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潔
于無聲處見精神
—— 記湖南省先進工作者、常德市石門縣安監局局長廖琪寧
文/林 潔
他在全省首推 “一票否決預告”制度、礦山員工上崗掛牌管理制度;他上任短短一年時間,使全縣行風測評倒數第四的石門縣安監局一躍成為全縣行風測評前10名、縣“五好領導班子”、“目標管理先進單位”;他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四次榮立二等功,2010年被評為“湖南省先進工作者”。他就是常德市石門縣安監局局長廖琪寧。

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兒子,從鄉招聘干部到計生專干、副鄉長、鄉黨委副書記、鎮長、鄉黨委書記、縣安監局長,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廖琪寧每走一步都不容易。長期在基層的工作經歷和環境熏陶,使他養成了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職業習慣。扎根山區多年,盡管職位不斷升遷,但廖琪寧“盡責第一”的人生追求始終如一。
2005年初,廖琪寧擔任石門縣偏遠貧困鄉子良鄉的黨委書記。在他的帶領下,子良鄉只用了一年就摘掉了“計劃生育一票否決”的帽子。他又用三年使集鎮大變樣,硬化村道110多公里,還建起全省一流的敬老院。
2009年初,廖琪寧走馬上任縣安監局局長。當時的局面不容樂觀,局機關人心不齊,管理松散,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頻發。同時,安監部門成立時間不長,開展各項工作缺乏好的經驗,很少有現成的路子可走。許多領導和朋友善意地提醒他,安監工作可不好做,是“地雷陣”。廖琪寧卻偏不信這個邪,上任伊始,他在敲定內部管理方案后,便一頭扎進基層,上礦山,進企業,摸排隱患,征求意見,積極探索安全生產監管的有效模式。
廖琪寧思維超前,工作方法靈活,只要有利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都會想方設法去做。為了使安全監管更加細致和量化,他向縣政府建議,對安委會成員單位和鄉鎮分別進行考核,進一步明確責任。在此之后,全縣安全生產聯合執法的機制步入了良性軌道。他促使石門縣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把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和“一票否決預告”制度首次寫進了紅頭文件。
在高危企業的管理上,石門縣安監局先后制定出臺了針對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四大高危行業的考核辦法。該辦法操作性強,指標詳細,半年考核一次,年終兌現獎懲。其中,對連續兩年處于后三位的不合格企業,縣安監局會提請縣政府依法予以關閉。到2010年,石門縣共關閉煤礦1家,礦山企業8家,煙花爆竹委托批發點2家、零售店61家,危險化學品企業3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廖琪寧倡導在礦山企業全面推行員工編號管理制度,實行掛牌上崗,規定從業人員必須做到“八個對口”,即身份證、合同、花名冊、工資表、培訓合格證、保險單、出入礦井登記名單、上崗工作證全部對口,統一編號建檔,制作號牌,持牌上崗,憑指紋識別上崗人員身份。對此,縣安監局采取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動態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從源頭上控制礦山隨意進人、礦工不經培訓就上崗的現象。此外,安監部門還推行了安全監管樣表檢查法,檢查表一式三份,要求基層班長、礦山負責人、鄉鎮領導三道簽字,有效杜絕了礦山企業安全檢查走過場的現象。這些既治標又治本的硬招,猶如給礦山企業安裝了一道安全閥門,在保障礦山企業生產安全方面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廖琪寧常說,是黨和人民培養自己走上了領導干部的崗位,要用實際行動報答黨和人民對自己的信任。他非常注重換位思考,擔任安監局長后,善于換位思考的良好習慣使他和監管對象能夠相互理解溝通,為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條件。
他在調研走訪大量企業后了解到,煤礦、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或經營許可證,要通過市、省級審批,程序繁雜,耗時較長,企業有苦難言。與一些人愛抱怨、消極等待不同,廖琪寧總是積極主動地想辦法為企業排憂解難。為了解決企業辦證難的問題,他先后20多次帶隊或派員深入鄉鎮和企業召開現場辦公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縣安監局黨組決定,由局里派領導和相關股室負責人免費陪同企業到省、市辦證,并且規定辦證的后限時間。他還多次親自帶隊到省、市主管部門進行協調溝通,請求上級優化辦證程序。
2010年,廖琪寧先后多次陪同企業負責人到省、市主管部門辦理相關許可證。在他親力親為作風的影響下,石門縣安監局工作人員化監管為服務,積極為企業解決辦證難題,僅在2010年就為企業辦回了60多個證件,而且沒有一家企業因為辦證而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得到了企業主們的一致好評。
較好地解決了辦證難這個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后,廖琪寧又趁熱打鐵,召集相關人員研究解決煤礦技改進度緩慢、礦山企業成本過高、企業員工素質偏低等一系列問題。為此,廖琪寧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自帶設備和資料,針對各礦隱患整治中的具體問題,結合各種事故案例,逐礦上門免費培訓。2010年,縣安監局為企業培訓員工達9000多人次,為企業節省了不少費用。這種免費培訓模式在石門縣直科局是第一家,深受企業歡迎。
上任短短一年間,行風測評在全縣排名倒數第四的石門縣安監局,一躍進入2009年度全縣行風測評前10名,還被評為2009年度石門縣“五好領導班子”、“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和“常德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安監工作具有高風險性,要有敢于碰硬的勇氣。廖琪寧深信,一正壓萬邪。2009年初,到安監局上任不到一個月,他就碰到一起棘手的案子。有一家煤礦非法組織復工復產,局黨組一致決定給予其10萬元重罰,而這種程度的處罰以前從沒有過。當時,由于該煤礦老板背景復雜,很快就有許多人來“打招呼”,請求廖琪寧幫忙,能夠從輕處理。一時間,當地風言四起,甚至有人公開打賭,這個處罰會不了了之,其他企業主也都等著看這個剛上任的安監局長怎么收場。廖琪寧把該煤礦老板找來,與之不斷溝通,并向相關領導坦誠匯報,最終還是處罰到位,縣安監局嚴格執法的局面也從此打開。到2010年,全局共執行各種隱患治理和事故查處案件53起,是前些年總數的兩倍,而且沒有一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只要敢于擔當、不求得失,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扭轉不了的局面。在執法辦案的過程中,廖琪寧自己都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有些被處罰的對象對他懷恨在心,并揚言要給他好看,但他對此從不畏懼。他說:“我要是怕事,就不當這個安監局長了。無論是誰,只要他搞非法生產,我們就絕不手軟,嚴厲查處!”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兩年多來,石門縣安監局隊伍班子在廖琪寧的帶領下,依法監管,嚴格執法,實現了石門縣安全生產工作五個“明顯”,即安全生產水平明顯提升、安全基礎明顯夯實、安全隱患明顯消退、安全事故明顯下降、死亡人數明顯減少,一舉扭轉了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2010年,石門縣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較大幅度下降,事故控制指標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