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鐵(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
抽油機井合理調整參數經濟界限的研究
蔡俊鐵(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
通過對比調整參數井的措施前后生產數據,并按照調參原因、調參類別進行分類分析,找出了調整參數對油井產量和含水影響的變化規律。應用經濟評價理論對降低噸油成本和影響產量等因素進行定量評價,提出了調整參數的技術經濟界限,為抽油機的技術管理和節能增效提供了可行依據。
調整參數井 影響產量 流壓 技術經濟界限 節能
2006年1—12月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的72口井在進行參數調整后,均出現液量、含水、產量波動的情況。為了確定調參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對這部分井進行了分析。
井調小參數包括:檢換泵后調整參數、供液不足井調小參數和地面設備原因調小參數。
檢換泵后為了協調供排關系,對7口井進行了參數調整。調整后平均單井日增液15.43 t,日增油0.78 t,供排關系趨于合理,效果較好。
對于供液不足的井,為了改善供排關系,對沉沒度小于150 m并且泵效小于40%的30口井調小了參數。調整后,平均單井日降液7.1 t,日降油1.1 t。調整井產液量變化不大,產液量下降導致產油量下降,沉沒度由原來的平均75 m上升到目前的338 m,平均泵效提高了8.7個百分點,流壓由1.9 MPa提高到3.6 MPa。
由于機型老化需減小負荷而調小參數的共有7口井,平均單井日降液15 t,日降油3 t。從理論上講,這些井調前抽汲參數已比較合理,不宜再調小參數,所以這部分井調小參數后產液量、產油量下降相對較大,效果較差。
根據達西定律中井底結構為雙重不完善井平面徑向流的流量公式[1]:

式中:
Q——流量,cm3/s;
K——地層滲透率,μm2;
h——地層厚度,m;
μ——液體的黏度,mPa·s;
PG——油井靜壓,MPa;
PJ——油井流壓,MPa;
RG——泄油半徑,cm;
RJ——井底半徑,cm。
調小參數后,井底壓力回升,全井的生產壓差越來越小,必然導致產量下降,理論排量下降越大,產量下降得越多。
在實際生產中發現流壓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如果繼續放大生產壓差,井產量不但不隨之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趨勢。原因是流壓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原油脫氣嚴重,影響生產能力。此時的流壓應定為臨界流壓,認為是油井生產的合理流壓。
根據三相流流入動態曲線方程推導出最小流壓[1]為:

式中:
Pwf,min——最小流動壓力,MPa;
Pb——飽和壓力,MPa;
Pr——地層壓力,MPa。

式中:
α——原油溶解系數;
T——油層溫度,℃;
Bb——原油體積系數;
fw——原油含水率,%。
通過這個流壓界限,為簡化公式的應用,盡可能避免式中參數不確定問題的出現。還可以應用由其演化來的經驗公式(4)來確定合理流壓。

根據每一開發區塊不同的地層壓力和飽和壓力值計算,得出基礎井網的合理流動壓力為4.15 MPa;一次調參井網合理流動壓力為4.38 MPa;二次調參井網合理流動壓力為3.88 MPa。
抽油機參數調整必然導致井底流動壓力和泵效變化,為保證抽油機抽汲參數的經濟性,流壓應盡量保持在合理流壓之上。
根據泵效和沉沒壓力關系式[2]:

式中:
η——泵效,%;
B——泵效系數;
P——沉沒壓力,MPa;
fw——含水,%;
K——地面油氣比;
D、d——抽油泵直徑、桿直徑,mm;
L——桿長,m;
S——沖程,m;
E——彈性模量。
當抽油機流入動態發生變化時,有[2]

B是沖程、泵徑、桿組合相關的變量,而井下管柱設計主要取決于泵徑,B值也可以認為是沖程、泵徑的函數,可以確定B在不同沖程、泵徑下的大小。
通過參數調整,采油一廠三礦調參井的井底流壓由調前的平均2.3 MPa上升到目前的4.4 MPa,趨于合理。
調整參數后隨著產液量的降低,噸液處理等費用也隨之降低,從而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經濟評價公式[2]如下:

式中:
NPVC——措施效益,元;
FY——噸液處理費,元(1.69);
FW——少注水節約注水費用,元/t(2.19);
S——日少耗電量,kWh;
PC——原油價格,1 000/t;Q——措施后日降油量,t。
根據經濟效益評價理論,盈虧平衡點即技術經濟界限NPVC=0時的技術參數。按照這一理論,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調整參數井評價結果見表1。

表1 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調整參數經濟效益評價
當調前含水在85%~90%時,經濟效益基本為0,此為調參的臨界點,因此調前含水>90%時,經濟效益為正值,也就是技術經濟界限。
1)調小參數后,井底壓力回升,全井的生產壓差越來越小,必然導致產量下降,理論排量下降越大,產量下降得越多。
2)針對供液不足、沉沒度和泵效都較低的井,通過調小參數來改善供排關系,調后沉沒度上升較多,泵效得到提高,供排關系得到改善,但由于調前含水相對較低,調參后含水上升較快而使產油量下降。
3)參數雙大或大泵一大一中井為減小負荷而調小的井產液量、產油量下降相對較大,盡量不要對這類井調小參數。
4)參數調小后油井含水隨原來數值逐漸增大而上升趨勢逐漸減小,從而單井日增油逐漸增大,由負值逐漸轉為正值。含水高的,特別是含水大于90%的,井調小參數產量會上升,而含水低的井調小參數產量會降低,因此,對于含水較低的井調小參數要慎重,只要不是為了調整其供排關系,應盡量不安排調參。
5)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調小參數的合理經濟界限是90%。
[1]鄒艷霞.采油工藝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97-103.
[2]萬仁溥.采油工程手冊[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17-26.
10.3969/j.issn.2095-1493.2011.08.005
蔡俊鐵,1996年畢業于大慶石油學校,助理工程師,從事采油工作,E-mail:cjt22@163.com,地址: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第三油礦313隊,163451。
201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