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澗峰
(張家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張家口075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SL247-1999《水文資料整編規范》中規定:從原始資料到整編成果須經過整編、審查、復審、匯編4個工作階段。現對各階段的工作內容及注意事項重點強調,加強工作安排的針對性,全面提升水文資料整編質量。
第一階段整編是在省市水文局負責整編單位的指導下,由水文測站人員完成,全年資料隨測隨整,本年度資料下年初完成,簡稱為在站整編。在站整編是整編各階段工作的基礎,基本觀測資料整編成果均在此階段完成。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7項,蘊涵著豐富的內容。
對測站設立、停測、恢復、遷移、測站性質和類別、測驗河段、斷面布設等情況進行考證,查清測站基本情況。重點考證基面和水準點,看測站使用的是什么基面,與絕對基面或測站基面的換算關系。水準點高程數值有無變動,變動原因和時間等。這些數據是其它資料計算的基礎,一旦有誤,影響是很大的。對測站以上(區間)主要水利工程情況進行考證,便于水資源還原計算。測站人員對本站情況最熟悉,遇到問題,可以及時調查,進行解決。
搜集的原始資料必須經過初做、一校、二校工序后才能進行整編。按“四隨”:“隨測算、隨發報、隨整理、隨分析”的要求完成。對于考證、定線、數據整理、綜合圖表等也必須做齊3道工序。也就是水文工作中常說的“三遍手”,是保證下一步工作正常進行的手段。
這一環節是對測站特性的認識和概括,是綜合分析,具有連續性。無人為影響,上游下墊面和測驗河段情況沒有變化,歷年水文因素應基本一致,不會有突變。在分析影響水位流量關系時,找出主要影響因素,按照各種推流方法適用的條件,確定整編方法,定線推流。
電算整編后,許多原始數據,如水位、流量、含砂量、降水量、蒸發量等,在平時經過分析整理后即可輸入計算機內,確定整編方法后,相關的數據進行補入。隨著自動存儲儀器的使用,經過轉化,存儲的數據可以直接與整編程序對接,減少了數據輸入。這時,需要注意保存好儀器中提取出的原始數據,因為其是最原始的資料。
各種數據輸入完畢,檢查無誤后,即可打印出成果表,再對每個成果表進行檢查,保證數據合理、準確。成果表刊印到年鑒,如果其中有錯誤沒有被發現,直接進入到年鑒中,將影響資料使用,也會帶來消極影響,所以這一環節是在站整編的把關環節,要慎之又慎。
單站合理性檢查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資料不合理,就是數字再正確也失去了使用的價值。檢查內容包括水位、流量、含砂量等綜合過程線對照、各雨量站的逐日降水量對照、降水蒸發對照、水氣溫對照等。
該環節既是對在站整編過程的總結,也是了解該站水文情況的開篇。做的時候是最后做,但是在審查階段開始時是審查者最先看到的。應當說明資料情況,經過整理發現的問題,成果精度和改進意見等,為以后改進測驗整編方法、提高測報質量提供依據。
在站整編是測站的基本任務,是整編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水文年鑒刊印工作的基礎,在站整編質量的高低對以后各個環節的工作量及質量影響很大。從事整編工作的測站人員,一般文化和業務水平較低,因此,省市局負責整編的人員一定要履行好職責,嚴格要求,精益求精,扎扎實實督促好此項工作的完成。
水文資料經過在站整編后,已經得到了比較系統的完整的成果,為了使成果得到全面合理的驗證,還需要進行審查,審查階段工作由直屬局組織業務骨干完成。審查時間一般在次年1月份進行。若說在站整編階段原始資料和整編成果同樣重視的話,審查階段工作重點要放在整編成果上,主要工作內容有6項:
由直屬局根據各站整編情況、工作量等,確定抽查資料的數量。被抽查的資料應該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出資料總體情況,同時反映出資料精度。現在實行了電算整編,工作量減輕,成果錯誤率降低,原始資料的準確性對成果的影響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也有時間有必要深入審查。為了確保整編成果準確無誤,一般采用逐站全面審查的方法。
此項工作要求從根本上梳理清楚計算方法和數據的準確性,防止出現系統偏差和錯誤,尤其要注意各個環節的銜接,水文資料各成果計算之間具有連續性,一個數字的更正有可能影響一系列數字的改變,這點尤其要引起注意。整編成果必須逐站全面審查。
對在站整編階段所做的合理性分析進行審查。首先審查該項目是否做齊,然后審查合理性。此時,因為多站資料匯集在一起,便于比較的資料增多,更有有利于發現問題,彌補單站合理性比較的不足。
此工作是直屬局組織人員完成,站位比測站要高,合理性分析擴展到全流域,涉及到面上的合理性,有助于大范圍確定所測所整資料的合理性,也可以為優化站網提供依據。此項工作內容所做的圖表很多,既有觀測項目單獨分析,也有將各項目綜合在一起所做的檢查。
應當嚴肅認真客觀地進行統計,防止為了過關而擅自降低資料質量標準。統計錯誤的作用,一方面,看在站整編質量是否合格,是否能向下一環節進行。另一方面,也便于評定各站工作情況,有利于加強測驗和整編的管理。
此環節是將各站資料匯總,包括站上基本情況,觀測成果表項目等。對整編審查階段情況做總體說明,有助于對全區資料情況進行了解,對全區資料質量有一個總體評價,同時為下一環節復審提供合格的成果。
水文資料審查階段是對在站整編階段的充實和提高,是保證整編成果質量的重要環節。此項工作完成后,水文資料基本上達到使用標準了。審查階段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必要時要參考或借用行政區以外站點的資料進行分析對比,使本區域資料準確、完整,迎接下一環節即更大范圍更高規格的復審。
1)抽取10%左右的站,對考證、定線、數據整理表、數據文件及成果表進行全面檢查,其余只做主要項目檢查。抽取站點時,要考慮所選資料的代表性,盡量多抽取一些,以便全面客觀地掌握前兩個階段的工作情況,安排好下一步工作。
2)對全部整編成果進行表面統一檢查。整編成果包括:考證、水位、流量、懸移質輸砂率、泥砂顆粒級配、降水量、水面蒸發量、水溫、冰凌、潮汐等資料。做表面檢查時,一方面檢查本表的合理性和正確性,一方面也要檢查相關聯的表之間數據是否合理、正確。同時,也有必要對其中的數據進行抽查計算,擴大檢查范圍,以全面檢查成果質量。
3)復查綜合合理性檢查圖表,作復審范圍內的綜合合理性檢查。綜合合理性檢查的重點是相鄰上下游站水量、砂量的合理性。水位、泥砂顆粒級配、降水量、水面蒸發量等均應做相應圖表進行檢查。
4)評定質量,對整編成果進行驗收。依據復審結果,對復審資料進行綜合質量評定。合格成果進入匯編階段,不合格的成果,退回審查單位重新進行整編和審查,限期達到合格標準參加匯編。
匯編階段的各項工作應由匯編單位在次年8月底前組織完成。參編單位應于5月底前將復審后的整編成果提交匯編單位,并按時參加匯編單位組織的匯編工作。參加匯編的人員應熟悉業務、了解復審階段情況,具備水文資料整編資質。
匯編階段各項工作內容:匯編工作分為資料審查、綜合說明資料編制、排版數據文件編制和排版4個階段。資料審查由匯編單位負責并組織參編單位完成。綜合說明資料編制由匯編單位完成。排版數據文件編制由參編單位完成,匯編單位負責審查、匯總。排版采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年鑒排版系統”排版。
復審階段質量定性標準:項目完整,圖表齊全;考證清楚,定線合理;資料可靠,方法正確;說明完備,規格統一;數字準確,符號無誤。
復審階段成果數字質量標準:無系統錯誤(無連續數次、數日、數月或影響多項、多表的錯誤);無特征值錯誤;其它數字錯不超過1/10 000。
整編和審查階段的質量標準,參照復審階段質量標準,由復審匯編單位規定。一般來說,整編階段的質量標準低于審查階段,審查階段質量標準接近于復審階段。
匯編成果質量定性標準與復審階段相同。匯編成果版面規格、數字質量標準:水文資料匯編成果應采用A4幅面紙介質;打印版面應規格統一,字體大小適宜,字跡清晰;文字及圖表內容不應出現手工改動;匯編成果應無系統錯誤、特征值錯誤、其它數字錯不應超過1/10 000。
以上各工作階段完成后,綜合說明資料、基本資料應按《水文年鑒匯編刊印規范》進行刊印。調查資料是否刊印由匯編單位確定。水文年鑒由流域機構水文部門負責匯編刊印,國家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文機構負責終審。
[1]水利部水文局.SL247-1999水文資料整編規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SL460-2009水文年鑒匯編刊印規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