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云成,韓金超
(1.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分局前哨農場水務局,黑龍江前哨農場 156511;2.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 150090)
水閘是修建在河道上具有調節控制作用的水工建筑物,屬于水利基礎設施,是江河湖泊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然而大多數水閘超過運行安全時間,金屬結構和機電設備早已超過使用年限,結構嚴重老化,功能日漸衰退。1998年大洪水后,水利部開始進行全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作,但由于資金有限,只在大江大河整治工程中安排了部分水閘的除險加固。2008年6月水利部組織開展了全國水閘安全狀況普查,根據水閘病險情況,按照水閘安全鑒定標準分類。2009年4月麻埠水閘通過安全鑒定審查。
安全結論:麻埠水閘為四類閘。水閘的抗滑穩定滿足要求,過水能力達不到現行規范的要求,消能防沖、滲流穩定、混凝土結構、閘門混凝土強度、金屬結構、水工觀測設施等均無法達到現行規范的要求,運用指標達不到設計標準,工程質量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需降低標準運行或者報廢重建。
麻埠水閘位于漠陽江西支流的右堤上,1958年3月建成。工程以排澇為主,結合防洪的中型水利工程。工程控制排澇面積1 8.1 km2,設計排澇流量227 m3/s,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及《水閘設計規范》(SL265-2001)中有關規定,麻埠水閘工程規模為中型,工程等別為Ⅲ,主要建筑物級別為3級,次要建筑物級別為4級,臨時建筑物級別為5級。
水閘建成于1958年,運行已達52 a,已超過設計使用年限,金屬結構和機電設備均已報廢,建筑物嚴重老化,功能明顯衰退。
水閘施工時技術水平低,施工設備簡陋,施工隊伍不正規,僅有的技術人員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致使工程的建設質量先天不足,工程建成后隱患較多。
工程本身已進入老化期,建筑物、設備、設施等老化非常嚴重。另外,在多年的運行中,由于缺乏維修資金,管理單位難以完成必要的維修加固工作,只能進行限額加固、應急處理,致使水閘維修加固不及時或不徹底,久而久之,工程“積病成險”。并且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水閘老化破損失修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水閘難以安全運行。
水閘管理存在著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效率較低等問題;再加上水閘運行管理維修養護等無標準、無定額,責權不清,投入機制不完善,造成水閘管理單位的運行費用嚴重不足,無力進行水閘的維修加固。
陽江市漠西排澇工程位于漠陽江下游西岸,擔負著陽江市以及市區西部排澇防洪任務,是陽江市重要的排澇防洪工程。其中漠西排干為西城區的主要排渠,已納入陽江市城市防洪總體系,排干總長31 km,捍衛耕地2 367 hm2、陽江市西城區1.2 km2,保護人口20萬人。此外,陽江市火車站、陽陽鐵路、沿海高速公路聯絡線、國家糧庫和市油脂化工廠等重要工交及倉儲設施都在受益區域內。排干通過堤身式排水閘將澇區內水排入漠陽江西支。
全市經過多年的堤防工程建設,有效地提高了漠陽江兩岸的防洪能力,取得了明顯的防洪效益,然而莫西排干上的水閘卻因設計標準低、年久失修不能滿足排澇、防洪的要求,對病險水閘進行除險加固已迫在眉睫,是十分必要的。
水利是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的事業,圍繞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治水方略,才能使水利更好的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麻埠水閘控制排澇面積18.1 km2,承擔莫西澇區重要的排水任務,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工農業生產對水閘的防害減災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加之近年來自然條件的惡化,麻埠水閘現狀越來越不適應工農業生產發展的要求,工程標準偏低,配套不全的弊端突顯無疑,況且經過50多年的運行,工程老損嚴重,效益衰退,管理措施不力,病險惡性循環,工程急需重建。
陽江市區的城市等級為Ⅲ級,城市防洪規劃近期目標是到2010年,市區堤防防洪能力達到50 a一遇,主要加固市區河段,遠期目標是到2020年,市區堤防達到50~100 a一遇的防洪能力,工程達標后可最大限度的減少洪水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城市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陽江。麻埠水閘是漠陽江西支左側堤防防洪鏈條上重要的一環,水閘設計排澇流量226.99 m3/s,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等規范確定麻埠水閘的防洪標準為:50 a一遇設計;100 a一遇校核,且不低于所在堤防的標準,然而水閘現狀防洪標準為:20 a一遇設計;50 a一遇校核,現狀防洪能力過低,使防洪體系不能封閉,所以進行麻埠水閘除險加固,提高水閘設標準是必要的。
[1] 和桂玲.水閘除險加固工程設計[M].北京: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2008.
[2] 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SL265-2001水閘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