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婉
小諾大學畢業后,到一家不大不小的私人企業工作。雖然月薪只有1500元,但好在每天工作時間也只有6小時,這對于愛玩的她來說還算不錯。
這天,小諾聽同事們說,公司有規定,員工每月工資不得低于1800元。
后來小諾證實了這個規定,心里就不樂意了,憑啥自己的工資才1500元啊?
于是,小諾立刻找到公司人力資源部。
部門主管聽完小諾的申述,點頭說:“是的,公司與你們簽訂的《集體合同》里,是有最低工資1800元這么一條規定,但是……”部門主管話鋒一轉,又說道,“我們合同里規定的勞動時間為每天8小時,所以說:每天只有不低于8小時的工作量,才能得到1800元的月工資。而你每天就工作6小時,理所當然不能給予相同待遇。”
小諾覺得這條理由似是而非,卻又不知該從何反駁,只好悻悻而歸。而且她少拿300元,在公司里就覺得比別人矮了一頭。
那天小諾遇到好朋友張捷,便將這個煩心事說給了他聽。
張捷是當律師的,聽了這事的來龍去脈后,馬上就說:“你再去跟公司交涉,如果他們仍不同意給你加工資,你就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告它,我保證你一定能打贏這場官司!”
看著張捷自信滿滿的樣子,小諾半信半疑地又去找公司理論。
但公司仍然不同意加小諾工資,還放狠話說:“你想在這里干,就老老實實按合同去做,你不想干,我們也不勉強,你隨時可以走人!”
小諾聽了又氣又怕。她氣公司的蠻橫無理,也怕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但在張捷的鼓勵下,小諾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找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公司: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準1800元履行合同,并補足之前4個月低于集體合同約定的月工資標準部分的勞動報酬。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了此案。
在調查中,公司代表仍是堅持:集體合同規定勞動時間每天滿8小時,才能得到不低于1800元的月工資,而小諾每天工作不滿8小時,所以不能給予相同待遇。
而張捷作為小諾的律師,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辯解,他說:“勞動合同關于勞動者權益的規定,可以高于但不得低于集體合同標準,高于集體合同標準的部分有效,低于集體合同標準的部分無效。也就是說,我當事人小諾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資報酬低于集體合同標準,因此該勞動合同規定無效。”
聽到張捷的這番解釋,又看到那些對應的法律條文,公司代表一時愣在那里。
好半天,公司代表才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說:“好,既然法律有規定,我們自然得遵守,不過小諾的工資按集體合同標準算,那她的工作時間也得相應改變,變為8個小時!”
聽到這個要求,張捷神態自若地站起來,笑道:“我想,我剛才似乎沒有說清楚。勞動合同的約定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相應約定,但是勞動合同中高于集體合同的部分,卻自然有效。換言之,小諾的勞動合同規定工作時間為6小時,高于集體合同標準,此條款有效!”
此話一出,頓時引起一陣軒然大波。公司代表怒道:“怎么可能?這不公平!”
張捷一臉嚴肅地回答說:“公不公平不是我們說了算的,法律就是這么規定的。”
最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如下:
被申訴人一次性補發申訴人工資1200元;申訴人剩余合同期限的工資按每月不低于1800元履行;其他約定按勞動合同規定保持不變。
就這樣,小諾如愿獲得了勝訴。事后,她感慨道:“還是懂點法好啊!而且人人都該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律師點評:
《工資那些事》這個故事主要反映的法律問題,即在“集體勞動合同”中有關勞動者勞動報酬及工作時間等方面的規定。一般情況下,我國勞動法對此有兩個“不低于”規定:
第一、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等標準不得低于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
第二、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等不得低于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
而且以上兩點基本上實行就高不就低原則。因此,便出現了對小諾工資應當提高到集體合同規定的每月1800元最低標準,而工作時間則依據約定6小時不變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