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燕丁文芬
(1.太原理工大學,山西省太原市,030024;2.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鄒城市,273500)
我國煤炭企業兼并重組中的規模經濟研究
宋 燕1丁文芬2
(1.太原理工大學,山西省太原市,030024;2.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鄒城市,273500)
闡釋了規模經濟的概念和內涵,認為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基本動機是追求規模經濟,探討了兼并重組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具體途徑和兼并重組后的整合措施。對營造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良好市場環境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規模經濟 兼并重組 煤炭企業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能源和工業原料。針對我國煤炭行業“多、小、散、亂”的現狀,近些年國家頒布了一系列指導性意見,鼓勵通過企業間的兼并重組調整我國煤炭產業結構,提高我國煤炭工業化水平。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主要產煤省區掀起了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浪潮,一批千萬噸級、億噸級的煤炭企業相繼組建。以煤炭企業自身的視角,對兼并重組的規模經濟動機、規模經濟的實現途徑,以及兼并重組后的整合措施進行深入研究,對于指導我國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規模經濟是指一種適應性生產經營規模帶來的效率與效益,即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而出現企業單位成本降低或收益增加的現象。其本質來自對未被充分利用的不可分要素的利用,以及專業水平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作為具有生產功能和經營功能的微觀經濟組織,企業的規模經濟主要產生于產品的生產階段和企業的經營管理階段,見圖1。

圖1 企業規模經濟的構成要素
企業單位成本或收益隨企業規模擴大而降低或增加的趨勢并非無限發展,而是擁有一個最佳規模Q,使平均單位成本最低或單位收益最高,一旦超過最佳規模Q,會出現企業平均單位產品成本上升或單位收益降低。平均成本曲線見圖2。一個企業的最佳規模主要受6個因素影響:產業規模(i)、資本密集程度(c)、產業成長速度(v)、技術復雜程度(t)、企業家能力(m)和組織效率(o)。最佳規模Q的大小與產業規模(i)、產業成長速度(v)、技術復雜程度(t)和企業家能力(m)和組織效率(o)5個因素正相關,與資本密集度(c)負相關。對任何一個企業而言,i、c、v、t、m、o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企業的最佳規模并非固定不變,而是存在一個范圍,并且隨著時間推移,該范圍也可能發生變化。平均成本曲線見圖2。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兼并重組一般包括多元的動機,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其兼并重組的動機更是呈現多元化、復雜化的特點。
(1)獲取生產要素的動機。煤炭企業進行兼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兼并重組獲取企業戰略發展所需的關鍵性資源——煤炭資源。煤炭資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對煤炭企業來說是企業持續發展、長久經營的根本保證,資源的枯竭意味著市場的丟失和企業的衰敗。資源量大、人員少、生產技術落后的小煤礦是兼并重組的重點對象。
(2)組織資本轉移的動機。煤炭行業是專業性較強的行業,行業專屬管理能力特征明顯,其組織資本效率的發揮是以團隊協作為條件的。在轉移行業專屬管理能力的組織資本上,企業間的兼并要比各管理人員通過人才市場轉移更有效率。所以轉移企業“過剩”的專屬管理能力,實現組織資本轉移是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目的之一。
(3)擴展市場勢力的動機。煤炭屬于大宗產品,價格受運輸成本影響較大,市場有明顯的區域特征。通過企業的兼并重組進行生產能力的布局和滲透,能夠達到擴張市場進而支配市場的目的。
(4)適應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動機。調整產業結構是解決我國煤炭行業集中度偏低、資源浪費嚴重、開發混亂、環境污染嚴重、安全事故多發等現存問題的根本途徑。中央和地方政府針對煤炭產業結構調整頒布了一系列產業政策和指導性意見,明確指出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是我國煤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
(5)消滅虧損企業和安置職工就業的動機。煤炭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全國擁有煤礦城市54座,煤炭職工700萬人,承擔著發展地區經濟和解決勞動者就業的重任?;诋斍拔覈洕w制,煤炭企業的一些中觀管理職能由政府中的行業管理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負擔。出于地方利益考慮,這些部門還在組織由政府牽線進行企業的兼并重組,這種政府主導的中觀管理模式也是我國煤炭企業并購的一個主要動機。
綜上所述,除去由于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特有的動機外,無論是獲取生產要素動機、組織資本轉移動機還是擴展市場勢力的動機,實質都是為了通過企業兼并進行生產經營流程的再造,充分利用不可分要素,發揮資源的協同效應,使企業的單位成本降低或收益提高,獲得企業的規模經濟效益。
通過兼并重組可以獲取更多的資源,有利于煤炭企業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建設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高產高效礦井,從而提高開采效率,降低原煤的開采成本。另外,煤炭資源進行整合后,集中的規?;_采有利于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間接降低煤炭的平均單位成本。
煤炭是重要的燃料和基本化學原料,擁有多種下游產品,可以延伸出煤炭—洗選加工—中煤、煤矸石等發電—建材(磚廠、水泥廠),煤炭—洗選加工—煉焦、甲醇—電石,煤炭—氣化、液化—煤化工等多條產業鏈。據測算,原煤經洗選后產值增加1.73倍;經洗選、焦化后增值4.21倍,經洗選、焦化、焦油加工后增值5.21倍;經洗選、焦化、焦油加工、矸石利用后增值6倍多。而產品利潤增值情況相應的為1.3、9.73、10.57、12倍之多。煤炭企業通過兼并上下游企業,延伸產業鏈,生產擁有高附加值的下游產品,能夠提高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
從煤炭區域市場特點看,煤炭屬于大宗性商品,價格受運輸成本影響較大,區域市場具有明顯的屬地化特點。煤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可有效減少區域內的開采主體和競爭主體,進而達到支配區域市場、獲取超額利潤的目的。從煤炭的消費客戶看,電力行業是最主要的耗煤行業。與煤炭行業相比,電力行業擁有企業數量少、產業集中度高等優勢,加之大型電力集團內部基本形成了統購統銷的經營模式,致使煤炭企業在談判中分兵作戰、互相壓價,往往成為價格的被動接受者。煤炭企業可以通過跨區域兼并重組,組建“巨型航母”,提高煤炭產業的集中度,提高煤炭企業的定價權。
管理水平是制約和決定企業效益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兼并企業雙方的管理能力存在差異,通過企業的兼并重組,管理效率高的向管理能力低的企業進行移植,從而提高企業人、財、物的利用效率,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在國有煤炭企業對地方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時,一定要借鑒并吸收民營企業靈活的管理體制和機制,以及市場反應靈敏、管理高效的運營模式。
伴隨著企業的兼并重組,企業經營規模隨之擴大,這會使企業在多方面節省交易費用。第一,對于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長距離運輸,鐵路運輸相比汽車運輸更加經濟,而且隨著運輸規模擴大,這種運輸規模的經濟性將更加明顯。其次,限于當前我國鐵路體制僵化以及運力不足等問題,小煤炭企業一般很難爭取到鐵路運力,它們只能通過汽車運輸面向本地市場,或者干脆低價銷售給當地擁有鐵路運力的大煤炭企業。第二,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可以提高企業的信譽度和授信額度,使企業享受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以更低的成本進行融資,從而降低企業運營的財務費用。第三,企業經營規模擴大也帶來對物資需求量的擴大,企業可以一次大批量購入原材料、零部件等生產要素,比多次小批量進貨節省運輸費用,而且常常可以得到比小批量進貨更低的價格。
伴隨著企業的兼并重組必然會帶來企業人員增加,管理幅度加大,溝通環節增多,協作難度加大等諸多挑戰,如果處理不好,不僅無法產生規模經濟效益,還會造成企業內部溝通效率降低,執行力減弱,交易成本提高,企業集而不團,以及重局部利益輕整體利益等一系列負面效應。因此,企業兼并重組后的整合工作是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保障。
隨著企業的兼并重組,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涉入產業逐步擴展,成員企業不斷增多。發揮各成員企業的協同效應首先需要把集團公司的業務發展戰略理清楚,給整個集團一個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讓所有員工都知道路向何處走,勁往何處使。此外,集團公司還需要加強對子公司戰略規劃編制的指導,與子公司經理層簽訂績效合約,加強對子公司預算和審計監控,定期與子公司開展偏差分析與績效管理會議,對子公司計劃進行滾動調整和績效改進等措施,提高集團上下的戰略溝通效率,強化對子公司的戰略管控。
要嚴格遵循集團發展戰略,結合集團的經營業務,建立和完善人才評價體系、人力資源規劃體系、考核體系、薪酬體系、培訓體系和職業化行為能力評價體系六大人力資源管控體系,對企業員工進行招聘管理、晉升管理、培訓管理、薪酬管理、考核管理、接班人管理,做到企業人盡其才,員工職業發展能力得到提升,實現企業人力資源增值。
財務整合的關鍵是財務集中管理,最大程度地平衡與利用財務資源——資金與財務信息,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為集團公司的戰略服務。集團總部要作為整個集團的財務中心和資本運作中心,下屬子公司作為集團的利潤中心。下屬子公司定期向總部上報財務報告、戰略方案、財務計劃、投融資計劃、財務預算、行動計劃等,集團總部對之進行財務分析和整合,制定集團總體的戰略方案、財務計劃、投融資計劃、財務預算、行動計劃等,并對子公司的重大投融資項目進行審批和監控。
影響集團公司組織結構具體形式的因素很多,除了競爭環境、公司戰略、業務組合、行業特點,還包括企業規模、管理傳統、政府政策、法律規定、集團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等等。因此在現實生活中,集團公司組織形式應該是以一種混合的形式存在的,以母子公司制為基礎,同時混以事業部制和直線職能制。無論具體形式如何,其構建的核心都是在集團戰略的基礎上,通過識別和管理關聯關系,使下屬各個職能部門獲取協同效應,增加競爭優勢。
目前我國煤炭企業所處的環境遠非實際意義上的自由市場經濟,我國的大部分煤炭企業屬于國有企業,各級行業管理部門和各級政府仍然保留著對煤炭企業管理的許多職能,擁有左右煤炭企業經營活動的巨大影響力,煤炭企業兼并重組中滲透了過多的政府作為社會經濟管理者的政策意圖,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很大程度上偏離規模經濟的預期目標。為了更好地推動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實現規模經濟,促進我國煤炭工業的結構調整,必須為我國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在煤炭企業并兼并重組中,政府的角色應該定位于“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政府與企業是裁判員與運動員的關系。這就要求政府應該從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及從根本上搞好國有經濟的戰略高度,來認識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對于提高企業規模經濟效益的特殊意義,而不應當作為追求局部利益或解決暫時困難的權宜之計。政府要千方百計為煤炭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規范與引導煤炭企業為追求規模經濟而進行的兼并重組。
企業的兼并重組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需要對目標企業的經營、管理、財務以及內部組織管理制度等信息進行收集、評估,其次在兼并重組實際操作中需要對所涉及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進行認真研究和分析。這些工作需要社會中專業化的中介機構如投資顧問公司、管理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化服務機構來完成。所以加強我國中介機構的規范化運作,提供客觀、公正的判斷,對于提高我國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稅權、產權、行政隸屬權合一,即企業隸屬于哪一級政府,就由哪一級政府行使產權管理職能,相應地,企業所得稅就上交給哪一級政府。這種條塊分割的財稅體制導致地方政府為了局部利益,自行出臺一系列限制外地企業對本地企業兼并重組的行業規定,嚴重阻礙了跨地區、跨不同財政級次的煤炭企業并購。為此,應堅決取消地方保護主義的行業管理規定,對現行財稅體制進行改革,使一個地方創造出來的 GDP里面含的稅收,在當地交納,實現區域間的財稅利益協調分配,企業兼并重組成果共享。
由于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原因,國有企業保留了許多企業辦社會職能。許多國營企業目前還擁有學校、醫院、幼兒園,興建職工住房等,使企業不能輕裝上陣,影響企業快速發展。在國有煤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以期實現更高的規模與效益目標的背景下,目標企業辦社會的負擔也往往隨目標企業轉嫁給兼并企業,使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規模與效益目標仍然難以實現。建議政府在減輕企業辦社會負擔、分流富余人員等方面給予國有煤炭企業更多的配套措施,為企業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創造條件。
[1]張琦.關于我國煤炭企業推行兼并重組的探討[J].中州煤炭,2010(9)
[2]楊英.試論企業兼并重組及問題對策[J].科技信息,2010(26)
[3]張慧,謝曉燕.淺析山西省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改革[J].中國經貿導刊,2009(20)
[4]張毅.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后管理體制再造的探討[J].煤炭經濟研究,2010(5)
[5]喻勤婭.我國煤炭企業規模經濟分析[J].煤炭經濟研究,2009(10)
[6]李彬,梅林.淺論規模經濟與兗礦集團發展[J].煤礦現代化,2008(6)
[7]曾琪.我國企業對外并購狀況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
[8]王續君.企業規模結構優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9]高峰.發達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壟斷與競爭[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6
[10]喬梁.規模經濟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 張大鵬)
Study on the scale economics during the annex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coal enterprises
Song Yan1,Ding Wenfen2
(1.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Shanxi 030024,China;2.Yankuang Coal Mine Group.Co.Ltd.,Zoucheng,Shandong 273500,China)
On elaborating on the concept and intension of scale economics,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motivation of annex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coal enterprises is to achieve the scale economics,and carries out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way to the scale economics and the integration measures after annexation and reorganization.The thesis points out some advices to construct good market environment for annex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coal enterprises.
scale economics,annexation and reorganization,coal enterprises
TD-9
B
宋燕(1969-),女,四川樂山人,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