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綱
(新疆阿克蘇地區水利局,新疆阿克蘇843000)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涉及到國家和社會的方方面面,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線,只有通過層層質量嚴格把關,加強質量檢測才能建設出質量優良的工程項目。但是我國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作多數仍處于不受重視的地位,因此而帶來的工程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分析現階段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成為水利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重要問題。
多年來,由于對檢測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造成大多檢測機構檢測環境較差、檢測設備老化。在這種情況下,檢測工作也處于滯后狀態,更多的檢測機構甚至對基礎數據的整理工作都不能夠及時完成,造成對數據傳遞工作的延后,使得很多檢測數據不能及時地傳遞到施工現場。
2010年全國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員統一考試首次舉辦,因此持證上崗人員較少,目前大多檢測單位處于人員緊缺、職業水平低的局面。另外,缺少對質量檢測人員的培訓,很多從業人員急需培訓以適應檢測技術的要求,以適應對檢測設備的操作、檢測數據的網絡化整理等工作。
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大都在施工單位內部進行,或者由建設單位組織監測,在整體的質量檢測過程中都缺少第三方的質量控制。這里所指的第三方主要指專門的監理部門,因為第三方質量檢測是站在公正立場,對工程質量及有關各方實行的質量監督檢測,是確保工程質量,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工程建設中應大力推行第三方檢測。
水利工程建設周期長、建設環境因素復雜,所以相對的質量檢測要有長期性,要堅持貫徹建設工程的始終,包括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切忌出現以個別環節檢測代替整體工程檢測的現象出現,要建立其周密的檢測計劃,以便開展全面長期的檢測工作。在如此長期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檢測方向及時調整,達到工程質量控制的目標。
堅持質量第一是檢測工作的基本原則。水利工程施工的規模無論大小都關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利益,在檢測過程中必須要從質量的角度考慮,精準數據,完善檢測環節,將項目內容、施工的要求等檢測工作做得更為全面細致。堅持以人為控制核心。人是質量的創造者,質量控制必須“以人為核心”,把人作為質量控制的動力,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要以人的工作質量保工序質量、保工程質量。
檢測工作的最終目的不是檢測出問題,而是要預防發生質量問題,所以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工程的建設要將隱患盡量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因此必須加強事前控制,嚴格過程監控。事先預控要貫穿工程的始終,從項目的審批、立項、設計、招投標、承包人的選擇及施工質量控制等方面,都要充分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對項目的每個環節加強全過程監控。
水利工程檢測人員包括領導人、項目經理、檢測員、監理工程師。這些方面的檢測人員都有著不同的素質要求,領導者應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一定的文化素質,豐富的實踐經驗。項目經理應從事工程建設多年有一定的經驗。監理工程師應具備水利水電工程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檢測人員應具有豐富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經驗,最好還直接參加過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等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證檢測過程中的質量。
工程質量的好壞,主要表現在檢測數據上,因此,必須配備必要的檢測設備及工具,及時準確地進行檢測。對檢測數據進行信息化的管理是展開質檢工作的重點,可以保證對數據的長期保存和長期使用。質檢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對質量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反饋、建檔并提供利用。信息應具備價值性、適用性、正確性、等級性可追蹤性和可加工性。為使質量信息在質量管理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就必須建立工程項目的質量信息系統,形成一種收集、存貯、分析和報告質量信息的組織體系,以便支持質量信息管理,幫助各級決策機構和決策者做出決策和迅速傳遞指令。
水利工程質檢資料的整理收集是搞好驗收評定的保障。質量檢測工作主要有兩大項:外業跟班檢查和內業篩分、烤樣、試驗、計算、分析、編寫文字材料、資料整理等。為了系統地積累施工經驗、資料的需要,應從工程一開始就建立技術檔案,收集整理有關資料,直至工程結束。所有資料必須保存原始記錄,如實反映情況,并有技術負責人的正式審定意見,不可擅自修改、增補;在每一個工程的各部位單項,尤其是隱蔽工程,完成一項驗收一項,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時也為竣工驗收提供完整的技術資料。如壩體填筑每層取樣合格后,方能鋪上層土。這就要求內業工作跟上,取樣后,必須立即立即烘烤、稱重、計算,盡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出結果,以加快施工進度。而且,內業工作要細心,一絲不茍,一旦出現錯誤,很可能造成經濟損失。同時,要加強內業資料的整理、收集,分類建檔,按時填報質量統計報表,及時寫出質量報告和質量月報,認真編寫有關質量方面的統計資料、文字材料和驗收文件,為竣工驗收打下基礎。當然,資料整理的重要內容還是對水利工程項目質量計劃的整理。項目的質量計劃是從項目的總體考慮,針對具體項目的要求,以及應重點控制的環節所編制的對項目實施、采購等質量環節的質量控制方案,它由一系列的文件組成。
第三方檢測又稱公正檢驗,指兩個相互聯系的主體之外的某個客體,通常把它叫作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兩個主體有聯系,也可以是獨立于兩個主體之外,是由處于買賣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專職監督檢驗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準或合同所進行的商品檢驗活動建立第三方質量成果評審制度是保證和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過第三方的質量檢測吸取更多專家的知識和智慧,可以發現內部檢測所不能發現的問題,進一步地強化質量檢測的各個方面。項目施工前期質量管理工作完成以后,項目經理先組織本項目人員對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制度以及所取得的質量管理成果進行自我內部評審,在內部進行優化調整,然后再邀請有關專家對質量管理成果進行評審和完善,以提高質量管理水平。針對第三方評審質檢工作而言最好能夠滲透入建設工程的各個方面,從建設工程項目策劃、設計、采購、施工、竣工和使用的過程中,第三方的質檢工作在保證量值統一的條件下,通過測試術、制定標準、技術文件以及組織管理措施的手段,開展質量檢測及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的完善首先要正視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把握基本的檢測要求,從人員素質、數據管理、資料整理、第三方檢測等方面著手,將水利工程的質量檢測工作提升到系統化、專業化的道路上來。
[1]華斌.影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及其控制[J].科技資訊,2009(23):78-79.
[2]張鳳喜.淺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檢測[J].內蒙古水利,2009(02):23-25.
[3]馬杰.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探討[J].陜西水利,2010(0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