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興
(大慶地區防洪工程管理處,黑龍江大慶163000)
四方山沉井工程設計為圓形沉井,內徑設計直徑為6.0 m,下沉深度為16.8 m,擬采用LN-125型泥漿排水下沉法施工。在施工中根據工程結構特點、地質水文情況、施工設備條件、技術的可能性,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措施,以指導施工。
沉井施工工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即工藝流程、技術準備、沉井制作、沉井下沉、封底等。
平整場地→測量放樣→布設降水點→開挖基坑→墊層→沉井制作→風鎬破碎墊層→沉井設備運輸、安裝→沉井下沉→封底→底板制作→梁及頂板制作→制作井內鋼平臺→土方外運
3.1 整平場地
整平場地至要求標高,按施工要求拆遷沉井周圍上的破壞棱體范圍內的地上障礙物,如房屋、電線桿、樹木及其他設施,清除地面下3 m以內的地下埋設物,如上下水管道、電纜線路及基礎、設備基礎、人防設施等。
在沉井周圍土的破壞棱體范圍內有永久性建筑物時,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并采取確保安全和質量的措施后,方可施工。
3.2 布設測量控制網
按設計總圖和沉井平面布置要求設置測量控制網和水準基點,進行定位放線,定出沉井中心軸線和基坑輪廓線,作為沉井制作和下沉定位的依據。在原有建筑物附近下沉的沉井,應在原建筑物上設置沉降觀測點,定期進行沉降觀測。
3.3 修建臨時設施
總平面布置,修建臨時設施,修筑道路、排水溝、截水溝,安裝臨時水、電、風管道線路,安設施工設備,并試水、試電、試運轉。
3.4 作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了解并熟悉工程結構、地質和水文情況、沉井制作和下沉施工技術要點、安全措施、質量要求,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處理方法
3.5 材料要求
制作沉井所使用的混凝土、鋼筋、磚、石等半成品與原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要求時,可參照本企業相關施工工藝及質量驗收標準。
3.6 主要機具
主要機具有:混凝土攪拌機、砂漿攪拌機、鋼筋加工機械、大型反鏟挖土機、抓斗挖土機、井點降水系統、水力沖射器、空氣吸泥機、水泵、風鎬或風鏟、16 t汽車吊、卷揚機及土方運輸車輛等。
3.7 避免影響周圍環境,確保施工安全
在沉井周圍土的破壞棱體范圍內有永久性建筑物時,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并采取確保安全和質量的措施后,方可施工。開挖及降排水時,尚應考慮可能因土體變形及地下水位變化而引起周圍地面沉降而影響周圍的建筑物、地下管線和道路的安全。
1)本工程采用木模板支護,沉井四周布設6處降水點,降水深度為20 m。實際放大樣,制作刃腳模板。鋼筋、模板制作
2)用挖掘機開挖半徑6.5 m深度5 m的沉井基坑,場地窄小,將土方外運。人工清理至同一標高、夯實,測量放線,打20 cm厚C30混凝土墊層,以防止沉井在制作過程中因土的受力不同出現傾斜現象。
3)支刃腳內模板,綁刃腳,井壁鋼筋,內壁立筋向內彎1 m或45°角,中間立筋間距30 cm綁中間水平筋,刃腳上部插筋,封外模。
4)模板加固,豎直方向每30 cm豎兩根木立,水平方向40 cm用Ф25鋼筋制作成的圈箍加固,同時用ф14長1.8 m間距40 cm穿墻鋼筋加固,穿墻鋼筋兩側挑螺絲扣,兩側及中間焊3道止水鋼板。
5)模板加固好以后,在刃腳凹槽處插入3排Ф25鋼筋,間距30 cm,長2 m,外留1.5 m,與底板鋼筋相連,作用是加強井壁混凝土與底板混凝土相連,防止封底混凝土和底板混凝土上浮和滲漏,焊2道厚0.5 cm寬40的止水鋼板,打入混凝土20 cm,留20 cm待下次打混凝土時澆筑。
沉井施工前,需要挖100 m3貯水池和兩個排污池;將模板,腳手架全部拆除,并清理內井一切雜物;將刃腳墊層清除出井,進水口、出水口門洞密封;選擇好水源、電源通道的最佳排放位置,選擇好泥漿池的最佳位置及回水的排放口;組裝泥漿泵,用汽車吊吊入井中。
沉井下沉前應對沉井結構作必要的強度檢查,對下沉各個階段作下沉計算,根據土質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降排水工作,檢查混凝土強度及抗滲等級,并根據勘測報告計算極限承載力。
1)沉井下沉采用LN-125型泥漿泵排水下沉。利用3BX-57級高壓泵形成的高壓來破壞土壤的物理結構形成泥漿,再由泥漿泵吸取送至泥漿池,經沉淀后排出清水即完成土方的挖、運等工序。
2)施工中應遵循先中央后邊倉的原則,具體方法先在沉井中央取土,形成鍋底,鍋底深度不可低于刃腳標高1~1.5 m,后向周邊擴大鍋底,沉井即可靠自重下沉,如沉井下沉緩慢,可采用井壁配掛重物,輔助下沉,重要根據下沉量而定。
3)由于本工程井的內部結構復雜,所以機械需視情況及時調整。如施工中發現泥漿泵揚程不夠,需中途加壓。取土遵循對稱取土的原則,不可偏向沉井自重輕重一邊,否則沉井均勻下沉難以保證。下沉前應分區、分組、依次、對稱,同步的拆除刃腳下的墊架(磚墊座),每抽出一根墊木后,在刃腳下立即用砂,卵石填實。在沉井下沉過程中,工長、測量員、挖土工人應密切配合加強觀測及時糾偏。
4)沉井下沉觀測的方法為在沉井外壁彈周圍水平線,井筒內按8等分標出垂直軸線,各吊線墜一個,對準下部標板來控制。觀測時間,每班3次,接近標高時,每兩小時一次,隨時掌握分析觀測數值,當垂直線偏離垂線達50 mm或標高差在100 mm應立即糾正,挖土過程中可通過調整挖土標高或勞動力進行糾偏。
5)沉井下沉接近標高時,應加強觀測,防止超沉。可在四角處墊磚墩或墊枕木,使沉井壓在其上,使沉井穩定。
沉井下沉如出現傾斜,調整挖土仍不能糾正時,可加荷調整,但若一側已達到設計標高,則直接采用旋轉噴射高太水法協助下沉糾偏。
1)沉井下沉至設計標高,再經2~3 d下沉穩定,或經觀測在8 h內累計下沉量≤10 mm,即可進行封底。
2)封底前應先將刃腳處新舊混凝土接觸面沖洗干凈并鑿毛,對井底進行修整使之成鍋底形,由刃腳向中心挖射形排水溝,填以卵石作成濾水盲溝,在中部設2~3個集水井與盲溝相連,使井底地下水匯集于集水井中用潛水泵排出,保持水位低于基底面0.5 m以下。
3)封底鋪一層150 mm厚卵石,再在基上澆一層混凝土墊層,在刃腳下切實填嚴,振搗密實,以保證沉井的最后穩定,達到50%強度后在墊層上鋪卷材防水層,綁鋼筋,兩端伸入刃腳或凹槽內,澆筑底板混凝土。
4)混凝土澆筑應在整個沉井面積上分層、不間斷地進行,由四周向中央推進,并用振搗器搗實。混凝土養護期間應繼續抽水,待底板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對集水井逐個停止抽水,逐個封堵,封堵方法是將集水井中水抽干,在套管內迅速用干硬性混凝土填塞并搗實,然后上法蘭盤四周焊接封閉上部用混凝土墊實搗平。
沉井竣工后的驗收應包括沉井的平面位置、終端標高、結構完整性、滲水等進行綜合檢查,沉井檢驗標準應符合技術要求,沉井質量符合檢驗標準。
[1]周曉陵.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21).
[2]祖飛,袁秀榮,李國忠.小型沉井施工[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4,32(01):128.
[3]鄭海明,鄭本榮.淺談小型沉井施工技術[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2,3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