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 樊曉力
2010年我國職教領域職業指導研究現狀
——基于職教類核心期刊的統計分析
□李向東 樊曉力
選取《職教論壇》、《中國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教育與職業》四種職業教育類核心期刊,其中2010年所載職業指導類學術論文共258篇為研究對象,運用統計分析方法,試圖回答誰在研究職業指導、采用什么方法研究、研究哪些問題、各期刊對職業指導載文特點等問題,反映我國職業指導研究現狀。
職業指導;核心期刊發文;統計分析;2010年
我國職業教育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效,尤其在辦學規模上與普通教育基本持平。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今后10年內,職業教育在保持已有發展規模的基礎上,重點抓質量建設,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職業指導在提升學生職業道德與就業創業能力,促進職業教育質量建設方面,勢必發揮重要作用。職業指導涉及多種教育類型,本文研究只針對職業教育。北京大學編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2008版)中職教類的核心期刊為《職教論壇》、《中國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教育與職業》,集中反映職業教育研究成果,樂傳永、王清強(2010年)對2008、2009兩年人大復印資料《職業技術教育》轉載文章統計,表明上述四種期刊無愧于職業教育研究的頂級期刊。本文抽取其對職業指導問題的研究,以上述四刊2010年所載職業指導類學術論文共258篇為研究對象,運用統計分析方法,試圖從此窺見我國職業指導研究現狀。
統計發現,2010年上述四刊職業指導相關論文作者主要分布于江蘇、河北、浙江、廣東、廣西、河南、江西、北京等地,貴州、甘肅、黑龍江、內蒙古、西藏、福建、海南等邊遠或貧困地區研究者較少或甚至未出現。(見表1)
研究者的業務專長較分散,以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相關研究方向為主體,兼有職業指導、經濟管理類、心理類、具體學科專業類及少數法學、社會學研究者。研究隊伍的多樣化,一方面反映出職業指導的教育性與跨學科性的特點,可以從多學科角度開展研究;另一方面,專門以職業指導為研究方向的研究者僅占不足20%,一定程度說明職業指導研究隊伍專業化有待進一步提高,也從一個側面反映當前職業指導理論體系不系統、不深入,入門“門坎”較低。 (見表2)
本次統計共發現7位多產作者,除金兵發表3篇文章外,其他6位作者均發表2篇。結合7位作者在四刊之外的其他期刊職業指導論文的統計,認為2010年金兵、李雄、吳建國綜合發文量較多。(見表3)

表1 研究者所在地區分布

表2 研究者研究方向統計

表3 多產作者統計
職業指導研究主要包括就業指導、創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等研究內容。上述四刊針對就業指導問題發文最多,占總發文量的近40%。研究者討論的熱點問題集中在學生就業需求、就業心理特點分析、學校教育與用人單位對接、如何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當前某個專業或區域的就業現狀分析、就業相關法律政策等問題。研究者關注重心在就業指導的實踐層面,多數研究是基于自身的工作經驗,較少觸及“本質”“為什么”等深層次問題。只有少數學者觸及職業指導思想國內外沿革、職業道德、職業分類與演變、職業與專業的對應關系等理論層面的研究。
有關創業指導的研究論文大多從教育角度出發,涉及創業培養模式、創業課程、創業能力培養、創業教育實施路徑等問題。也有少數研究者觸及到創業理論、創業心理的研究。
研究者比較關注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擇業心理及擇業價值趨向,相關研究分別占該類研究的32%和15%,這與作者隊伍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較多有關,他們更關心如何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見表4)
一篇論文常常有多種研究方法,本文只統計其一種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根據統計結果,職業指導論文以經驗總結與文獻研究為主,二者占到近80%。其次為調查法與個案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較研究法極少使用。(見表5)
根據以上對職業指導覆蓋面的統計,實踐層面的研究占主體,則對應研究方法本應以調查法、案例分析、個案研究占主體。而實際則不然,本該退而據其次的經驗總結法與文獻法卻占到絕大比例。這反映我國職業指導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研究者多是通過經驗和推理獲得結論。

表4 研究內容覆蓋面分布
就各期刊載文量而言,2010年職業指導載文以《教育與職業》、《職教論壇》二刊為主體,其載文量分別占載文總量的46.9%、28.7%,平均每期載文分別為3.3篇、2.1篇。《職業技術教育》載文相對偏少,平均每期載文量不足一篇(見表6)。基金載文方面,以《職業技術教育》、《職教論壇》基金載文比例最大,且二刊國家級課題成果載文占有相當比例,《教育與職業》基金載文比例最小(見表7)。四刊基金載文均以省級基金載文為主體,綜合比較《職教論壇》在載文數量和基金載文比例方面占有優勢。

表5 發文研究方法統計

表6 各期刊載文量比較

表7 各期刊基金載文比較
從論文研究的主要問題看,四刊既有共同關注的問題,也有各自關注的側重點。如何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和改進創業教育兩問題四刊均發表多篇論文,反映出這兩個問題是職業指導工作中的重點問題,引起大家共同關心。《職教論壇》側重刊發了“職業指導質量評價體系(標準)問題”的論文;《教育與職業》側重刊發了“職業生涯教育與實施”的論文;《職業技術教育》側重刊發了“職業價值觀”“職業指導相關工作人員職業發展”的論文;《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側重刊發了“職業演變及分類”的論文。(見表8)

表8 各期刊熱點問題比較

表9 各期刊載文欄目比較
四刊職業指導類載文均分布在多個欄目中。統計發現,除《職業技術教育》載文欄目不便統計,其余三刊均有職業指導的載文專欄:《職教論壇》為“就業指導”,《教育與職業》為“職業指導”,《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為“招生與就業”。同時,三刊職業指導類載文均分布于多個欄目(見表9)。比較而言,《職教論壇》主體欄目豐富,有利于接收多方位多視域的職業指導論文。結合本文的統計,筆者認為,目前我國職業指導尚處于初級階段,從多個角度多方位接收職業指導論文對促進職業指導發展,從而更好地提升職教質量是有益的。
(一)隨著我國職業教育及職業指導的發展,職業指導研究取得重要發展:
1.部分省市職業指導發文數量可觀。對各省發文量及基金發文量的統計顯示,江蘇,河北,浙江,廣東,廣西五省是職業指導研究熱點地區,匯集了一批職業指導研究隊伍。
2.職業指導研究顯現出多視角、跨學科的特點。發文作者從職業指導工作、職業指導與德育、企業經營、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健康、法律等多個視角探討職業指導的相關研究;職業指導內容涉及就業指導,創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職業分類及演變等多項內容。
3.職教類核心期刊均涉及職業指導且顯示出各自的特點。就載文量而言,以《教育與職業》、《職教論壇》載文為主體,而《職業技術教育》、《職教論壇》基金載文占較大比重;四刊共同以“提升就業力”“發展創業教育”為核心內容,之外有各自獨特的關注點。
4.職業指導研究出現數位多產作者。
(二)通過對2010年職教類核心期刊職業指導載文的統計,筆者發現職業指導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
1.部分省(市、區)職業指導研究缺乏。尤其是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寧夏,海南等省區四刊中尚未出現職業指導類發文。
2.職業指導研究隊伍專業化水平不高,研究專長分散。
3.研究方法失當。在目前職業指導以實踐性研究為主的背景下,調查法、個案研究、案例分析應成為主要的研究方法,過多的經驗總結和文獻研究將不利于促進職業指導的發展。
4.經驗總結論文多,理論分析論文少,尤其缺乏前沿性的理論文章。
(三)結合本文的統計分析,筆者認為,職業指導研究將朝著以下幾方面發展:
1.發展形成職業指導研究者為主導,職教工作者為主體,多領域學者參與的研究者群體隊伍。職業指導兼具職業教育與職業指導的雙向屬性。同時,職業指導多視域、跨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其研究者既可以是職教領域相關研究者,又可以是企業經營類、心理健康、社會學、法學等方向的研究者。
2.在注重職教質量建設的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里,職業指導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以提升學生職業道德素養與就業創業能力為導向的職業指導基金論文發表將占據更大比重。
3.職業指導發達省份帶動落后省份,實現全國范圍內富有地域特色的職業指導研究。這是由我國職業指導目前各地發展較大差異性決定的。
4.職教類刊物在共同關注就業指導、創業指導的基礎上,樹立起各自對于職業指導研究獨特的關注點。職業指導跨學科、邊緣性的特點決定了其研究的多向性。各期刊發揮其不同視角的引領作用,職業指導發展才更易于走向專業化,其內涵也會更豐富。
[1]陳衍,房巍,等.中國職教研究學社影響力[J].職業技術教育,2009(36).
[2]吳浩,李向東,等.職業教育管理三十年研究綜述[J].教育與職業,2009(33).
[3]李曉梅.《比較教育研究》論文統計及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1999(2).
[4]夏旭.《圖書館論壇》基金論文產出的定量分析[J].圖書館論壇,2006(4).
[5]http://www.cnki.net/index.htm.
李向東(1964-),男,天津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論;樊曉力(1986-),女,山西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論、職業指導。
課題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21世紀初我國職業教育研究反思與前瞻”(課題編號:GJA094012)的階段性成果。
G712
A
1001-7518(2011)15-0004-04
責任編輯 殷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