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芳芳
浙江電影產業突圍之路
文/顧芳芳

在積極推動浙江國有文化集團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應鼓勵浙江電影企業實行市場化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
近年來,我國電影產業快速興起。據中國電影家協會預測,未來5年我國電影票房將突破300億元,屆時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浙江的電影產業發展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一批電影企業實力強勁。當前浙江電影產業資產規模已超過200億元,注冊的影視制作機構604家,占全國4057家影視制作機構總數的14.1%。浙江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由浙江廣電集團控股,按現代企業制度運作,探索引入社會資本和市場機制的影視產業新路,擁有8家影視企業。浙江擁有國內前兩家上市影視公司——“電影第一股”華誼兄弟、“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
影視產品創作量質并舉。截至2010年9月底,浙江完成電影制作27部,同比增長50%。2010年,浙江生產影視動畫片60部45075分鐘,居全國第2位。浙江參與的影視作品《中國往事》獲得“首爾國際電視獎”大獎,為中國電視劇在國際上獲得的最高獎;《夢回金沙城》成功入圍第83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浙江的影視產品已經走入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影視基地集聚效應明顯。目前浙江已經擁有各類影視基地20多個。其中,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作為全國影視產業實驗區,是目前國內拍攝場景最多、配套設施最全、歷史跨度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5A級國家旅游區。杭州市擁有“中國最佳動畫產業基地”稱號,連續兩年蟬聯全國原創動畫產量之冠;擁有西溪創意產業園、杭州高新區(濱江)動畫產業園。寧波象山影視城,是目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正在力爭建成國家級影視產業基地。
產業發展環境逐步優化。近年來,浙江作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出臺了《浙江省文化建設“四個一批”規劃》、《浙江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綱要(2008-2012)》等一系列規劃和意見,為電影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國有影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扎實推進,社會資本紛紛進入電影企業,多元化的投資主體逐步形成,目前浙江的民營影視制作企業已超過影視制作單位總數的60%。
電影消費市場持續擴大。目前,共有12條電影院線布局浙江市場,2010年全省電影票房收入7.38億元,在全國排名第5,占比達到7.3%。2010年,浙江最大的院線公司——浙江時代電影大世界的票房收入4.2億元,在全國院線中排名第八。
當然,浙江電影產業發展中仍存在著不少有待解決的困難。一是電影產業的競爭力總體仍然較弱。浙江注冊資金在100萬元到1000萬元之間的中、小民營影視機構占了70%以上。二是電影產業投融資方式仍然比較單一。目前仍缺乏科學公認的無形資產評價機制,造成電影作品融資難度較大。三是電影產業高端人才相對缺乏。浙江電影產業發展面臨著優秀編劇、文化資本運營、文化經紀代理、媒體產業經營管理等高端復合型人才缺乏的困擾。四是電影消費市場仍有待培育。2010年浙江人均票房收入只有13.6元,遠低于北京市的61.0元、上海市的42.1元。
電影產業的市場競爭更趨激烈。2010年,在全國拍攝出的626部影片中,真正進入院線上映的只有120部左右;全國票房過億的電影達到26部,占到總票房的65%,但其中真正賺錢的國產電影只有不足10部;根據我國與世貿組織的協定,從今年3月19日開始,進口影片配額限制取消,更是加劇了我國電影市場的競爭格局。
電影產業混合經營的趨向明顯。一方面,電影企業紛紛延伸拓展產業鏈。例如,上市公司華誼兄弟在鞏固電影產業鏈的基礎上,拓展音樂、手機和網絡游戲等多個領域。另一方面,文化相關行業企業也紛紛涉足電影產業領域。例如,中國出版集團依托自身豐富的內容資源、作者資源、數字出版渠道,也介入電影產業。
電影產業投融資方式更加多樣化。一是銀行加大對電影產業發展的授信力度。二是大量的業外資本,包括房地產資金、風險投資以及境外投資都瞄準了中國電影市場。三是上市融資成為產業擴張的重要手段。博納影業于2010年12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國電影公司。中影集團、上影集團、光線影業、萬達院線等也都正在爭取上市。
電影產業基地建設進入新一輪熱潮。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加大了規劃建設影視基地的力度。目前全國影視基地數量已達上百個,其中投資上億元的就有30多個。另外,又有一批新的影視基地正在規劃建設之中,如2011年4月中新天津生態城與深圳華強集團合作建設華強3D影視產業基地。
電影產品的新興傳播媒介興起。近年來,視頻網站由于其“點播、連播和分享”的優勢,逐漸成為年輕人看電影的新方式。截至2010年底,國內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2.84億,89.3%的人選擇在網上觀看電影。當然,視頻網站的盜版現象屢禁不止,知識產權保護也應引起高度重視。
電影院線建設的競爭更趨激烈。目前,中國每10萬人擁有銀幕數僅為0.4塊,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一般近10塊的水平。2010年,中西部地區和中小城市新增影廳數均達到全國新增影廳數的40%以上。可見,國內銀幕和院線數量仍有巨大增長空間。近年來,萬達、中影星美等國內知名院線都在加大建設力度,嘉禾娛樂、寰宇國際等香港院線已進入內地市場,韓國、美國等多家院線也在設法進入中國院線市場,這將進一步加劇競爭局面。
延伸產業發展鏈,積極拓展電影產業領域。要樹立培育大產業的戰略思維,立足打造作品制作、電影發行、電影院線等整體的產業鏈,再考慮介入廣播電視、手機電視、公共視聽載體、移動電視等新媒體領域,并與旅游、演出、廣告以及玩具、服裝、時尚等相關產業實現高度的滲透和融合,以形成包括電影、電影衍生品、電影相關產品在內的大電影產業發展格局。
構筑產業發展平臺,加快推進影視基地建設。堅持特色發展、錯位競爭的原則,統籌考慮全省影視產業基地的布局。在浙北地區,將杭州作為全省綜合性影視產業的發展核心,重點建設杭州高新區國家動漫產業基地、西湖區國家數字娛樂產業基地、西溪創意產業園、嘉興國際影視與文化創意制作基地等一批影視基地。在浙東沿海地區,依托濱海、海島的資源優勢,重點建設象山影視城、寧波國家級動漫游戲原創基地。在浙中地區,重點建設東陽橫店影視產業集聚區。在浙西南地區,依托生態、傳統文化資源,培育若干以民俗、生態為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
培育產業龍頭企業,提升電影企業集團的市場競爭力。一方面,積極推動浙江省電影有限公司等國有文化集團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對非公有制電影企業在融資服務、對外貿易等方面給予國有電影企業同等待遇。鼓勵浙江電影企業實行市場化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
不斷積累創作資源和人力資源,精心打造一批影視精品。要堅持外部引進與自主培養并舉的策略,采取簽約、項目合作、技術入股等靈活方式集聚高端電影人才;同時鼓勵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傳媒學院、浙江工業大學等省內高校加大影視專業建設力度,加快培養編劇、導演、策劃、制片、出品、發行、經紀等方面的優秀人才。
加大財政支持和資本運作力度,創新電影產業投融資體系。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影視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針對電影產業推出信貸、債券等多種工具相融合的一攬子金融服務。擴大直接融資規模,鼓勵已上市的影視企業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進行并購和重組。探索建立電影風險投資機制,鼓勵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進入影視產品的初創階段。鼓勵設立產業投資管理基金,聚集小規模的民間投資形成規模性投資,投入電影制作和院線建設。
完善電影終端市場網絡,培育壯大電影產品消費市場。抓住國內院線快速擴張的機遇期,重點做大做強浙江時代、浙江橫店、溫州雁蕩、浙江星光等院線,既要加快形成覆蓋全省城鄉的影院終端網絡,又要鼓勵省內院線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同時,浙江電影產業也要積極“走出去”,充分利用各類國際性電影節活動和交易市場,爭取在境外投資、注冊公司,加強與國際知名影視公司開展合作,最終真正形成國際化的市場競爭力。
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