
由于博士生黨員的獨立性和分散性,支部工作開展難度大,導致支部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2)部分高校還未設置黨支部
博士生黨員分散于各碩士生黨支部一并進行管理,由于碩士生黨員人數居多,黨支部工作中以碩士生黨員為主,博士生基層黨組織處于空白狀態,對于博士生開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建工作收效甚微。
從已經成立的博士生黨支部的現狀來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為:一是缺乏溝通交流平臺,導致了所在支部博士生黨員之間交往甚少,彼此之間缺乏了解,溝通不暢,支部開展活動困難重重;二是博士生對支部認同感不強,由于長期分散在不同的教研室,導致了相聚在一起開展組織生活的時間和機會較少,支部凝聚力較低;三是黨員活動經費得不到相應的保障,由于高校的黨員活動經費一般是按人頭分配,導致人數相對較少的博士生黨員活動經費的少,開展組織生活的頻率太低,影響了組織生活的質量;四是組織活動形式單一,創新力度不夠。黨支部組織生活往往以會議為主,形式單調,缺乏深度,效果和質量不高,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強;五是黨支部骨干的先鋒模范作用未充分發揮,由于一方面科研學習的壓力,另一方面支部工作開展難度大的壓力,工作不積極不主動,影響了黨支部作用的發揮。
根據目前的博士生培養機制,實行導師負責制,博士生的培養與教育管理工作大多由導師負責,導師對博士生各方面的影響最大。但目前高校還沒有形成良好的機制來調動導師對博士生黨員培養引導的積極性,對博士生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有的導師反對自己的博士生參加組織生活和支部組織的活動,認為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是不務正業的表現。這顯然對博士生黨支部建設和黨建工作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障礙。
完善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從搭建博士生的溝通交流平臺,促進博士生間的合作和競爭出發,增強博士生對黨支部的認同感,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在黨支部內,針對不同博士生組織群體,建立科學的組織結構,創新工作方式,積極發揮導師的引導作用,形成博士生黨建的合力。
黨的十七屆四次會議明確指出:要“在以地域、單位為主設置基層黨組織的基礎上,按照便于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合理設置博士生黨支部是博士生黨支部建設的首要前提。博士生的特性更需要黨組織建設根據博士生的不同組織形式,運用靈活的設置方式,創造性的開展組織建設工作。如以同一年級博士生成立一個博士生黨支部,其中以同一導師為載體建立黨小組,以寢室和相鄰寢室為紐帶建立黨小組,以具有相同愛護好的博士生為主體建立黨小組等,因地制宜,多種形式并存,以小型分散的方式建立黨支部,創造性的加強博士生黨支部建設。
黨支部書記是黨支部的方向引導者,黨建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在博士生黨建中起著重要作用。博士生黨支部建設,需要注重選拔優秀博士生黨支部書記。為了博士生黨支部建設的長久發展,選拔的黨支部書記應該具備以下幾點基本素質:黨性強,政治素養高,忠于黨的事業;對博士生黨建工作有充分的責任感、使命感;本身在學術、工作等方面有先鋒模范作用;具備一定的領導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很難找到這樣的黨支部書記。一方面做好選拔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培養合適的人。
博士生黨支部應注重工作形式與內容的創新。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應該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和平臺,在博士生黨建中開拓新的方式,通過網絡進行黨建,為博士生黨支部工作開展開拓新渠道,搭建新平臺。同時,將黨的理論、路線、方針與政策等通過博士生黨支部網絡發布,緊密聯系博士生黨員,實現傳統黨建向信息化黨建的轉變,使黨組織真正實現與博士生的零距離。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二十九條指出:高等學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機制。在導師負責制下,博士生受導師的影響最大。在博士生黨支部建設方面,提升博導的責任感,加強博導的引導和支持,充分發揮導師的作用,形成全員育人的目標。博士生導師對于博士生黨員的發展和黨支部的建設可以提供諸多方面的支持和引導。比如,博導可以提供經費支持;對學業優秀的博士生黨員進行表彰;支持甚至參與博士生的黨支部活動等,以此來鼓勵博士生開展組織生活,支持博士生黨支部的建設。
高校博士生黨支部建設,是關系著高校基層黨組織優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具有積極意義且極富挑戰的工作。這需要高校各級黨組織、導師和學生工作隊伍共同努力,創新建設模式,堅持不懈的實踐,開拓高校博士生黨支部建設的新局面。
[1]張立馳.博士生黨建工作的途徑與原則[J].思想政治教育,2008,(5).
[2]習近平.深入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中國教育報,2010,(12).
[3]吳國英,江嬌.新形勢下對高校博士生黨建工作的思考[J].高教論壇,2010,(3).
本文系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研究”(項目批準號:09JDS202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