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我國著名心臟移植專家孟旭教授"/>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 吳興海 郭可泉 張海波

▲孟旭和世界心臟瓣膜成形技術奠基人著名專家Carpentier 教授合影
如果說夢想是一雙翅膀,可以帶著我們自由地翱翔,飛向遠方勝利的天堂,那么責任就是一個鮮明的旗幟,它時刻指引著我們克服困難、突破障礙,走向勝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9 病區主任孟旭以治病救人為目標,在醫學研究的道路上,奮力前行?!靶坳P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一偉人的詩篇曾無數次在最困難的時候激勵著孟旭,讓他一次次重新拾起攻克難關的希望。20 余載的辛勤求索,無數個日夜的總結思考,國際首例心臟移植后同供者骨髓移植終于獲得初步成功,標志著我國大器官移植實現了突破性進展。孟旭不辭辛苦的耕耘終于為心臟移植患者的二次生命開啟了一扇通向光明的窗。
過去,不可企及的“換心”神話——心臟移植是醫學界公認的難度最高、風險最大的器官移植手術之一。世界上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于1967年在南非施行,作為終末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目前全球累積完成心臟移植手術超過7 萬例。
20 世紀80 年代,免疫抑制藥物的應用是器官移植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移植術后服用免疫抑制藥物,在抑制患者自身免疫狀態的條件下,可獲得相對滿意的中短期生存。但即使終身應用免疫抑制藥物,也無法避免慢性排斥反應的發生,而且免疫抑制藥物導致的感染及惡性腫瘤等并發癥使心臟移植患者難以實現長期生存,術后10 年生存率僅為50%左右。此外,免疫抑制藥物需終身服用,用于免疫抑制藥物的費用高昂,我國心臟移植患者用于免疫抑制藥物的花費約為每年3 萬元,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醫療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心臟移植手術不僅手術難度大、風險高,而且需要心外科、心內科、麻醉、體外循環、重癥監護、藥學、影像及后勤等相關學科和部門的密切配合,是檢驗一所醫院整體醫療技術水平、科研實力、綜合管理的標尺。目前國內心臟移植手術超過每年25 例的醫院不超過3 家。我國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于1978年施行,患者只獲得短期存活。

▲孟旭在國際心臟瓣膜修復技術高級研討會上做報告
20 多年來,那些需要心臟移植病人的苦痛,深深地刻印在孟旭的腦際,成為他揮之不去的記憶與割舍不斷的牽掛。如何讓病人脫離心臟移植后終身服藥及存活率低的折磨,延長病人的生命,成為孟旭孜孜不倦探索的動力。
面對嚴峻的形勢與考驗,北京安貞醫院肩負著巨大的壓力,在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之后,于1992 年完成了北京市第1 例及我國第2 例的心臟移植手術,且第一次取得了長期存活,孟旭參與了此次具有非凡意義的手術活動,使我國停頓了14 年之久的心臟移植再次啟動,此后安貞醫院在國內率先將心臟移植手術納為常規手術。
作為我國心臟移植學界的領軍專家,孟旭于1996 年前往世界心臟移植中心的翹楚——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心臟中心學習心臟移植相關技術及理論,而后率領自己的團隊經過辛勤鉆研,在心臟移植的臨床工作和科研工作中獲得了累累碩果,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累計成功完成近160 例心臟移植手術,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心臟移植術后1 年生存率超過90%,并在無創免疫排斥監測、圍術期ECMO 輔助、個體化藥物治療等領域均居于國內心臟移植學界領先地位。

▲孟旭和5 名心臟移植術后患者合影
在攻克了心臟移植領域一個個難關后,面對困擾心臟移植領域的瓶頸問題——慢性排斥反應及免疫抑制藥物的副作用,孟旭以外科醫生特有的手術刀般銳利的敏感認識到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是打開困擾在眾多心臟移植患者枷鎖的“鑰匙”。
多年來,針對心臟移植免疫耐受領域的學術高峰,孟旭逐步建立了心臟移植臨床及科研研究團隊,并潛心領導團隊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一次次失敗的實驗中總結教訓,在一次次有成功跡象的實驗中獲得經驗,在埋頭辛勤鉆研多年之后,在進行了大量的動物實驗和充分的前期臨床試驗基礎之上,孟旭心臟移植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適宜應用于臨床心臟移植的免疫耐受方案:應用“灌流法”采集供者髂前上嵴骨髓干細胞;應用骨髓內移植方法將供者骨髓干細胞移植于受者髂后上嵴;應用改良低毒性預處理方案行骨髓移植前預處理;建立心臟移植與骨髓腔內骨髓移植分期移植方案。此次移植方案對器官移植免疫耐受誘導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理論及技術方法創新和改進,初步的臨床試驗結果發表于2011 年《中華器官移植雜志》,引起了國內同行專家的熱切關注,被認為是我國器官移植工作的重大突破。上述研究成果為我國及世界器官移植免疫耐受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免疫耐受理論是目前世界移植免疫學領域的熱點和前沿性研究之一。人體器官移植是將供體移植物經外科手術移植到受體(宿主),但受體的免疫系統認為移植的心臟或其他器官為“異物”,免疫系統激活,移植器官將會排斥失去功能。如果對受體進行特殊處理,使受體的免疫系統在器官移植后,認可移植的器官為“自身”,不產生免疫排斥的攻擊,即可使器官移植物在受體內“和平共處”。這種宿主不僅對器官供體產生特異性的“認可”,同時又不失其對自身腫瘤和外來細菌及病毒等免疫防護能力的狀態即是免疫耐受。

▲孟旭在手術中
免疫耐受的理念是多年基礎與臨床移植學研究成果中的重大突破,其臨床應用的實現將引領器官移植醫學步入一個新的臺階?;颊卟粌H可以減少甚至停止服用免疫抑制劑,避免免疫抑制劑長期服用的嚴重副作用,并且大大減少社會的醫療資源消耗和患者的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有望減輕甚至消除由于免疫排斥反應導致的移植物慢性失功,從而實現患者的遠期“綠色生存”。多年來,免疫耐受誘導一直是器官移植領域的一朵奇葩,吸引國內外無數醫學專家學者嘔心瀝血,潛心研究,試圖摘取或是靠近這朵誘人的奇葩,以解決困擾移植學界多年的瓶頸問題。
2010 年春節后,來自吉林的一位37歲的男性患者,慕名來到孟旭的專家門診求治。該患者患有擴張型心肌病3 年,近一年來多次心衰發作,反復住院治療,遍訪了國內多位心臟病專家后,得到的答復是生存一年的希望不到50%,心臟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在完善相關檢查后,該患者進入了心臟移植等待名單。
而后,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倫理委員會及其他相關科室經充分論證后,認為該患者適合進行免疫耐受誘導臨床試驗,在取得患者書面同意的前提下,該患者被納入此次臨床研究。
2010 年6 月22 日上午11 時,孟旭的心臟移植供體采取團隊順利采取了捐獻心臟供體及骨髓。完成骨髓干細胞分離、計數、凍存工作備用。同日下午6 時,原位心臟移植手術順利完成。
2010 年8 月8 日,心臟移植術后48天,在順利安全度過心臟移植圍手術期后,該患者接受同一供者的骨髓干細胞行骨髓腔內移植。
2010 年12 月22 日,心臟移植術后7 個月,骨髓內骨髓移植術后5 個月,在免疫抑制藥物減少為常規劑量1/3 情況下,經心肌活檢等相關檢查檢驗證實心功能良好,無排斥反應發生,臨床試驗取得初步成功。
在此次心臟移植手術中,孟旭以及北京安貞醫院的手術團隊,付出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手術期間以及術后的觀察期,孟旭高度重視和投入,密切注視患者康復情況,把患者的生命健康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孟旭從醫伊始,就以此為信念,把幫助每一個病人擺脫病痛、展開新的生活當作自己奮斗不息的動力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2010 年12 月28 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宣布國際首例心臟移植后同供者骨髓移植獲得初步成功,無數抽象的專業術語和數據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但令人振奮的信息——眾多心臟移植患者終于可以在“換心”后減少甚至停止服用抗排異藥物,“綠色生存”終現曙光!
面對國內移植學界同行專家的祝賀和眾多媒體的采訪,孟旭平靜地回答,“這是自1992 年我們完成國內第2 例心臟移植手術以來,心臟移植工作的一個突破性進展,打開希望之門后,今后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孟旭并沒有滿足于眼前所取得的成績,而是把目光放在了未來的工作上,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他從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