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嘉明
一直以來建筑企業的施工管理,更多的趨于表面形式,而忽視內在的管理規律。各施工階段,如重視協調管理,原本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障。但常因各專業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與協調工作處理不妥,以致造成管理脫節,成本增加,工期延長,甚至會帶來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協調工作,面廣且又瑣碎,各專業之間的協調尤為重要,只有不斷加強這方面的管理,才能做好每一分部的工作,才有可能把問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預期的質量和安全目標。
1)電氣部分與土建的協調:混凝土樓板澆筑前各種線管及底座的預埋,樓地面施工與線管的預埋,砌體工程與各種線管、底座及開關箱等的預埋,線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2)給排水與建筑結構的協調:衛生間、廚房等有給排水管線預留空洞與施工后衛生潔具之間的位置,以及管線標高,部分穿樓板水管的防滲漏。3)建筑裝飾與結構的關系:各種預制件、預埋件、裝飾與結構的關系、施工的特點、要求。4)各輔助專業之間的協調:各種消防、通風管線穿梁時,樓面凈空是否影響結構與使用,大型設備的安裝通道,附件的預埋精度,以及弱電系統、控制系統等。5)總包方與各專業分包方的安全管理:安全責任劃分,安全文明施工的區域劃分,管理程序界定等。
1)建筑施工過程中,總包是核心,他是聯系業主、監理、設計、各專業分包方和材料供應商等的紐帶。作為工程總包方,其責任不是單一的,而是貫穿整個工程的各個方面和環節。2)管理有主次,問題無大小,只要存在,都應及時協調處理。如施工過程中各專業的交叉部位雖是些小的問題,但對工程影響卻不容忽視,如果事先不設法考慮解決,事后處理起來也很麻煩,有時甚至要花上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代價,而且還會影響工程的質量;還有在施工中,存在些小的安全隱患,因責任劃分不清,相互推諉,不去及時整改,可能會釀成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有形的經濟損失和無形的公司聲譽損失。3)作為工程的建設者、管理者,無論是從對業主、用戶負責的角度還是從履行合同的角度來講,我們都應認真對待協調問題。同時,從提高行業標準,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講,做好各專業的協調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4)作為項目實際操作的技術人員,尤其是項目經理,要認識到協調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項目管理工作。
3.1.1 與業主方的協調
1)未能及時提供相關資料,協助業主辦理報建;2)不積極配合業主完成現場定位放線及“三通一平”工作;3)未得到業主的許可,隨意變換投標時的項目管理人員;4)投標時未標明品牌的材料,未經業主看樣認可便進行采購;5)施工中需要更改,未征得業主同意,自行報設計院認定而組織施工;6)每月不及時向業主報告工程進度,對業主的建議視而不聽;7)工程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標準;8)對業主提出的質量和安全問題消極應對。
3.1.2 與監理工程師的工作協調
1)未能積極配合監理工程師及現場監理代表履行他們的權利和義務;2)單位工程、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未及時提交施工方案供監理審批,或雖報審,但對監理提出的正確的整改建議不及時修改,便倉促組織施工;3)未按照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的施工方案組織施工;4)對監理工程師下發的整改通知單不及時整改回復;5)所有進入現場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器具,未主動向監理工程師提交產品合格證或質保書,未按規定使用前進行物理化學試驗檢測的材料,主動遞交檢測結果報告,使所使用的材料、設備給工程造成浪費;6)不嚴格執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準則,使監理工程師不能順利開展工作。對可能出現的工作意見不統一情況,未遵循“先執行監理工程師的指導意見后予以磋商統一”的原則。
3.1.3 與設計單位的工作協調
1)工程開工前,未及時與設計院聯系,了解設計意圖及工程要求,根據設計意圖提出可行的施工實施方案。2)未參加施工圖審查,協助業主向設計院提出建議,完善設計內容和設備選型。3)在施工中,未及時會同業主、設計院按照總進度與整體效果要求,驗收樣板間,進行部位驗收、中途質量驗收、竣工驗收等。4)未會同設計院、業主一起參加設備、裝飾材料、衛生潔具等的選型、選材和定貨,參加新材料的定樣采購。5)凡圖紙需更改設計和圖中不明確及錯、漏、碰、缺之設計部分,未辦理設計變更單,設計人員未簽字認可,擅自修改設計。
3.1.4 與其他單位的協調
施工中未相互提供通報各家分包單位進度安排,總計劃、月計劃,未相互溝通、了解、調整等。
由于現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涉及的專業越來越多,安裝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每一個專業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間、技術要求,同時又必須滿足其他專業施工的時間順序和空間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術上未能充分全面考慮,特別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細節考慮不周,則極易產生問題。
1)由于現行的管理體制,施工單位的分包現象普遍存在,各分包單位在工作范圍的界定上很難做到十分明確。主觀上各單位在利益的驅使下,總希望相關單位承擔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遺漏,人為地帶來一些問題,增加了協調管理的復雜性。2)施工組織管理不健全,存在著人員責任不明確,或者是專業人員思想麻痹,認為這么大的工程項目,出現一些小問題,返工是正常的,沒什么大不了,反正以后總有辦法補救處理,加之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的水平素質參差不齊,都會給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工作帶來困難與不便,也是產生問題的重要原因。3)由于各專業的分工協調不盡人意,每一個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對其他專業的工作、工序以及技術、質量要求很難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就是本專業的問題,也由于是新產品、新技術,對其性能與施工工序不太熟悉,這也就無疑給協調工作帶來更多的問題。
通過對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專業協調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其出現的問題,從專業特點和制度角度查明產生的原因,探討做好協調工作的方法和加強協調管理的具體措施,從而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
建設工程項目包含了三個主要的組織系統:項目業主、承包商和監理。而整個建設項目又處于社會的大環境中,項目的組織與協調工作包括系統的內部協調,即項目業主、承包商和監理之間的協調,也包括系統的外部協調,即政府部門、金融組織、社會團體、服務單位、新聞媒體以及周邊群眾等的協調。項目組織協調工作包括人際關系的協調、組織關系的協調、供求關系的協調、配合關系的協調、約束關系的協調。
1)業主與總包方關系協調。業主與總包方之間關系協調應貫穿于施工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協調的目的是搞好工作,協調的方法是執行相約合同,按規定期限履行合同約定的責任,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協調的重點是資金問題、質量問題、安全問題和進度問題以及相關的項目分包之間問題。主要存在是因甲方分包和主材甲供所引起的資金、質量和進度問題、進度與安全,因此必須通過約束關系來化解雙方的矛盾,根據合同的約束雙方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和及時檢查,主動杜絕沖突的矛盾,達到有效協調處理。2)業主與監理方關系協調。監理是業主委托施工項目管理的監督機構,監理機構的組織成員資格及配備必須滿足項目管理需求,處理與監理方之間的關系應堅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共同負責的原則,以委托合同為準,確保項目全面控制及實施。3)總包方、監理方、各分包方和供求關系協調。a.總包方、監理方、各分包方和供求關系協調,協調應堅持動態工作原則,隨著工程項目運行階段的不同,存在的問題和相互關系都有所不同,根據項目進行的初期主要是主材甲供關系和甲方分包關系的協調,后期是各份合同和法律、法規約束關系的協調。b.公司(業主)與各方協調應嚴格按各相約合同制約執行,正確處理技術關系、經濟關系,正確處理項目進度控制、項目質量控制、項目安全控制、項目成本控制和現場監督管理的協作關系,監理方與總包方應主動、積極配合對各分包(業主分包)方的工作進行監管和支持。
1)技術協調工作要避免交叉繁瑣,提高設計圖紙的質量,減少因技術錯誤帶來的協調問題。圖紙會審關系到各專業的協調,設計人員對自己設計的部分一般都較為嚴密和完整,但與其他人的工作不一定能夠銜接。這就需要在圖紙會審時找出問題,并認真落實,從圖紙上加以解決。2)圖紙會審與交底也是技術協調的重要環節。圖紙的會審應將各專業的交叉與協調工作列為重點,進一步找出設計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從圖紙上解決問題。3)技術交底是讓施工隊、班組充分理解設計意圖,了解施工的各個環節,從而減少交叉協調出現的問題。
協調工作不僅要從技術上下功夫,更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過管理以減少施工中各專業的配合問題,建立以甲方代表、項目總監、項目經理為主的統一領導,由專人統一指揮,解決各施工單位的協調問題,作為甲方代表、項目總監、項目經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專業的工序,設計的要求,這樣才有可能統籌各專業的施工隊伍,保證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有序到位。管理協調要避免“多頭出口”、條塊分割。
施工中的協調管理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其中可探討的問題很多,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加以發現和完善以至解決。協調是統一的前提,統一是協調的目的,協調管理的重要性、科學性就不言而喻了。
[1] 康 銘.淺談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各專業的協作與配合[J].山西建筑,2009,35(19):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