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艷,李友芬
(1.佳撫公路建三江收費所;2.農墾總局交通局)
(1)車輛超載,已成頑癥,駕駛員的口頭禪是“不超載不掙錢”
常見到準載5 000kg的貨運車輛卻滿載20 000kg,超載100%。有的駕駛員不顧安全對超載運輸的危害認識不足,以“運價低,不超載不掙錢”為理由。但是卻沒有想到超載又是造成運價低的原因之一。一樣的貨物,誰的運價低就用誰的車,不管是一車運還是兩車運,這樣就形成了運價低就超載,越超載運價越低的惡性循環。車輛的嚴重超載對公路帶來了嚴重危害,加劇了“路橋”和公路的損害程度。尤其在墾區的專用公路多數是土質路基、沙石混合路面,路面的抗壓度承受不了嚴重超載車輛的碾壓。由于路面制動和駕駛不當等因素而縮短公路的使用壽命,在加劇車輛損害的同時,也增大了車輛運輸危險性。
(2)超載運輸縮短車輛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車輛的安全系數
超限運輸會使車輛發動機超負荷運轉,缸體磨損,車架因負重過量而變形扭曲移位,減震彈簧過早斷裂,輪胎嚴重磨損等后果。駕駛員在正常處理緊急情況時,極易發生操作失控現象,隨著制動距離的增大而增大了損害后果。超限運輸預示著道路交通安全存在著隱患,車主只貪眼前利益,置車輛的技術狀況和不安全因素于不顧,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3)超限運輸對公路的危害,也會因時而異
就轄區而言,在農場不同的季節,超載運輸對公路的危害也有很大差異。每年春播和秋收期間,路政分所對農場主干路上的車輛進行定時檢測。此時道路上貨日通行量為700余臺。這部分車輛超載運輸竟達80%~100%。在公路養護中,常見超載運輸車輛通過時,尤其半掛運載貨物達15 000kg時,部分路面呈“沙發”狀波動,給公路養護帶來極大的損害和困難。同時也使集體、社會和國家的財產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和損失。應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進一步消除執法中的不良現象,實現超限治理工作的良性循環。
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只有真正地解決超限運輸問題,才能促進汽車運輸業的發展,有利于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促使道路運輸市場的良性發展,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1)從根本上解決機動車噸位標定不實問題。這就要求國有有關部門盡快制定科學合理的機動車生產標準,明確車輛的裝載質量和軸載質量標準。制定時要充分考慮與公路工程設計標準和公路承載能力相協調、相統一的標準。
(2)強化執法監督,消除“以罰代卸”的現象和執法人的不規范行為。“以罰代卸”所帶來的后果,一是使車主重復接受處罰,激化社會矛盾:二是無法實現治理工作的目的。保護公路基礎設施,消除交通安全事故,規范道路運輸市場是治理公路超載的根本目的。
如果只罰不卸,不糾正其違章行為,治理工作將很難實現;三是部分執法人員在利益驅動下,容易滋生腐敗現象,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要根除超載現象,必須要堅持貫徹國家有關規定,對超載、超限車輛一律實行卸載。同時,要加強執法監督,對超載超限車輛一經發現應嚴加處罰,對執法人員也應加強管理,杜絕執法人員違規現象,為超載、超限治理工作創造良好的氛圍。
(3)充分發揮部門之間、地區之間的聯動作用,統一行動,協同作戰,在全國范圍內造超限治理的強大聲勢。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以促進運輸市場的規范競爭、有序發展。如果僅僅依靠“單打獨斗”,不但達不到治理目的,還會加劇運輸市場的不公平競爭,激化社會矛盾,所以必須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統一行動,才能實現治理工作的目的。
只有有效地整治超限運輸,才能更好地開發道路運輸市場,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山西省陽泉市正是通過有效地整治超限車輛,不但沒有影響煤炭運輸,還增加了財政收入。整治前,途徑陽泉市的出省的運煤車輛平均在2500輛左右,煤炭日運總量為2萬t左右,最高為2.5t左右;整治后日均車流量為2900輛左右,煤炭日運總量為2.5萬t左右。他們不搞簡單的罰款放行,僅80d的集中整治,超載卡住了,效益提高了。
對《規定》中要求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的軸載質量要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要求,在本《規定》第三章、第十三條明確規定:超載運輸車輛未經公路管理機構批準不得在公路上行駛。須公路行駛的超限車輛承運人必須持有效《通行證》,并懸掛明顯標志,按公路管理機構核準的時間、路線和時速上路行駛。《規定》第四章、第二十三條規定:凡在公路上擅自超限運輸的,縣級以上交通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委托的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責令承運人員停止違法行為,接受調查處理,并可處以一定數額的罰款。以上規定為超限運輸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據。
治理超限運輸的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國家諸多部門,還有許多政策上的問題需要研究解決。但我們堅信,只要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廣大車主、貨主的利益放在首位來對付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各部門之間加強協作,抓緊工作,車輛超限運輸這一有害國家、有害人民的不良現象一定能徹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