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晉杰
推進城鎮化是我國根據屯墾戍邊事業需要對兵團提出的首要任務,是新時期新階段發展壯大兵團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于促進兵地融合發展,打造兵團發展新的增長極,增強屯墾戍邊事業的凝聚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是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新疆發展穩定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會議首次以城鎮化為“三化”之首,提出將支持兵團向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抓住山西對口支援農六師的大好機遇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為強力推進兵團城鎮化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
1)兵團城鎮概念。兵團城鎮是我國城鎮體系中一種特殊的城鎮類型,是新疆城鎮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團城鎮是指兵團管轄的城市、建制鎮以及農牧農場所在地。
2)兵團城鎮化的概念及衡量標準。兵團城鎮化是以城市或農場場部為依托,實現農場人口由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的職業變化過程,職工居住地由農場(連隊)向城鎮遷移的空間變化過程。
城鎮化率是衡量城鎮化水平的重要指標。
農六師軍戶農場地處準噶爾盆地南緣,始建于 1958年,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農牧農場。農場場部駐地二畦鎮,位于昌吉市境內西南方向23 km處,距首府烏魯木齊53 km,距新疆昌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榆樹溝工業園10 km,距烏奎高速公路2 km,北疆鐵路從農場穿過,交通十分便利。
農場總人口 13 112人,有漢、回、維、哈等 15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 64%。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 19 408萬元,排名全師第 10位。人均生產總值為 15 206元,排名全師第 12位,職工平均工資為 21 050元,排名全師第 6位。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2 451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 1 742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5 215萬元,三類產業結構比例 64∶9∶27。該農場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甜菜、打瓜、蕃茄,兼種啤酒花、西甜瓜、油葵、黃豆、蔬菜。
1)場域人口與城鎮化水平現狀。全場總人口 13 11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共計 10 837人,場部常住人口為 6 556人,根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新型農場城鎮總體規劃編制深度規定”(試行),按場部農場城鎮人口計算的城鎮化水平達到 50%。從1997年至2009年間,軍戶農場場域人口年均增長率為 2.5%。軍戶農場一帶總人口的發展變化主要是由人口的機械變動引起的。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近年來軍戶農場場域人口的凈遷入趨勢非常明顯。2)目前鎮村體系結構現狀。目前軍戶農場鎮村體系結構由農場駐地(二畦鎮)和 13個連隊組成。初步形成由中心鎮—中心連隊—基層連隊組成的三級結構。3)城鎮化特征。2009年,軍戶農場城鎮化率為50%,超過了30%,應進入快速城鎮化的發展階段,但其出現的特征與城鎮化水平低于 30%階段時較為類似。農業經濟居于主導地位,比重仍較大,農業人口占絕對優勢,農業對勞動力的推力較小,城鎮的二、三產業發展較慢,規模較小,發展中受到資金和技術的制約較大,對農業人口的吸引力較小。特殊體制與市場經濟無法有效接軌成為農場城鎮化的制度前提。可以看出,兵團城鎮化還處于以農業為主導的初級發展階段上。雖然兵團城鎮化率較高,但是其城鎮化的質量并不高。
1)農場城鎮規劃滯后,缺乏地方特色。由于缺乏全師(農六師)的城鎮體系規劃,對城鎮等級、規模和發展方向定位不明確,造成了城鎮空間布局上的不合理,使農場城鎮規劃缺乏特色。2)農場產業結構不合理,城鎮發展缺乏產業支撐。2009年,軍戶農場的產業結構比例為 64∶9∶27。產業結構比重嚴重失調,第一產業比重太大,第二、三產業比重太小。建立在農業為基礎上的城鎮類型,城鎮的凝聚力和擴張力有限,嚴重影響農場城鎮輻射功能和帶動功能的發揮。城鎮二、三產業規模較小,不能對農場城鎮經濟起到有效支撐。3)農場城鎮規模較小,輻射和帶動功能不強。軍戶農場人口只有 1.3萬余人,場區人口 6 556人,農場城鎮規模偏小嚴重制約了人口和產業的聚集,致使農場城鎮的輻射帶動效應有限,制約了農場城鎮的建設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4)農場城鎮建設資金短缺。資金不足是農場城鎮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農場城鎮建設的投融資體制比較單一,投資資金的主要來源仍然是國家撥款和農場自籌。農場作為黨政軍企合一的特殊組織,沒有稅收職能,主要建設資金只能從農場土地承包收益中提取。因此,資金短缺是農場城鎮發展的難點。
1)以城鎮規劃為先導,建設突出地方特色的鎮村體系。城鎮規劃是農場城鎮建設和發展的藍圖,發展壯大軍戶農場駐地城鎮建設,突出場鎮增長極,促進人口、技術、資金等優質資源向場鎮集聚,發展壯大城鎮產業規模,充分發揮城鎮對全農場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形成以農場駐地(二畦鎮)為中心、重點連隊為依托具有當地特色的鎮村體系。2)加快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鎮功能。加快農場駐地(二畦鎮)的發展建設速度,增強聚集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將農場城鎮打造成為功能較為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產業分工合理、對農場及周邊農村具有一定輻射和帶動作用的城鎮。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構建農場城鎮(二畦鎮)至連隊的交通、基礎設施、信息、水利設施體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化農場城鎮。3)大力培育城鎮產業體系,為城鎮化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加快軍戶農場城鎮化建設步伐,必須以發展城鎮經濟為先決條件,以經濟大發展促進農場城鎮的大發展,根據軍戶農場城鎮的功能定位,結合農場實際,以市場為導向,發揮比較優勢,進行合理的產業布局。以農業產業化帶動城鎮化發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可以形成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體系,這些環節以城鎮為載體,通過農業產業化不僅可以實現農業自身的快速發展,而且可以推動城鎮化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大城鎮的工業小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引導項目向工業小區集中。集中力量扶持、培育、發展和引進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并鼓勵其做大做強;提升農副產品深加工能力,延長產業鏈,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將農產品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現代新型服務業,健全市場體系。要提升傳統商貿流通業服務水平,新建一批現代商業設施,搞好黃金地段的綜合開發,逐步形成特色突出、便民消費的市場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城鎮餐飲業,科學合理布局;加快城鎮交通設施建設,實行多種方式聯運,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運輸體系。4)積極探索城鎮建設市場化融資方式,形成多元投資模式。農場城鎮要大力推動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使土地增值。城鎮市政公用行業實行特許經營制度,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和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動員各類經濟組織、個人積極籌資,參與市政設施的建設。
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通過大力培育軍戶農場產業體系,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服務建設,積極探索城鎮建設市場化融資方式等多種途徑,才能促進軍戶農場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
[1] 劉溢海.城鎮經濟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
[2] 牛文元.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3] 賈麗霞.小城鎮規劃實施評價問題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