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新宇 福建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探討安全評價與安全教育培訓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新模式
文/于新宇 福建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安全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企業的安全狀況,找出存在的事故隱患,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預防、控制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發生,促使企業達到規定的安全要求。近年來,國家安監總局強化了對煤炭、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的安全監管,對這些行業實行“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并要求這些企業進行系統的安全評價,取得了極其顯著的成效,特別是在機械設備安全性和作業環境安全性這類“物的不安全狀態”方面,安全性評價已相當成熟,有力地推動了企業本質安全性的提高。然而,在對企業進行安全評價的過程中,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的評價效果不明顯。雖然評價中有涉及到安全管理的內容,但在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提高人員的安全素質方面,還是一個薄弱環節。
安全教育培訓的目的是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促使其掌握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技能,是防范事故發生的主要對策之一。然而,企業的安全教育培訓方面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培訓內容與企業實際情況脫節,缺乏針對性;培訓形式單一,浮于表面;培訓過后的考核走過場等等。
安全教育培訓與安全評價相結合,是在對企業全面開展安全評價的同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的一種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有效對策。

筆者所在單位具有安全評價資質和安全培訓資質,近幾年在實踐安全評價與安全教育培訓相結合的過程中,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形成了有特色的安全管理新模式。
安全教育培訓有助于提高安全評價的質量
安全評價的過程中,安全評價人員會就一些問題詢問企業的相關人員,常常感覺到部分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的安全素質不高,對一些新的安全政策、法規要求認識不清,貫徹不到位。有些人連最基本的安全知識都不知道,如:哪些是特種設備,需要注冊登記;哪些場所需要設置可燃有毒氣體的報警裝置;重大危險源如何辨識等。對于評價人員在評價報告中提出的一些整改意見,有的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不理解,認為是增加企業的負擔,給企業添麻煩,甚至許多企業員工都感到不理解。
隱患治理需要依靠人去落實,安全評價機構的人員無法長期呆在企業為其指導安全隱患的整改,這就需要提高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安全素質。因此,安全教育培訓的介入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評價機構可以結合安全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隱患,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安全教育培訓方面的服務,有效地指導企業開展安全隱患整改工作。同時,安全培訓教師參與安全評價過程,可以發現安全評價人員知識、能力不足之處,從而更好地、有針對性地對安全評價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培訓,提高安全評價人員的業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安全評價質量。
安全評價有助于提高安全教育培訓的效果
企業員工安全素質的高低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安全教育培訓的效果又直接影響員工安全素質的提高。因此,什么樣的安全教育培訓模式能引起企業員工的強烈反響,真正提高安全教育培訓效果,一直是我們在思索的問題。將安全教育培訓融入到安全評價中的新模式,則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有助于提高安全教育培訓的效果。
首先,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不會與實際需求脫鉤,具有針對性。從事安全教育的教師下到企業一線參與安全評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更真實地了解企業相關人員所需要何種安全知識、信息,對完善教材及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很有幫助。
其次,可以使安全教育培訓的形式多樣化。理論培訓結束后,受訓人員可以和培訓教師、安全評價人員一起到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因地制宜灌輸安全知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訓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各個工作崗位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對操作人員的違章行為進行糾正。其目的是增強受訓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養成職業的安全習慣。
再次,安全教育培訓教師可以根據安全評價中發現的事故隱患,逐一地為學員進行講解,提高學員辨識危險源、發現隱患的能力。同時,在企業生產現場發現的一些安全隱患,可以制成圖像、影音資料,作為安全教育培訓的第一手素材。
安全評價與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可以相互促進
首先,企業安全教育培訓是安全評價中檢查的一個重點內容。《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等法律、法規都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都要經過相關的安全教育培訓,或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并對教育培訓的內容、課時等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此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評價過程中,要檢查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是否健全,相關人員是否取得資格證書,是否有“三級”教育記錄,培訓學時是否充足,培訓內容是否符合要求等等。因而,安全評價起到了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作用,促使企業必須加大安全教育培訓的投入,切實有效地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不能應付了事。
其次,安全教育培訓可以推動安全評價工作的開展。《勞動法》、《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關于加強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規章都對建設項目安全生產設施的“三同時”及相應的安全評價工作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有些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對這些安全政策法規不是很了解,又或者認為安全評價是加重企業的負擔,沒有必要開展。因此,要通過安全教育培訓向企業負責人及安全管理人員宣貫安全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闡明安全評價的目的及重要性,從而使安全評價工作得以更加廣泛地開展。舉個例子,筆者曾受某集團公司的邀請,講解企業主體責任考評工作的要求,來聽課的都是各公司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課上向他們解釋了安全評價的重要性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他們的觸動很大,紛紛表示要盡快安排本公司項目的安全評價。同時,由于與聽課人員一起探討了他們所提出的日常安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又進一步了解了企業相關人員在哪些方面的安全知識比較欠缺,從而為下一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供了內容和方向。
目前,有很多安全生產中介機構同時具備安全評價、安全培訓的資質,這是一種優勢,為安全評價與安全教育培訓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新模式的推廣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通過近幾年對該模式的實踐探索,我們深刻體會到,安全評價與安全教育培訓相結合的新模式是安全管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它不僅能切實改善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還能提高安全評價機構的安評質量,提升安全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效果,實現“三贏”的局面。同時,我們也鼓勵安全評價人員和安全培訓教師互相參與到評價及培訓工作中,使安全評價、安全教育工作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