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執行 _ 昊昊
對話
親歷者:我眼中的“國考”
策劃/執行 _ 昊昊
對于很多正在求職的年輕人而言,公務員仍然是最理想的選擇?!暗綑C關去,到公務員隊伍中去,到一輩子不失業的地方去”是對年輕人求穩心態的調侃,但“穩定”顯然不是讓百萬人對這一職業競相追逐的唯一理由?!皣肌苯Y束,各地公務員考試陸續展開,還有更多的年輕人要為考試奔忙—即便這個職業并非自己最初的夢想。
本刊邀請了應屆大學畢業生付垚和通過200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進入中央某部委的小幺,講述他們眼中的“國考”。
《讀者·原創版》:為什么要報考國家公務員?
付垚: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時候還沒有簽工作。公務員是很多就業途徑中的一個,但絕不是唯一的,報考是想多一個機會。我最理想的工作是外企,在外企生存更需要努力,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小幺:從參加筆試到接到通知,等待時間是非常長的。這期間,我找了其他幾份工作:國外某大學教師、出版社編輯、北京市公務員。綜合考慮,我選擇了目前這個工作:一、在北京,朋友多,熟悉環境;二、起點高,而且是文化部門,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三、穩定,只要努力工作,不擔心丟飯碗;四、滿足家人的愿望,他們認為女孩子做公務員和老師收入穩定而且體面。
《讀者·原創版》:媒體用“百萬大軍迎‘國考’”來形容國家公務員考試競爭程度的激烈,你們感受到的“國考”呢?
付垚:我認為公務員考試的激烈程度被夸大了。其實認真準備的人并不多,實際參加考試的又會減少一部分。只不過因為公務員考試的報考和備考過程相對簡單,大家都想碰碰運氣,才有了貌似激烈的競爭。
小幺:我比較贊同一種觀點:這個考試是集中報名,統一招錄。如果其他行業統一進行招錄,人也絕對不會少。我覺得公務員考試給每個人提供了平等的機會,至少你可以找到一個職位去報考。如果是去企業、學校,人家可能根本連簡歷都不會看。尤其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這個機會是公平的。
《讀者·原創版》:說說你們對公務員的認識和對未來的規劃吧。
付垚:做公務員首先必須正直,為自己謀點福利、收點小錢小禮沒什么,但是必須要做事,不能不作為。我理想中的公務員應該是工作上有成就,生活有情調,隨和、不裝。至于灰色收入,當然得有個界線了,就是和自己的身份相符,不顯得窮酸,也不顯得奢侈。這個就要自己把握了,把握得好,別人說你是好官,自己過得還滋潤;把握不好,自己的生活沒有保證,還有可能把自己弄進監獄。
小幺:工作一年后,我曾經想過是不是要繼續學專業,讀博士,但是工作太忙,根本沒有時間看書。另外,領導也不會贊同你這樣做。我是待在專業性比較強的司局,但是更主要的還是行政,當然也跟著專家學到了不少東西。現在工作壓力特別大,工資比較低,精神狀態不好,以前覺得不應該這么忙。從前覺得公務員是制訂國家政策的,有一種能夠掌控和了解行業發展的能力,現在看來,我們只是一顆小小螺絲釘,沒事也憂國憂民。
《讀者·原創版》:有這樣一種觀點:公務員在花納稅人的錢,而中國的公務員隊伍過于龐大。
付垚: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有公務員,我被納稅人養,但是我創造的價值可能更多。“國考”也是一種競爭,有能力就上,考不上的說風涼話也是可以理解的。
小幺:我在努力做事情。與其他職業的人一樣,我們也是通過勞動換取報酬?。?/p>
《讀者·原創版》:“公務員身份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也隱喻著種種好處。”怎么看外界對公務員職位的想象?
付垚:我家不少人都是公務員。公務員并不像傳說的那樣,什么灰色收入啊,不作為啊,至少我的家人都在認真工作。實話實說,薪酬還可以,有一些比較好的福利,社會地位也比較高,辦事方便些。
小幺:我不知道別人怎樣,目前我沒有任何灰色收入,有的就是工資。至于便利,我唯一感覺到的就是出差人家招待得很好。我覺得這個行業跟別的沒啥不一樣。哪個行業沒有所謂灰色的、隱性的收入或者福利待遇?況且,其他行業的人如果努力,就能見到效益;我們再努力,領導也不可能給你發紅包的。