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瓊,周亞娟,楊天文
(祥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祥云 672100)
2007年—2008年祥云縣居民循環系統疾病死亡分析
張紹瓊,周亞娟,楊天文
(祥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祥云 672100)
目的:分析2007年—2008年祥云縣居民循環系統疾病死亡情況,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據。方法:收集死亡資料,按國際疾病分類手冊(ICD-10)進行分類,用死因統計分析軟件DeathReg 2005進行統計分析。結果:2007年—2008年祥云縣居民循環系統疾病年均病死率為191.80/10萬,居前三位的分別是腦血管病、心肌梗死、風心病,男女性別死亡比為1.06∶1;其中腦血管?。?6.27%),心肌梗死(17.38%)。隨著年齡增高,循環系統疾病致死亡逐漸增高,主要發生在50歲以上人群。結論: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疾病模式的改變,心腦血管病是循環系統疾病的主要疾病,應加強以心腦血管疾病為主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控制。
循環系統疾?。凰劳鲈颍环治?/p>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居民死亡情況也在發生變化?,F對2007年—2008年祥云縣循環系統疾病的死亡情況進行分析,以探索預防與控制對策。
1.1 資料來源 死亡資料來源于祥云縣居民死亡監測系統。2007年-2008年人口資料由祥云縣公安局和統計局提供。
1.2 方法 由專人負責整理《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并按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1〕的規則確定根本死亡原因,進行死因編碼〔2〕分類,建立死亡數據庫。按居民病傷死因、病死率、主要疾病等主要指標進行分析。對于死亡地點為非醫療機構的案例,其死因根據死因推斷量表進行推斷,通過詢問家庭成員獲得的有關信息來推斷死因。
2.1 死亡情況 2007年-2008年循環系統疾病年均病死率為191.80/10萬,居前三位的分別是腦血管?。?27.09/10萬)、心肌梗死(33.33/10萬)、風心?。?1.04/10萬),其中腦血管病是循環系統疾病首位死因,占66.27%,其次是心肌梗死,占17.38%。(見表1)。
2.2 循環系統疾病死亡的性別分布 從不同性別的死亡情況可以看出,除風心病、高心病、其他心臟病、風濕熱和其他高血壓外,其各種循環系統疾病死亡數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從總體情況看,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見表2)。

表1 2007年—2008年祥云縣居民循環系統疾病死亡情況

表2 2007年—2008年祥云縣居民循環系統疾病不同性別死亡構成比/%、標化病死率/(1/10萬)
2.3 循環系統疾病不同年齡死亡情況 調查結果提示:隨著年齡增高,2007年—2008年祥云縣循環系統疾病死亡構成逐漸增加。腦血管病、心機梗死、風心病死亡年齡均為50~80歲。(見表3)。
腦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致死和致殘的一個重要原因,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腦血管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世界前列〔3〕。2007年—2008年祥云縣循環系統疾病年均病死率為191.80/10萬,其中腦血管病是循環系統疾病首位死因,占66.27%,其次是心肌梗死,占17.38%。循環系統疾病中居前三位的分別是腦血管病、心肌梗死、風心病,男女性別死亡比為1.06∶1,與國內有關報道一致〔4〕。隨著年齡增高,2007年—2008年祥云縣循環系統疾病死亡構成逐漸增加,其中腦血管、心肌梗死、風心病高死亡年齡為50~80歲的人群。心腦血管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步升高〔5〕與人們不良生活行為有關,國內外經驗證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是改變不良生活行為的有效途徑〔6〕。因此重視中老年人的預防保健工作,開展有效的疾病監測和適當的預防性治療,進行心理咨詢和健康促進,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7〕。

表3 2007年—2008年祥云縣居民循環系統疾病不同年齡死亡人數
本次分析表明,50歲以后循環系統疾病病死率急劇上升,其中以腦血管病和心肌梗死病死率升高較為明顯,說明50歲后人群進入了該病的好發年齡,也與該年齡組血壓水平的升高存在一定關系,防治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防治的關鍵〔8〕。必須從以下幾點進一步加強循環系統疾病的防治工作:①開展以高血壓防治為重點的干預,可顯著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9-10〕;②從公共衛生措施應用入手,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降低循環系統疾病發生相關因素,治理空氣污染和居室污染,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過度飲酒、暴飲暴食、脂肪攝入過多、缺乏運動和精神壓力過大等,逐步建立科學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注意合理膳食、少吃高脂肪和油炸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加強體育鍛煉,保持樂觀心態,從而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③定期作健康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降低循環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根據現代健康教育學理論,良好的知識可以促進形成正確的信念,并能指導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為〔11〕。開展慢性非傳染病性疾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緩。因此建議采取全面和綜合行動,加強對居民健康教育與衛生知識宣傳,增強居民的保健意識,促進身體健康。
通常情況下,大部分死亡情況發生在醫療機構,但也有相當比例的“自然死亡”發生在家庭中。因此,對這部分“自然死亡”數據的處理,關系到人群死因數據的可靠性。為了克服“自然死亡”所導致的偏倚,提高人群死因數據的可靠性,對于發生在家庭等的死亡案例,需要通過詢問家庭成員獲取有關信息,并利用死因推斷量表來推斷死因。
〔1〕劉水.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M〕.10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982.
〔2〕楊功煥.中國人群死亡及其危險因素流行水平趨勢和分布〔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5:14.
〔3〕李振三,楊期東,蘇啟庚,等.中國農村腦血管病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89,59(增刊):7-9.
〔4〕粟華,賀宇彤,朱俊卿,等.河北省居民心腦血管死亡率及分布特點〔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9:26(1):146-149.
〔5〕溫金鎖,戚玉琴,賈敏.寶雞市心腦血管病流行特征及變化趨勢分析〔J〕.疾病監測,2007,22(8):554-555.
〔6〕劉慶敏,陳仁華,裘欣,等.干預前后居民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知信行水平分析〔J〕.疾病監測,2006,21(8):420-421.
〔7〕葛宗良.社區居民健康狀況抽樣調查問卷分析〔J〕.疾病監測,2006,21(8):418-419,445.
〔8〕趙冬,吳兆芳,王薇,等.中國11省市隊列人群基線血壓和7年累計心血管疾病發病危險前瞻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0):612-617.
〔9〕胡陽春.社區居民高血壓健康知識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2,18(9):569-570.
〔10〕彭石潛,黃毓明,劉益明.寶安區社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的KAP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5,19(1):64-67.
〔11〕李立明.流行病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47.
(責任編輯 蔣 康)
Analysis of Death of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among Xiangyun Residents from 2007 to 2008
ZHANGShaoqiong,ZHOU Yajuan,YANG Tianwen
(Xiangyu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Xiangyun,Yunnan 672100,China)
Objective:Tomake an anlaysis of death of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among Xiangyun residents from 2007 to 2008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Methods: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death was collected,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and analyzed by software DeathReg2005.Results:The annual average totalmortality was 191.80/10 per hundred thousand.The top three w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myocardial infarction,rheumatic;the death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06:1,includ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66.27%),myocardial infarction(17.38%).With advancement of age,death of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were increaing.ConclusionFollowing the accelerated speed of population aging,changes in disease patterns,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themajor diseases of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thuswe should preventand control cardiovascular and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cause of death;analysis
R54
A
1672-2345(2011)02-0024-03
2010-08-25
張紹瓊,主管醫師,主要從事疾病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