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磊 劉魁英 李蜀平 劉冬平 劉洋
焦慮癥是一種由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的常見精神疾病,由于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高,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其臨床表現主要有:持續性或發作性出現莫名其妙的恐懼、害怕、緊張、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注意力無法集中等。本文通過小鼠驚厥模型、期待焦慮實驗、戊巴比妥鈉睡眠模型三個實驗,觀察抗焦膠囊抗焦慮的作用,為進一步研究抗焦膠囊提供實驗依據。
1.1 試劑與藥物 抗焦膠囊的噴霧干燥粉,北京市衛生局臨床藥學研究所制劑室提供,批號:050127,臨床用量為0.125 g生藥/kg,試驗時以去離子水配制成所需濃度;地西泮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0502003,給藥劑量為2.5 mg/kg;戊四唑,進口分裝,批號200-219-3。
1.2 動物 SPF級ICR小鼠,體重20~22 g,雌雄各半,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證號:SCXK(京)2002-0003號。
1.3 實驗儀器和統計軟件 BL-2200H電子天平,日本島津公司。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2.1 戊四唑誘發小鼠驚厥試驗[1-3]將體重20~22 g小鼠200只,按體重隨機分為20組。每5組小鼠分為1個試驗大組,共4個試驗大組,每大組分為模型對照組、地西泮片組2.5 mg/kg、抗焦膠囊2.0 g、1.0 g、0.5 g 生藥/kg,每組50 只,灌胃給藥,1 次/d,連續給藥 5 d,末次給藥 30、60、90、120 min后各選用一個試驗大組進行試驗,小鼠腹腔注射0.5%的戊四唑100 mg/kg,記錄驚厥潛伏期(從注射戊四唑至驚厥發生的時間)、死亡時間(從注射戊四唑至死亡的時間),大于15 min者按15 min計算。
2.2 小鼠期待性焦慮試驗[1-3]將體重在25~30 g的小鼠140只,按體重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地西泮片組、抗焦膠囊組,劑量同前,每組28只。連續給藥5 d,試驗當日灌胃給藥1 h后,測試1~10號和19~28號動物肛溫,將11~18號動物取出而無需測量肛溫,以前10只動物與后10只動物的體溫之差作為觀察指標。
2.3 對閾劑量戊巴比妥鈉的協同作用[4]將體重20~22 g的小鼠50只,按體重隨機分為模型對照組、地西泮片組、抗焦膠囊組,劑量同前。每組10只。試驗當天一次性灌胃給藥1 h后,腹腔注射60 mg/kg戊巴比妥鈉,觀察60 min內的入睡動物數。計算入睡百分數。
3.1 戊四唑誘發小鼠驚厥試驗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抗焦膠囊2.0 g生藥/kg組給藥30、60、120 min驚厥潛伏期顯著延長(P<0.05、P<0.01),1.0、0.5 g生藥/kg組給藥30 min驚厥潛伏期顯著延長(P<0.05、P<0.01);與模型對照組比較,抗焦膠囊2.0 g生藥/kg組給藥30、60、90 min死亡潛伏期明顯延長(P<0.05)。表明抗焦膠囊能夠延長戊四唑所致驚厥小鼠的驚厥潛伏期和死亡潛伏期。見表1、2。
表1 抗焦膠囊對抗戊四唑致小鼠驚厥的影響(min,±s)

表1 抗焦膠囊對抗戊四唑致小鼠驚厥的影響(min,±s)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劑量g/kg驚厥潛伏期n 30 min 60 min 90 min 120 min模型對照組10 0.60±0.09 0.64±0.05 0.65±0.10 0.59±0.07地西泮片組 2.5 mg 10 1.11±0.33** 1.02±0.23** 1.09±0.34** 0.99±0.10**抗焦膠囊組 2.0 10 0.68±0.06* 0.71±0.07* 0.67±0.11 0.72±0.10**抗焦膠囊組 1.0 10 0.73±0.15* 0.64±0.16 0.63±0.11 0.69±0.22抗焦膠囊組 0.5 10 0.75±0.12**-0.71±0.10 0.64±0.08 0.63±0.10
表2 抗焦膠囊對抗戊四唑致小鼠驚厥的影響(min,±s)

表2 抗焦膠囊對抗戊四唑致小鼠驚厥的影響(min,±s)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劑量g/kg死亡潛伏期n 30 min 60 min 90 min 120 min模型對照組10 8.03±2.24 9.78±2.05 7.94±3.22 8.38±3.17地西泮片組 2.5 mg 10 15.00±0.00** 15.00±0.00** 15.00±0.00** 15.00±0.00**抗焦膠囊組 2.0 10 8.00±5.15 12.88±4.51* 11.43±3.88* 12.41±4.11*抗焦膠囊組 1.0 10 10.77±4.35 10.81±4.71 6.48±2.64 6.80±3.70抗焦膠囊組 0.5 10 7.57±4.20 7.81±5.49 8.65±5.19 7.64±3.-78
3.2 小鼠期待性焦慮試驗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抗焦膠囊2.0 g生藥/kg組對焦慮小鼠體溫升高有明顯抑制作用(P<0.05)。表明抗焦膠囊能降低小鼠由于期待焦慮所致的體溫升高。見表3。
表3 抗焦膠囊對焦慮小鼠體溫的影響(±s)

表3 抗焦膠囊對焦慮小鼠體溫的影響(±s)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劑量g/kg n 體溫變化(℃)1-10號 19-28號 差值空白對照組10 38.53±0.18 38.82±0.10 0.29±0.25地西泮片組 2.5 mg 10 38.56±0.14 38.46±0.18** -0.10±0.21**抗焦膠囊組 2.0 10 38.51±0.07 38.56±0.25** 0.05±0.22*抗焦膠囊組 1.0 10 38.55±0.12 38.62±0.21* 0.07±0.23抗焦膠囊組-0.5 10 38.49±0.13 38.68±0.21 0.19±0.18
3.3 對閾劑量戊巴比妥鈉的協同作用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抗焦膠囊2.0 g生藥/kg組對注射閾劑量戊巴比妥鈉小鼠的入睡動物百分數明顯增加(P<0.05),表明抗焦膠囊對睡眠有協同作用。見表4。
表4 抗焦膠囊對注射閾劑量戊巴比妥鈉小鼠睡眠的影響(±s)

表4 抗焦膠囊對注射閾劑量戊巴比妥鈉小鼠睡眠的影響(±s)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劑量g/kg n 入睡動物數(只) 入睡百分數(%)模型對照組-0.5 10 6 54.55 10 2 18.18地西泮片組 2.5 mg 10 9 90.00**抗焦膠囊組 2.0 10 8 72.73*抗焦膠囊組 1.0 10 4 36.36抗焦膠囊組
焦慮癥被認為是在人類中普遍存在的情感現象,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特性和行為反應。是由于日常生活秩序混亂、精神高度緊張以及生活疾苦帶來的病理表現。其癥狀的表現是對各種生理及環境刺激因素作出的反應,其產生與多種行為反應如驚厥、記憶、沖動和攻擊等有關。通過焦慮癥動物模型、神經生物學機制和遺傳因素的探究,人們逐漸了解了焦慮癥發生、發展的過程及治療機理。本研究便是通過動物模型,來考察抗焦膠囊對焦慮癥的治療作用及其機理。
戊四唑可通過G-氨基丁酸(GABA)受體可產生致焦慮作用,GABA是一種重要的中樞抑制性神經介質,可調節脊髓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的興奮性狀態,戊四唑可選擇性的競爭GABA受體,從而產生焦慮或驚厥。由動物對厭惡事件的期待性恐懼引起的應激性體溫升高(SIH),是期待焦慮的表現之一,通過測定動物肛溫可反映動物的即時狀態。為證實受試藥物是否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通過對閾劑量戊巴比妥鈉對小鼠的入睡數量的考察,來證明該藥物是否具有中樞抑制作用。
實驗數據表明,抗焦膠囊能延長戊四唑所致的驚厥、死亡潛伏期;能降低小鼠由于期待焦慮所致的體溫升高;對閾劑量的戊巴比妥鈉有協同作用。由此可見,抗焦膠囊有一定的抗焦慮作用,其具體機制有待進一步實驗研究。
[1]H.G.沃格爾,W.H.沃格爾.藥理學實驗指南-新藥發現和藥理學評價.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299-300,307-308.
[2]黃繼中,王祖承.焦慮動物模型的實驗方法和藥理學評價.上海精神醫學,2003,15(2):106.
[3]張建軍.清心安慮膠囊抗焦慮作用藥效學研究和機理探討.北京中醫藥大學,2005.
[4]徐叔云,卞如濂,陳修.藥理實驗方法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