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柱
鄧小平晚年心系分配問題
文/梁柱

1989年11月,鄧小平經中央同意退休。他仍然關注黨和國家的前途,其中,分配問題是他晚年思考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他談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從1990年4月到1993年9月,他談及和著重談及分配問題的就達六次之多。他直面現實而不諱言兩極分化的出現,尖銳指出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并富有預見地提出公平分配、共同致富將會成為一個很大很重要的問題。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設想在這場社會變革中有可能導致的逆向發展的種種情況,諸如,他說:“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特點就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又說:“如果導致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1993年9月,他坦誠地指出:“12億人口怎樣實現富裕,富裕起來以后財富怎樣分配,這都是大問題。題目已經出來了,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分配的問題大得很。我們講要防止兩極分化,實際上兩極分化自然出現。”他還說:“少部分人獲得那么多財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分配不公,會導致兩極分化,到一定時候問題就會出來。這個問題要解決。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這個憂慮,他在多個場合講過。
鄧小平提出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先富的人和先富的地區能夠幫助后富的人和地區,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他曾設想到了20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應該把共同富裕的問題提上日程。但后來的發展并非像原來設想的那樣,人與人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距不是縮小了,反而是擴大了。
鄧小平還說:“中國情況是非常特殊的,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來了,還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億多人仍處于貧困之中,也不會有穩定。中國搞資本主義行不通,只有搞社會主義,實現共同富裕,社會才能穩定,才能發展。社會主義的一個含義就是共同富裕”。
鄧小平在談到分配的問題時,總是同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的本質聯系在一起。他把能不能夠解決好分配領域出現的過大的差距,能不能夠通過縮小這個差距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提高到是不是搞社會主義的高度來認識。
1992年12月,他在上海休息期間,看到《參考消息》的兩篇外電報道:《馬克思主義新挑戰更加令人生畏》和《中國將成為最大的經濟國》,其中一篇文章提到:“西方實行自由市場的自由派所面臨的挑戰將不僅僅是顯示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效率高,而且還要顯示資本主義在分配上是公平合理的”。當時正是蘇東劇變發生不久,在西方一些學者看來,資本主義社會如果不能解決在財富分配上的公平合理問題,總有一天主張公平合理分配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還會重新高漲起來。這則報道引發了充滿憂患意識的鄧小平的深入思考,如果說以私人占有生產資料為特征的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決定了它們不可能解決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問題,那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如何解決好社會成員收入的公平分配,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為此,他專門和身邊工作人員談到:“中國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慮分配問題。也就是說,要考慮落后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差距問題。不同地區總會有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僅僅是少數人富有,那就會落到資本主義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這個問題和它的意義。到本世紀末就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了。我們的政策應該是既不能鼓勵懶漢,又不能造成打‘內仗’”。他特意要求工作人員把這段話記錄下來,并送給中央領導同志參閱,由此可見他對分配問題是何等重視。
特別是他在1990年7月視察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場館時曾尖銳指出:“我們實行改革開放,這是怎樣搞社會主義的問題。作為制度來說,沒有社會主義這個前提,改革開放就會走向資本主義,比如說兩極分化。中國有十一億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億多人富裕,相應地有九億多人擺脫不了貧困,就不能不革命啊!九億多人就要革命。所以,中國只能搞社會主義,不能搞兩極分化”。
在鄧小平看來,兩極分化必然導致社會矛盾尖銳化,勢必首先沖擊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所必需的社會穩定局面。鄧小平根據國際和國內的歷史經驗,一再指出穩定壓倒一切,沒有穩定,就沒有希望。只有穩定,才能有發展。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他特別強調,中國如果發生動亂,不但對中國的發展極其不利,而且也會造成世界性的災難。他曾經在同外賓談話中誠懇地指出,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中國動亂,那將是個什么局面?現在要是中國亂起來,就決不只是“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問題。那時還有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領導人的威信,說是全面內戰,到底不是大打,真正的內戰并沒有出現。現在就不同了,如果再亂,亂到黨不起作用了,國家權力不起作用了,這一派抓一部分軍隊,那一派抓一部分軍隊,就是個內戰的局面。一打內戰就各霸一方,生產衰落,交通中斷,難民不是百萬、千萬而是成億地往外跑,這就會是世界性的災難。所以,中國不能把自己搞亂,這當然是對中國自己負責,同時也是對全世界全人類負責。這是對中國如果發生動亂將會導致嚴重后果的深刻說明。
鄧小平基于對兩極分化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的深刻認識,強調指出:“要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各種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短短數語,其重視與急切的心情可以想見。他自己就提出要始終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一定時候就要把共同富裕的問題提上日程,要調節分配、做好調節稅的工作,等等。
應當特別指出,鄧小平不僅在一般意義上強調總結經驗的重要性,而且還極為重視總結實踐中的新鮮經驗。在他看來,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事業,是一場深刻的試驗,要經歷一個不斷深化和逐步完善的探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