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云 李建勇 李永強
反腐排頭兵
——記中共原平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孔保寶
■楊峰云 李建勇 李永強
人物檔案:孔保寶,1978年3月參加工作,198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2年2月任中共偏關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2010年1月任中共原平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擔任紀委書記10年間,多次受到忻州市委、市政府表彰。2006年被授予“山西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011年1月被授予“山西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稱號。
孔保寶身上有一股刻苦鉆研、永不服輸的勁頭,他一直把學習作為畢生不懈的追求和任務。他對政治、經濟、科技、歷史、法律等許多方面都有濃厚的興趣,平時就積累了廣博的基礎知識,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功底。從2002年擔任偏關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那一天起,為了盡快熟悉業務,進入角色,他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學習制度和詳細的學習計劃,無論工作多么忙,都堅持學習,雷打不動,利用別人休閑時光抓緊學習已司空見慣。他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紀檢監察業務知識,并虛心向辦案經驗豐富的老同志請教,很快就成為紀檢監察工作的行家里手。10年來,他在學好業務知識的同時,還十分關注最新的政治資訊,以準確把握黨和國家最新的政治動態,及時領會新出臺的政策方針,并將其運用到工作當中。他堅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虛心從群眾中學習真知。他還把實踐經驗總結成30多篇理論文章,其中《紀委書記只有自身過得硬在黨員和群眾中才有公信力》等多篇文章在國家和省級媒體上發表。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是工作不斷進步的源泉和動力。孔保寶擔任紀委書記10年來,先后創造性地開展了多項工作,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是縣級紀委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孔保寶始終把農廉工作抓在手上不放松,取得顯著成效。2009年,偏關縣被省政府評為“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先進縣”。2010年他到原平任職后,便把農廉工作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托“三個中心”,推進兩項代理,搭建一大信息公開平臺,構建起“三二一”農廉工作新機制,總結出“五創十化”工作法,使原平的農廉工作成為全省的樣板,接待了省內外兄弟縣市26批次500多人參觀學習,召開了全忻州市的農廉工作現場促進會和農廉網絡化建設座談會。創辦了全省一流的“百姓陽光網”,直通千萬家,內容涵蓋了全市18個鄉鎮、3個辦事處、520個行政村和市級96個行政事業單位,將黨風廉政建設、黨務政務村務、惠民政策法規、“三資”管理等情況,通過互聯網向群眾公開,傳播信息達130多萬條,群眾與干部還可以在線溝通,很受歡迎。
政風行風評議工作,是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孔保寶一直抓得卓有成效,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偏關縣被省政府評為“政風行風評議工作先進縣”。到原平工作后,孔保寶總結經驗,提升工作水平,提出了“圍繞一個中心、堅持兩條原則、抓住三個環節、注重四個結合”的做法,原平市的政風行風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去年,原平市又被評定為省級先進市。
效能監察工作是紀檢監察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切入點。不管走到哪里,效能監察工作都是孔保寶傾全力抓好的一項工作。2005年,偏關縣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效能監察工作,成立了全省首家縣級效能監察投訴中心,被省紀委、監委列為全省第一批效能監察工作聯系點。實行了“受理投訴督辦卡”制度,對不作為、亂作為、辦事效率低下等問題進行了查處,對全縣符合產業政策且環保達標的重點企業實行了政府掛牌保護。到原平后,孔保寶針對環境不優的突出問題,認真開展了軟環境調查,制定實行了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跟蹤督查制等規章制度,使機關工作作風明顯轉變,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開展廉政風險排查防控,是孔保寶到原平后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的一個重大舉措,被省紀委監察廳確定為試點縣市之一。為摸索出有效可行的經驗,他親自制定工作方案,并創造性地實行了“四步查找、三關審核、雙百評議、一網公開”工作法,分四個階段扎實推進。目前,全市95個單位共清理和審核各類行政權力2664項,查出思想道德、崗位責任、制度機制等方面的風險點22642個,其中高風險3162個、一般風險11940個、低風險7540個。在此基礎上,按照不同的風險等級,分別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著力構建了“以崗位管好點、以程序管好線、以制度管好面”的立體防控網絡。
“案件查處是紀委的主要職責,不敢查案就不配干紀檢,不敢碰硬就不配當紀檢書記!”鏗鏘的話語折射出的是孔保寶剛直正義的性格和無私無畏的胸懷。履職基層縣紀委書記10年的他,在案件查處的風口浪尖上敢于動真碰硬、敢于攻堅克難,在干部群眾心目中樹立了“鐵面執紀”、“鐵腕懲腐”的形象。
近年來,新原鄉柳巷村因土地補償問題引發上百群眾多次赴省、進京上訪,嚴重影響到了全市和諧穩定的大局。原平市委、市政府多次派工作組進駐該村,但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孔保寶到任后,首先處理的就是這一棘手的大案。在初核的基礎上,對該村原村委主任李某果斷采取“雙規”措施并開始立案調查。他對該案的查處親自部署、親自研究。經過專案組兩個多月的內查外調,李某涉嫌非法轉讓土地、貪污、受賄等問題基本查實,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涉案178萬元違法違紀資金全部被追繳。同時,按相關的政策,妥善解決了村民的土地補償問題。柳巷村又恢復了以往的安定平和。
原平市煤炭資源豐富,近年來私挖濫采久打不禁、屢有反彈,成為影響全市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大“毒瘤”,特別是2010年春節剛過就發生了一起私挖濫采致5人死亡的惡性事件,引起省、市領導的重視。孔保寶一到任就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打擊私挖濫采的攻堅戰中,他著力發揮紀委、監察局的職能作用,將嚴懲私挖濫采背后腐敗問題作為引深煤焦領域反腐敗專項斗爭的重要切入點,加大對私挖濫采“保護傘”的打擊力度,向私挖濫采這一“毒瘤”開刀。一年來,在孔保寶的帶領下,紀檢監察機關頂住各種壓力、拒絕多方說情,共立查私挖濫采案件15起,給予38人黨政紀處分,其中涉及國家公職人員22人,副科以上領導干部7人,移送司法機關12人,形成了案件查處的高壓態勢,對遏制私挖濫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清繳欠繳稅費、基金、價款也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直接涉及企業和個人利益。全市142個涉煤和非煤礦山企業欠費總額高達4億余元,資源整合后許多煤礦已經易主,清繳難度可想而知。孔保寶上任后,不回避矛盾,頂住壓力,全年共清繳各類欠費1.9億元,清繳率達92.8%。此外,2010年還累計追繳工程建設領域各類稅費9128萬元。
孔保寶十年如一日,始終心系群眾、關注民生,把解決民生領域問題、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作為工作的原動力和執政之基,全心全意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偏關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05年,偏關縣推行“干部幫扶農民養羊工程”。縣紀委把陳家營鄉壩子山村確定為幫扶點后,孔保寶多次深入村莊,跟群眾促膝交談,幫助村干部制定養殖規劃,并協調有關部門給予多方面支持。先后為該村籌集資金30多萬元,全村每戶建成標準羊舍一個,發展養羊2300多只,人均純收入近1萬元,達到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倍以上,成為“全縣舍飼養殖第一村”。全村老百姓齊夸:“孔書記幫咱發羊財啦!”
原平市西鎮鄉下薛孤村通往108國道的道路又破又窄,群眾出行十分不便,村里沒有資金,無力修補。孔保寶幾經努力,為該村爭取回154萬元修路專款,建成一條長3公里、寬6米的柏油硬化路,解決了鄰村上下一萬多農民的出行問題。大牛店鎮上陽武村實施“萬米防滲渠工程”同樣遇到了資金困難,又是孔保寶四處奔波聯系,為該村爭取回15萬元專項資金,使1200多米U形防滲渠工程,經過兩個月奮戰順利完工。子干鄉子干村是革命烈士劉子干的家鄉,在建設廉政文化廣場中,也是資金跟不上,還是孔保寶同志親自出馬,想方設法籌集到30多萬元,加快了工程進度。
“群眾事無小事”。身為紀委書記,孔保寶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向來重視,總要千方百計加以解決。去年5月下旬,原平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崗職工因沒有落實生活待遇到市里上訪,正好那天是孔保寶接訪。他詳細了解情況后,馬上督促有關部門撥款60萬元予以落實。下崗職工們拿到錢后激動地說:“孔書記真是咱們的貼心人!”段家堡鄉牛食堯村占地補償糾紛,也是孔保寶接訪時在了解情況后一手安排督促化解的。輪到孔保寶的接訪日,一天最多接待過300余名群眾,反映問題全部予以落實。后來群眾有問題就只等他接訪的那一天反映,因為他們都明白“孔書記能幫咱們解決實際問題”。
“打鐵必須自身硬”是孔保寶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作為一名紀檢干部,他深諳“公生明,廉生威”的道理。工作中,他總是身先士卒、腳踏實地、一絲不茍,全身心投入、快節奏工作。他雷厲風行的作風,給人留下“工作狂”的印象,在單位內外有口皆碑,他上為領導分憂、下為同志們作主,積極協調處理方方面面的關系,深受領導的重視和同志們的愛戴;生活中,他一向是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恪守“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的原則,不喝酒、不抽煙、不打麻將;他要求家庭成員“不準收禮收紅包、不準單位內部和管轄部門的人進家門”;對群眾,他從來都是身無官氣、一片赤誠、民生為懷、言出必行,通過與群眾談心交流,深入細致了解基層情況,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解決問題以后還要定期“回訪”,看實際效果怎么樣,看群眾滿意不滿意,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紀檢監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