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幽默是他的通行證
1999年4月6日至14日,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镕基訪問美國,足跡遍布美國六大城市。朱镕基是1984年后15年來訪問美國的首位中國總理。當時,美中關系比較緊張,經貿摩擦、人權問題等都成為美國政客攻擊中國的口實。而朱镕基在訪美期間所展現的幽默、務實、機智和敢于挑戰難題的性格,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某種程度上化解了一些人對中國的敵意。那一年,我有機會采訪朱镕基訪問美國的一些活動,親自聽了他的幾場演講以及答記者問,對朱镕基的幽默和睿智感佩不已。十多年后的今天,當年朱镕基在美國侃侃而談的形象依然歷歷在目。
1999年4月6日上午,一架銀鷹沖破太平洋上的烏云和暴雨,降落在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朱镕基走下專機后先是向冒雨前來歡迎的民眾揮手致意,然后,他突然改變離開機場的安排程序,冒雨走到歡迎人群面前,與每一個人握手致謝。朱镕基的外套淋濕了,他卻全然不顧,而總理夫人勞安則在后面不斷地為朱镕基抖落身上的雨水。
我是歡迎人群中第一個與朱镕基握手的人,隨即向他提問:“您訪問美國第一站,就趕上了下大雨,您有什么感受?”
朱镕基在雨中回答說:“老天爺似乎不歡迎我,昨天晴天,今天下雨。”
之后,在9天的訪美活動中,天氣成了朱镕基巧妙地比喻中美關系和在美國訪問心情的常用語。
8日上午,美國總統克林頓在白宮南草坪舉行歡迎儀式,朱镕基致詞時用天氣隱喻他的美國之行:“抵洛時春雨連綿,離洛時雨過天晴,到達華府時陽光燦爛。”朱镕基并針對中美關系提出,諍友才是摯友。14日,朱镕基在麻省理工學院演講時,針對中美關系的發展提出:“目前中美關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只是中美友好合作關系長河中一個小小的插曲。我相信,這種困難就像一小片烏云即將過去,燦爛的太陽即將到來。”
6日晚,在南加州僑界歡迎朱镕基訪美的晚宴上,朱镕基很幽默地談起了他的個人愛好。他說:“洛杉磯市長先生問我,你喜不喜歡西方歌劇,我說,還可以,算喜歡吧。江澤民主席喜歡,我陪他看過幾場,只想打瞌睡。我喜歡民樂和京劇,我聽了以后精神振奮。我對今天表演的莫扎特四重奏,也覺得表演得很好,我一直在鼓掌,但我也要承認,我確實聽不懂。”《紐約時報》在隨后的報道中說,朱镕基說西方歌劇令他打瞌睡。克林頓看到后,在記者會上引用這句話揶揄了一下朱镕基。而朱镕基的回答更幽默:“我聽歌劇時絕對沒有打瞌睡,只不過是想打瞌睡。不僅沒有打瞌睡,而且在一些不該鼓掌的地方鼓了掌。”
8日,克林頓和朱镕基在白宮舉行聯合記者會,臺下坐滿了兩國政府的高官和國際傳媒的記者。
有記者問,現在美中關系遇到這么大的困難,你為什么還決定如期訪美?朱镕基回答說:“你是要我說實話嗎?說老實話,我一點也不想來。美國駐華大使尚慕杰告訴我,他要先回美國,到我將要去的地方介紹我,介紹中國,他準備被打得鼻青臉腫。我說,他是一個美國人還要遭到這樣的待遇,我是一個中國人,這個New Face(新面孔)將要變成一個Blood Face(頭破血流)啊。”
針對美國政客提出的中國人權問題,朱镕基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在聯合國將要提出的有關中國的人權提案。他從三個方面介紹了中國的人權情況。朱镕基最后談道:“這次我來美國以前,很多美國的朋友寄給我資料,指出美國的人權也存在諸多的問題,要我把這個信件交給克林頓總統。我沒有帶來,我不想交給他,因為你們能夠自己解決問題嘛。”后來,朱镕基還反問道:“紐約抗議人多,我倒不在乎,但晚上12點鐘用高音喇叭對著我喊,口號聲一直持續到凌晨,使我疲憊又無法入睡。如果要解決人權,怎么不考慮我的人權?怎么不讓我睡個好覺呢?”
在回答所謂中國竊取美國核技術的問題時,朱镕基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洛杉磯市市長夫人曾問我如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我告訴她說,我們今年將有一個盛大的閱兵式,展示中國最新式的武器。這些武器是中國自己開發的,不是從美國偷來的。市長夫人向我建議在那些武器上標明:‘Made in China,not from America’(中國制造,不是從美國偷來的)。”一席話令克林頓總統捧腹大笑。
朱镕基的幽默也展現在他到美國的一些州訪問的時候。在丹佛市,朱镕基在科羅拉多州州長的陪同下步行參觀了一些商店。他說,我看到一些中國產品,但都是勞動密集型的。我買了兩頂美國帽子,以幫助消除中美貿易逆差。在芝加哥,朱镕基談到伊利諾伊州州長時說:“你的政績的確輝煌,但有一個大錯誤:沒去過中國。”
在麻省理工學院演講后回答聽眾中國如何確保充分發揮女性才能問題時,朱镕基作了精彩的回答。他說:“我是十分贊成男女平等的,盡管中國社會歷來存在著‘重男輕女’的傳統。我們代表團里有一位杰出的女性,國務委員吳儀女士。在這一次與美國方面的談判中,她起了關鍵的作用。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她是總理,我是副總理。”
(文/喬 磊 據《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