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調峰供暖系統改造"/>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周小霞(渤海石油水電服務公司天津300452)
水源熱泵調峰技術在地熱供暖系統中的應用
——鍋爐調峰供暖系統改造
周小霞(渤海石油水電服務公司天津300452)
結合濱海石油新村供暖改造工程實例,詳細講述了如何將“地熱-鍋爐調峰”系統改造為“地熱-水源熱泵調峰”系統,從而提高地熱利用率,降低尾水排放溫度,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減少污染物排放。
水源熱泵調峰地熱供暖系統鍋爐
在實際供暖當中,地熱供暖系統中采用鍋爐調峰,地熱的熱能只利用了一部分,造成了地熱利用率低,排水溫度較高。如果采用水源熱泵調峰,基本熱負荷由地熱負擔,尖峰熱負荷由水源熱泵負擔,通過地熱資源的梯級利用及熱泵技術的應用,可提高地熱利用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減少污染物排放。
2010年11月投產的濱海石油新村“地熱直供結合熱泵完全替代鍋爐供暖”工程成功利用燃氣驅動水源熱泵調峰供暖替代鍋爐調峰供暖,實現供熱模式新突破,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節能環保效益。現結合濱海石油新村供暖改造工程實例,詳細講述如何將“地熱-鍋爐調峰”系統改造為“地熱-水源熱泵調峰”系統。
渤海石油濱海石油新村現有建筑面積約33萬m2,其中工業建筑面積7萬m2,民用建筑面積26萬m2。冬季供暖主體熱源為區內40蒸噸的重油燃油鍋爐房,輔助熱源為2口高溫地熱井和1口低溫地熱井。現采用“地熱-鍋爐調峰”供暖系統,地熱尾水排放溫度高,地熱利用率低,且鍋爐燃料油為重油,煙塵中帶有大量的硫化物(SOx)、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碳氫化合物(HC)等有害氣體,環境污染嚴重,因此濱海新村供熱系統改造勢在必行。
濱海石油新村冬季室外供暖計算溫度為-9℃,根據《城市熱力網設計規范》,建筑供暖供熱平均熱指標采用60W/m2。按濱海石油新村供暖實際情況統計,室內供暖溫度20℃;供暖期從當年11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供暖天數為150 d,供暖小時數為3 600 h。濱海石油新村現有供暖面積約33萬m2,熱負荷19.8MW;其中工業7萬m2,熱負荷4.2 MW;民用26萬m2,熱負荷15.6MW,年供暖供熱量為16.89萬GJ。全年熱負荷見表1,供暖熱負荷延時圖見圖1。

表1 濱海石油新村全年熱負荷表

圖1 供暖負荷延時圖
1.2.1 改造前濱海石油新村內主要供熱熱源為燃油蒸汽鍋爐,其中20 t/h(供熱能力為14 MW)鍋爐1臺,10 t/h(供熱能力為7MW)鍋爐2臺。
1.2.2 地熱井3口:濱六井,濱七井,濱四井。其中高溫井2口(濱六井、濱七井),總出水量140 t/h,水溫為70℃(供暖供回水溫度42~70℃,供熱能力4.6 MW);低溫井1口(濱四井),出水量40 t/h,水溫為42℃,作為鍋爐水。
1.2.3 在供暖初、末期采用地熱供暖,中期采用鍋爐調峰供暖。
在供暖初、末期利用地熱直接對用戶進行供暖,中期采用水源熱泵進行調峰供暖,從而實現地熱資源的梯級利用,降低地熱排水溫度,提高地熱利用率,同時減少燃料燃燒污染物排放,使地熱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1.4.1 改造后地熱井供熱能力計算。對濱六井和濱七井進行技術改造后,兩井出水量由140 t/h變為170 t/h,出水溫度為70℃。地熱直供時供熱能力為5.6 MW(供回水溫度42~70℃)。
42℃低溫水量為(170+40)t/h,其中10 t/h作為居民生活熱水,其余200 t/h經熱泵二次提取熱量后,水溫降至25℃,計算提取熱量4MW。熱泵cop值取1.7,熱泵供熱量為10MW。則“地熱-熱泵調峰”系統供熱能力為5.6+10=15.6 MW,比小區熱負荷19.8 MW少4.2MW。因此,決定采取新打一口熱源井的方式來增加供熱能力。
1.4.2 增加地熱井后供熱能力。在濱海石油新村新打一采一灌地熱井,新井出水量為110 t/h,出水溫度為70℃。地熱直供時供熱能力為9.2MW(供回水溫度42~70℃)。42℃低溫水量為(280+40)t/h,其中10 t/h作為居民生活熱水,其余310 t/h經熱泵二次提取熱量后,水溫降至25℃,計算提取熱量為6.2MW,熱泵cop值取1.7,即熱泵供熱量為15.5MW。則“地熱-熱泵調峰”系統供熱能力為9.2+15.5=24.7MW,比小區熱負荷19.8MW節省4.9MW,考慮能量轉換過程中熱損失等其他因素,預留余量。
1.4.3 在現有燃油鍋爐房內利用拆除的20 t/h燃油鍋爐的位置,新建3臺8.0MW高溫水源熱泵機組及配套設施,熱泵為燃氣驅動,采取兩用一備的運行方式。
1.4.4 新建1 000m3的地上式儲熱罐,保障地熱水源的儲存及調配。
1.4.5 備用熱源。將兩臺10蒸噸的燃油蒸汽鍋爐改為燃氣蒸汽鍋爐,作為應急備用熱源,備用率70%。形成地熱+高溫水源熱泵+備用燃氣鍋爐的一套具有多重保障的供熱系統,為濱海石油新村的用戶提供可靠的供熱服務。
通過對改造后的濱海新村供熱系統進行熱平衡分析(見表2),可得出這樣的結論:地熱-水源熱泵調峰系統總供熱量能夠滿足濱海新村的供熱需求,改造后的兩臺10蒸噸燃氣鍋爐總供熱量為14MW,可在事故工況下作為整個區域的備用保障性熱源,使新村內供熱穩定性、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表2 濱海新村供熱系統熱平衡表
1.6.1 供暖初、末期改造后濱海新村供暖系統在供暖初、末期采用地熱直供,直供模式為:

供暖初、末期采用變流量調節方式進行運行調節,整個控制系統根據室外溫度、通過調節熱源井供水量來調節供暖循環水供水溫度,同時對供暖循環水回水溫度進行回水溫度限制,當高溫地熱水系統不能滿足負荷需求時,通過下式計算出熱泵開啟的時機:

Qn、Qn’——供暖設計熱負荷和在室外溫度tw下的供暖熱負荷;
tn、tw’——室內外的計算溫度。
地熱直供供熱能力9.2 MW,小區熱負荷19.8 MW,室內計算溫度20℃,室外計算溫度-9℃,即9.2/19.8=(20-tw)/[20-(-9)]得tw=6.5℃,當室外溫度為6.5℃時,開始啟動熱泵。
1.6.2 供暖中期當室外溫度低于6.5℃時,啟動熱泵系統,部分低溫水作為用戶生活熱水。在供暖中期采用質調節方式進行運行調節,整個控制系統根據室外溫度、供暖循環水回水溫度調節供水溫度,以保證小區供熱。
原有燃油鍋爐每年耗油量為3 600 t渣油,經折算每年耗標準煤約為5 143 t。
根據濱海新村年供熱量、供熱時間、地熱水供熱能力、熱泵啟動時間、燃氣低位熱值等數據計算改造后每年消耗燃氣量約為260萬m3,折算標煤為3 227 t。項目實施后,與原有燃油鍋爐相比每年節約標準煤1 916 t。
改造前濱海石油新村采用地熱-燃油鍋爐作為供熱熱源,經測算,二氧化碳排放1 052 t/a、鍋爐煙氣中二氧化硫排放22 t/a、氮氧化物排放26 t/a、煙塵排放32 t/a。
地熱-水源熱泵調峰項目投產后,由于擴大了地熱的供暖面積,提高了地熱利用率以及天然氣替代渣油作為供暖燃料等原因,經測算,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0 t/a、鍋爐煙氣中二氧化硫排放9 t/a、氮氧化物排放11 t/a、煙塵排放13 t/a。
將地熱尾水綜合利用到25℃以下進行回灌或達標排放,從而實現地熱資源的有效利用,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創造良好條件。
通過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改善濱海石油新村居民的居住環境,還小區一片藍天,為建設和諧社會、和諧小區打下堅實基礎。
“地熱-水源熱泵調峰”的供暖模式完全替代了沿用幾十年的“地熱-鍋爐調峰”供暖模式,實現了供暖技術的重大突破。濱海“水源熱泵調峰”項目的實施,實現了地熱資源梯級利用,使地熱利用率由40%提高到64%,地熱利用率提高了40%,最大限度的利用地熱資源,減少天然氣用量,實現企業降低供暖運行成本和節能減排的目的。■
[1]賀平,孫剛.供熱工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
[2]陳東,謝繼紅.熱泵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000(16):85.
[3]EnriqueColacio,RaikkoKivekas,FrancescLioret.Architecturedependenceonthestericconstrainsofthe ligandincyano-bridgedcopper(I)-copper(II)mixed-valencepolymercompoundscontainingdiamines:crystalstructuresandspectroscopicandmagnetic properties[J].Inorg.Chem.,2002(41):41-51.
[4]S.F.Huang,H.H.Wei,YuWang.Anewcyano-bridgedone-dimensionalpolymericmixed-valenceCu(II)/Cu(I)complexformedfromreductionofabinuclearCu(II)complexwithsodiumcyanide[J].Polyhedron,1997(10):17-47.
[5]Agnus,Y.,Gisselbrecht,J.P.,etal.Mixed-valenceCu(I)Cu(II)macrocycliccomplex:aresultofaCu(II)-promotedoxidationofaziridinesintocyanide[J].J.Am.Chem.Soc.,1989(111):14-94.
[6]Kappestein,C.,Schubert,U.X-raycrystalstructureof twonewmixed-valencecoppercyanidecomplexes:unusualbi-co-ordinatedcopper(I)atomsinpolymeric networks[J].J.Chem.Soc.,Chem.Commun.,1980(5):11-16.
[7]Z.L.Lu,C.Y.Duan,Y.P.Tian,etal.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crystalstructureoftris(2-aminoethyl)aminecoppercomplexwith4-dimethylaminopyridine ligand[J].Polyhedron,1996(11):17-69.
[8]周偉舫.電化學測量[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9]高小霞.電化學分析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201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