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海龍 李 冬 本刊記者 牛澤群
圍繞中心大局建設幸福濱城
——葫蘆島市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巡禮
文/馬海龍 李 冬 本刊記者 牛澤群

素有“關外第一市”之稱的葫蘆島市,是中國東北的“西大門”,環渤海經濟圈最年輕的城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的西部起點,葫蘆島市具有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優勢。實現葫蘆島市的大開發、大發展,是葫蘆島15.2萬黨員及280萬人民共同的心愿。
2010年5月,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葫蘆島市委進一步解放思想,集中民智,確立了搶抓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雙重機遇,發揮區位和資源兩大優勢,大力實施“工業強市、項目支撐、沿海開放”三大戰略的發展思路,奠定了葫蘆島大開發、大發展的格局。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葫蘆島市委理清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將爭先進位的精神融入經濟社會建設各項工作中,推動了葫蘆島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葫蘆島市沿261公里海岸線,共有13個經濟區。在葫蘆島“一線十三區”和重大項目建設單位,廣泛開展了基層黨組織“三個創建”(創建學習型、服務型、保障型黨組織)、廣大黨員“三個爭當”(爭當艱苦創業的先鋒、促進發展的先鋒、踐諾守信的先鋒)活動,突出服務主題,積極推進“一線十三區”和重大項目的建設發展。工商、地稅、環保、安監等十幾個部門集中起來,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廣大黨員干部職工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意識,每個人都成為招商引資工作和項目建設工作的“政策通”和“服務員”。入駐綏中濱海經濟區的北京泰德爾自控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翼虎說,到經濟區實地考察洽談后的第三天,經濟區工作人員就將相關的注冊手續和執照送到他手中。“是經濟區的服務感動了我,是這種服務的速度和質量推動了企業的入駐”。
目前,葫蘆島市13個“主題概念”園區總規劃面積達545平方公里,已全部實現“七通一平”;累計完成投資396億元;引進項目631個,總投資1727億元。綏中濱海經濟區已晉升為國家級數字產業基地,一座嶄新的“海岸中關村,生態新城區”將初具雛形;打漁山工業園區連續兩年組織召開的“中國-葫蘆島打漁山泵閥產品博覽會招商推介會”,已成為葫蘆島建市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招商引資活動;落戶葫蘆島經濟開發區的葫蘆島鋁業項目,將為葫蘆島筑就一個嶄新的新材料產業基地,推動葫蘆島裝備制造業不斷做強做大……
全力推進“旗艦”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2億元的渤船重工兩個30萬噸船塢、投資87億元的綏中電廠二期、投資13億元的南票電廠二期、投資8億元的錦化TDI等一批大項目已建成投產;葫蘆島港吞吐能力達2000萬噸,并實現全面對外開放;投資28億元的青山水庫、投資55億元的石河港一期工程、投資47億元的建興高速公路等項目已開工建設。
全力推進縣區經濟發展。以縣域經濟“三年倍增”為目標,強力推進“一縣一業”,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全市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8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934個,縣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全力實施城區經濟“三年倍增”計劃。大力推進龍灣CBD、新老城區大型商業場所和大型批發市場建設,特易購、大潤發、沃爾瑪等世界大型商業企業紛紛進駐葫蘆島,服務業已成為葫蘆島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葫蘆島市委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民生”的工作主線,以“辦實事解民憂惠民生”為目標,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創新便民利民惠民舉措,打造優質高效服務窗口。就業是民生之本。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葫蘆島市城鄉就業管理局以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為目標,以“三創建三提升”活動為抓手,以創建群眾滿意紅旗窗口、爭當優秀服務標兵為內容,通過積極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打造一流服務窗口,有力促進了就業服務工作的開展,受到群眾普遍歡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始終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以內。
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市14.8萬城鄉低保對象基本實現應保盡保。醫療保障實現城鎮醫保、職工醫保、農村醫保三條保障線全覆蓋。建昌縣在全省率先開展“新農保”試點,30.9萬農民實現“老有所養”。加快棚戶區改造進程。實施了建市以來最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9.3萬居民喜遷新居。狠抓扶貧幫困和社會救助工作。累計投入各類整合扶貧專項資金4億元,深入開展扶貧開發工程,實施整村推進242個。今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了《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聚焦民生》,葫蘆島市社會保障指數居全國第8位。
“專家就是好使!”這是葫蘆島農民對專家服務團眾口一詞的稱贊。為促進農民致富增收,葫蘆島市人才辦組織以黨員為主體的1100多名農技專家,組成141個專家服務團深入到農村第一線,對農民開展大規模、多渠道、全方位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專家團征集了各地農民急需的培訓和技術支持項目,對征集上來的880個項目進行整理匯總后,根據農民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提高了培訓的實效性。通過科技大集、專家小分隊、科技巡回報告團等方式,專家服務團共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2萬人,培訓指導農民20多萬人次。在專家服務團的技術支持下,葫蘆島市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小區、示范園1000多個,新增的8252個設施農業小區使農民增收16億元,新建的畜牧小區使農民增收8100萬元。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共結成幫扶對子2萬余個,為困難群眾送去生產生活物資折合人民幣800余萬元,實現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而放棄就學,不讓一個人因貧困而放棄就醫,不讓一戶居民因貧困而冬季不能取暖”的目標。
東風浩蕩,百舸爭流。連山區渤海街道黨工委與相關部門多方聯系,成功解決了困擾棄管小區鐵福園居民7年之久的地下室積水問題;興城市在去年8月的抗洪救災行動中,組織黨員1300人全力以赴,嚴防死守,轉移群眾5000余戶、1萬余人,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建昌縣小德營子鄉建立機關干部聯系群眾制度,每個機關干部聯系1個項目戶、1戶困難群眾,干部進村入戶每月不少于10天……
積極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領導班子”建設。培訓縣級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396人,村黨支部書記培訓面達到100%。嚴格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進一步加大了對干部的量化考核力度,出臺了《對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考核評價的實施辦法》。組織開展了“真情服務基層、優化發展環境”、“我為十二五獻良策”等活動。全面開展了“千人評議機關”活動,建立了黨員自評、領導點評、群眾測評、組織考評的“四評”機制。
為有效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葫蘆島在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廣泛開展了“基層黨建示范點”、“學習型黨組織創建”、“為黨旗增輝添彩”、“黨員承諾”、“我為企業科學發展獻計獻策”、“五個一”(各基層黨組織向每名黨員發放一枚黨徽、一本黨章、一套紅書,開展一次黨日和一次宣誓活動)等活動。市司法局在全系統開展“十佳干警”、“十佳法律服務工作者”、“十佳司法所長”評選活動,在全系統形成學先進、趕先進、作貢獻、當表率的良好風氣。市國稅局在12家窗口單位同時啟動“爭做雷鋒式稅官,爭創雷鋒式團隊”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市人防辦緊緊圍繞“抓好重點工程、建好干部隊伍”兩項核心任務,突出警示教育,建立了黨員創先爭優示范崗,全辦黨員干部簽訂了創先爭優承諾書。市工商局通過開展“三深入兩服務”活動、落實工作聯系制度和蹲點制度,為基層群眾辦好事、解難題。市民政局在全系統開展了“抓黨建、下基層、解難題、促和諧”主題活動,全力打造貼心民政、素質民政、務實民政、效能民政。市委政法委會同組織部、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共同組建了“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工作請放心”主題實踐活動暨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巡回報告,實現了弘揚先進、樹立典型、鼓舞士氣、激發斗志的目標。
市公安局黨委把創先爭優與社會管理有機結合,深入開展了“以黨建促隊建,講責任比貢獻”主題活動,公布了83項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舉措,全力維護重大項目順利實施,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建立局長接待日、主動約訪、帶案下訪、上門回訪、視頻接訪等制度,積極化解矛盾。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嚴厲打擊犯罪行為,凈化社會環境,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今年5月,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批示:“他們的經驗值得總結和推廣。”
在葫蘆島市廣大的街道、鄉鎮,社區、農村,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涌現出一大批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龍港區龍灣街道新興社區與雙樹鄉老和村黨支部以“社村共建先進黨組織,黨員對標定位當先鋒”為主題,開展以黨組織聯建、黨員聯育、活動聯辦、服務聯動、穩定聯抓為主要內容的“五個”聯創活動,從政治思想上、工作制度上、工作水平上、工作方法上、物質條件上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共同促進了村和社區黨支部工作的開展。建昌縣在全縣28個鄉鎮、276個村普遍建立了黨員服務中心,為黨組織聯系黨員,黨員服務群眾提供了一個重要載體。南票區九龍街道三家子村黨支部開展了“一名黨員一面旗”活動,設立“致富帶頭旗”、“村務監督旗”、“民事聯接旗”等崗位,每名黨員認領一個崗位,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大大改善了三家子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村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榜樣引領和組織保障。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葫蘆島市黨建工作不斷加強,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大大提升。“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創先爭優精神的指引下,葫蘆島市正向著打造幸福濱城的目標大步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