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成
(北安市公路站)
(1)路面裂縫是最常見的病害之一,由于從裂縫中不斷滲入水分,使基層甚至路基強度降低,從而導致路面承載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壞,其中包括橫向裂縫和縱向裂縫2種。
(2)龜裂又稱網裂,通常是沿輪跡帶出現單條或多條平行縱縫,逐漸在縱縫間出現橫向或斜向連接縫,主要由路面結構強度不足引起。
(3)車轍是路面在行車載荷重復作用下,產生累積永久性的縱向帶狀凹槽。主要是由于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合理、穩定性差或由于基層及面層施工時壓實度不足,使輪跡帶處的面層和基層材料在行車荷載反復作用下出現固結變形和側向剪切位移引起。
(4)波浪,主要原因是路面組成材料設計不合理或施工質量差,導致路面材料不能抵抗車輪水平力的作用。
(5)松散,原因主要是采用的瀝青粘結力差,瀝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礦料過濕,鋪撒不勻,或所用的嵌縫料不符合規格而未能被瀝青粘牢。
(6)坑槽,主要原因是面層的網裂、龜裂后不及時養護而逐漸形成的。另外基層局部強度不足,在行車作用下也易產生坑槽。
(7)沉陷,一般是由于基層強度不足,在行車載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大面積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不均勻沉降造成。
(8)剝落,如果瀝青混合料中使用了中性或酸性石料,將會造成集料與瀝青之間的粘附性不好,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集料從路面剝落。
(1)車輛超載的影響。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某些部門和個人從自身利益出發,超載嚴重,致使路面提前破壞。
(2)施工與養護因素的影響。
①施工中出現了“目標配合比設計”與“生產配合比設計”不相符的情況。
②混合料的拌和、攤鋪和壓實。攤鋪和壓實兩項工作是路面施工的重要環節。攤鋪質量不好會導致裂縫、車轍等病害的發生。攤鋪過程中除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施工外,還應重點控制攤鋪溫度、碾壓溫度、供料速度與攤鋪機前進速度。
③路基施工質量的影響。路面破損與路基施工質量有關,軟基處理不徹底、換填材料壓實度達不到規定要求、路基填料的液限偏高、路堤不均勻沉降等都會導致路面的早期破壞。
④橋梁施工質量的影響。橋面瀝青面層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簡支梁橋伸縮縫施工質量差,也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壞的原因。
⑤養護與管理。路面早期養護不及時,超載車輛控制不嚴則更是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的直接原因。
(1)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質量。
(2)將瀝青路面科研工作與道路建設結合起來,改變科研與建設脫節的現狀,特別是將科研結合在施工過程中,無疑將大大提高我國瀝青路面的建設水平。
(3)強化施工管理,提高工序控制的科學性。
(4)保證現場試驗數據的完整和準確,杜絕弄虛作假。特別是瀝青材料、砂石料的試驗數據,必須做到抽樣合理,數據真實,保證瀝青路面材料的質量。對高路堤、軟基處理、填挖結合處、結構物兩端填土等重點部位應加強質量控制,防止不均勻沉降,延長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
(5)嚴把質量關,使瀝青路面的壓實度、厚度、平整度和抗滑指標達到規范要求。
(6)優化排水設計,減少雨水等對路面的侵蝕。
(7)重視半剛性基層的施工質量,防止反射裂縫的出現。改善基層材料級配,增加粗集料,提高大中粒徑集料含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改進碾壓方法,避免過振過濕,不能使基層頂面形成灰漿硬殼,不能用細料進行壓實后找平。
(8)交通執法部門應大力打擊超載運輸,保證道路的正常使用。
(9)加強養護管理,提高養護管理水平。實踐證明,科學有效的養護不但保證了瀝青路面的服務性能,也是防止早期病害的進一步發展、節省養護資金的有效手段。
路面早期破損已成為瀝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各級交通管理部門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路面設計、原材料進場到具體施工等方面,有針對性采取一系列預防和改善措施。同時,必須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從管理部門、設計部門到施工部門,層層重視、層層控制、層層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瀝青路面的早期破損現象的發生,使公路建設質量全面提高,登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